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6-嘉兴藏

83-大藏一览---第44页

不为世法所染。虽常寂灭。以方便力。而还炽然。虽然不烧。虽随顺佛智。而示入声闻辟支佛地。虽得佛境界藏。而示住魔境界。虽超魔道。而现行魔法。虽示同外道行。而不舍佛法。虽随顺世间。而常行出世间法。(爱字函第七卷)。
○谛观吾佛示报业  ○俯作儿孙方便因
宝积经云。昔舍卫城有二十人。皆是最后边身。更有怨家二十人思惟。我当作为亲友。而至其舍。夺其命根。尔时如来。为调伏是四十人故。于大众中。告目连言。今此地中。出佉违罗刺。欲刺吾足。此刺即长一肘。目连白佛。我取此刺掷他方界。佛告目连。非汝所能。目连即以神力拔之。大千世界。皆大震动。随刺而举。尔时如来上四王天。彼刺亦随佛去。复上三十三天。乃至梵天。亦复如是。如来还阎浮提本所坐处。刺亦逐还竖向如来。如来即捉此刺。右脚踏之。天地震动。阿难白佛。昔作何业。得如是报。佛言。我过去世。入大海中。持 刺人。断其命根。今招此报。彼时二十怨贼。欲害二十人者。作是思惟。如来法王。尚不免报。况我等辈。即从坐起。向佛悔过。时佛为说作业因缘。即得正解。是故如来金刚之身。无能坏者。示佉违罗刺。是名方便力也。
如来入城乞食。空钵而出。善男子。如来无有业障。尔时矜愍当来比丘无福德者。乞食不得。当作是念。佛大福德持钵尚空。何况我等善根微薄。不应以乞食不得。而生忧恼。善男子。恶魔等。不能障如来食也。
何因缘故。旃遮婆罗门女。以木杵系腹。诽谤如来。而作是言。由沙门瞿昙。令我妊身。应当与我饮食。善男子。如来于此事中都无业障。若有业障。我能掷此女置恒河沙世界之外。如来以方便力故。现此业障。何以故。当来之世。有诸比丘。于我法中。出家学道。尔时或为他人所谤。心生惭愧。舍戒还俗。彼诸比丘。若被谤已。当念如来尚被诽谤。而况我等。则除惭愧修习梵行。(文字函第八卷)。
大乘十法经云。净无垢妙净宝月王光菩萨白佛。云何告阿难言。吾患背痛。佛答。吾愍后世众生。故说此言。佛金刚身尚患背痛。况其余者。
云何目连。往耆婆医王所取药。亦为后世故。见法者尚妄。何况凡夫。
云何如来。共诸外道。诤其伎者。亦为后世。如来尚有怨家。况于我等。然彼愚痴众生。实说如来有怨家等。转轮圣王。微善根故。尚无诸怨。况如来成就诸功德藏。
云何取提婆达多。是善知识。复是如来久远亲近。是怨家者。善男子。若无提婆达多善知识者。不显如来诸佛功德。若提婆达多承王教已。于大众中。放象堪害如来。而如来力善令降伏。无量人众。见象伏已。生希有心即归依三宝。是名提婆达多善知识之相。(服字函)。
虽施不置于善处  非为方便之法门
深密经云。何等名为非方便行。若诸菩萨。以波罗密饶益众生时。但以财施便为喜足。而不令其出不善处。安置善处。如是名为非方便行。何以故。一切有为行苦。摄取众生。不可为乐。若置众生在于第一上善法中。究竟乐处。名为摄处与大利益。(此字函第四卷)。
普贤愿海难思议  救脱誓心曷测量
(愿)。
华严行愿品云。普贤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如来功德。假使十方诸佛。经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一愿常修礼敬者。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现不可说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佛。
○二愿常修称赞者。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以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量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赞诸佛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
○三愿广修供养者。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以信解现前知见。悉以香云华云鬘云。衣云幢幡云。音乐云。种种上妙诸供养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油如大海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如前供养。比法供养。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四愿忏除业障者。念自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
○五愿随喜功德者。尽虚空遍法界。三世诸佛。从初发心。所修福聚。圆满菩提。至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乃至一切菩萨。一切二乘。有学无学。所有功德。及十方界六趣四生。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六愿请转法轮者。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刹中。佛成正觉。我悉殷勤请转法轮。
○七愿请佛住世者。尽虚空遍法界。诸佛菩萨。大善知识。二乘圣人。将欲入灭。我悉劝请莫般涅槃。
○八愿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种种修行。至成菩提。或处菩萨声闻。或处天龙八部种种众会。以圆满音。成熟众生。至般涅槃。我皆随学。尽法界。虚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