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岭。幸遇。
国朝金轮御世。 佛日重光。
圣祖仁皇帝五次幸山。 玟着松云之刻。
世宗宪皇帝三乘阐教。金泥锡封号之荣。至我
皇上。礼隆诸佛。泽及栴檀。四临浙水。八度云山。
天藻辉煌。与山河而并寿。
宸章璀璨。同日月以常新。不惜上方之珍物。叠施内府之金钱。翠竹黄花。悉沾甘雨。长松细草。尽被和风。真百代之奇逢。洵
九重之异数(僧)等身游香国。虽参最上之乘。学散天花。愿证菩提之果。感兹
盛典之频颁。窃恐涓埃之莫报。惟合鹿苑之缁流。仰诵
一人之有庆。更竭鱼山之梵呗。上祈
万寿于无疆。
云栖寺住持僧谨纪
嘉庆十八年。正月二十六日。奉
上谕。高杞奏杭州云栖寺于上年冬间失火。烧毁殿宇房屋六十余间。致将乾隆年间
钦颁墨笔兰花一幅。及三希堂法帖四套。被焚。现将该僧及扑救不力官员分别惩处至寺屋本系僧人创建。仍令上紧募建等语。云栖寺系浙江名胜古刹。当日虽系僧人创建。并非动项兴造。但屡蒙
圣驾临幸。并节次
钦颁墨宝。敬谨藏庋。今不戒于火。除
墨笔兰花一幅业已被焚。其三希堂法帖。现在内府存贮者尚多。着再颁发一部。交该寺敬谨尊藏。其被毁不全之一部。并着附便解京缴进。至该寺被毁房间。亦应早为修复。着常显于盐务内赏给银五百两。交该僧人承领兴修。其不敷者。令其募化办理可也。将此传谕高杞。并谕常显知之。钦此。
嘉庆十七年。云栖寺不戒于火。龙象灰灭。经大吏题
奏。
赐帑兴修。寺有法汇一书。实缁素圭臬。藏板亦被焚毁。海内惜之。十八年五月。善信丁君双湖。发愿重刊是书。并以原刊不无鱼豕之误。乃订同志数人。取旧印存本悉心校勘。选材付梓。未蒇事。而双湖君病殁。难弟古松君。暨顾君厚余。踵仔其任。阅五寒暑心力之劳。以今年六月告竣。中间寺僧与楷。于理安寺恭录雍正十三年
世宗宪皇帝颁赐御制净妙真修禅师像赞一通。敬谨补刊纪事册首。山门掌故。于是略备(廷庆)。末学肤浅。叨与分校。喜兹刻复。完于煨烬之余。因叹双湖君之创始。古松厚余二君之图成。与夫诸同志之法施财施。始终集事。虽功有钜细。而体禅师与人为善之心。皆在有劳必录之例。爰备着之。以示后之览者。
时
嘉庆二十三年六月上旬佛弟子朱廷庆谨识
建云栖禅院碑记
杭之山自天目来。带苕水。挟圣湖。南尽于江。折而东。是为凤皇诸山。宋之故宫在焉。溯流而西二十里。是为五云山。循山麓而西四五里。是为云栖坞。则今莲池禅师之道场也。坡陀坻平。岩谷堂密。划然野处。而不与湖山为群。境则变喧而幽。土则去秽而净。壹似遗世者。山当江之三折。海门涛头雪涌而霆击者。至此荡为平川。洋洋弥弥。怒气消尽。壹似忍辱者。繇东冈而上。有壁观峰。青龙泉出焉。中峰之旁。复出一泉。名曰圣义泉。西冈之下。复出一泉。名曰金液泉。涓涓甘洌。汲灌不竭。壹似利生者。此非有道者莫能居。而居之者亦于道力有助。自宋伏虎禅师住山。以至
国朝。虽天禧中稍辟为寺。而递兴递废。夷为蓁莽久矣。师以隆庆五年托钵此村。若有冥契曰。吾骨人得骨山。可以老矣。缚茆三楹。经禅宴坐。有终焉之志。环村四十里。数有虎伥。师以慈止杀。虎不为暴。岁旱祷雨。雨泽辄应。魃不为灾。居人异之。争来作室。度材于家山。仍础于故址。民大和会焉。师曰。毗卢宫殿。遍界遍空。草昧经营。无勤檀施。唯法堂奉经律。禅堂以处僧。兹所急也。既落成。而百年废刹遂复旧观矣。此云栖之缘起也。师之侍者以为古德破荒。众檀积力。不可泯没。请余记之。余何知出世事。而窃有感于法道盛衰之际也。在昔唐宋时士。唯薄将相不为者。始去而为大僧。以了百千亿劫之生死。故其戒行之严。宗风之峻。直可感鬼神。驯异类。或为道俗所皈依。或为帝王所礼敬。名蓝净刹于是繁兴矣。盖其盛也。近世以经术收俊士。士所不收者。方自引而食于僧。是以赤县神州。列刹相望。圆顶方袍。聚庐而处者。百十为辈。即而求之。所为禅讲律师。如古尊宿者有几。假令大年削牍。寂音操笔。二百年来。可应传灯僧宝之选者又有几。则虽金碧土木之庄严。崇之至于天。而广之至于十由旬。何益。盖法道之衰相见矣。师庠校名士始欲以禄养为孝。既以弘法报恩为孝。骐骥壮盛。而龙象超忽。最初发念。固已卓然名闻利养之外矣。庞蕴罄百万而掷汉水。僧绍冒三毒以开摄山。岂足专美乎。师自主法席以来。既历三纪。行在梵网。志在观经。标净业则东林。立清规则百丈。析义疏则玉泉。辨宗乘则慧日。摧阴魔则板度空。排戏论则秀铁面。云栖虽幽迥荒率。无诸庄严。有具眼通者。必曰先佛塔庙在矣。有具耳通者。必曰水鸟树林念佛法僧矣。有具宿命通者。必曰某古德再来矣。毗岚偃岳而不波。大浸稽天而不溺。是云栖之兴。法道大有赖也夫。师所著有弥陀经疏钞。缁门崇行录。禅关策进等书数十种。锓行于世。师俗姓沈。名袾宏。字佛慧。仁和人。
明万历三十二年九月
太子少保九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