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不欣汝貧窮之生。然我今日既無死樂。兼復貧窮。云何而得不啼哭耶)。
  然(某甲)等無始以來。不遇善友。皆為(訓由)此業。
  殺業既惡。殺心更惡。故善友遇而不遇。
  是故經言。殺害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餓鬼受苦。若在畜生。則受虎豹豺狼。鷹鷂等身。
  引華嚴經。證殺業果報。殺者噉者。皆由惡心。故感虎狼等身。心常懷惡。說文云。虎。山獸之君。豹。似虎圜文(陸佃云。豹華如錢。黑而小於虎)。豺。說文。狗聲。食羊捕獸(爾雅釋。狗足。長尾。白頰)。狼。說文。似犬。銳頭白頰。高前廣後(陸機云。其鳴能大能小)。鷹。陸佃云。一歲黃鷹。二歲鵧鷹。三歲鴿鷹。今謂之角鷹。頂有毛角。鷂。雉名。青質。五彩(玉篇云。五色雉也)等。該取眾禽獸。下準此知。
  或受毒蛇蝮蠍等身。常懷惡心。
  上明禽獸報。此明毒虫報。皆從殺業惡心來。蛇。蝮。皆毒虫也。蠍。螫人蟲(詩。卷髮如蠆。長尾為蠆。短尾為蠍)。
  或受麞鹿熊罷等身。常懷恐怖。
  鹿。是山獸。麞屬(陸向云。仙獸也。古今注云。鹿有角。不能觸。麞有牙。不能噬)。熊。獸形似豕(古云。大秦國出玄熊)。羆。似熊黃白色者(大經云。佛菩薩為度生故。現作麞鹿羆鴿。獮猴龍蛇。金翅鳥。魚鱉狐兔牛馬之類。又云。菩薩雖受熊象等身。終不作畜生業。即為餘畜生演說正法。令彼聞法。速離業苦)。常恐怖者。由好殺者。令眾生多恐多怖故。明畜生報竟。下人中苦報。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病。二者短命(已上皆華嚴文)。
  多病。是殺生痛苦之報。短命。是殺生不盡天年之報(大經云。夫施食。則為施命。菩薩行施時。常施眾生無量壽命。乃至終不殺戒者。慎口無過者。不生怨想。推直于人。引曲向己。無所諍訟者。常勸眾生勤修善法者。乃至修攝心者。修平等心者。於諸善法。不放逸者。皆得壽命長。故菩薩於眾生。乃至虫蟻。悉生憐愍利益之心)。
  殺害食噉。既有如是無量種種諸惡果報。是故至誠求哀懺悔。
  求哀。須五體投地(謂頭頂。左肘。右肘。左膝。右膝。亦名五輪。五處圓故)。殺業果報竟。下廣舉殺因。重求懺悔。有四章。
  (某甲)等自從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有此心識。常懷慘毒。無慈愍心。
  慘毒。是慘極之毒。殺心也(大經云。佛及菩薩知殺心三。謂上。中。下。下者蟻子乃至一切畜生。除菩薩示現者。名下殺。以下殺因緣墮于三途。具受下苦。何故。是諸畜生有微善根故。中殺者。從凡夫人。至阿那含。上殺者。父母乃至羅漢。辟支。畢定菩薩。以上殺因緣。墮阿鼻獄。具受上苦)。此總說。下別開八節。
  或因貪起殺。因嗔。因癡。及以慢殺。或興惡方便。誓殺。願殺。及以呪殺。
  一或以貪財色等而起殺。或以嗔怒。爭長競短。激發怒火而殺。或以顛倒謬認。不明事理而殺。或以恃我慢人。不論父母及諸聖賢。與勝我善友。是殺橫行于四聖及人天道者(方等經。寶嚴童子問。何法殺安樂。何法殺無憂。何為毒之根。吞滅一切善。答。殺嗔則安樂。殺嗔則無憂。殺為毒之根。吞滅一切善)。二。以種種惡法。興起殺事。呪殺。以邪魔呪力助成殺業也。
  或破決湖池。焚燒山野。畋獵漁捕。或因風放火。飛鷹放犬。惱害一切。如是等罪。今悉懺悔。
  三。大水處曰湖。停水處曰池。或破穿堤湖。或疏決池塘。使水涸而易行漁捕。以殺水族也。山與野。皆草木蓊鬱。藏禽獸處。縱火焚燒。及行畋獵而故殺之。其內之慘毒。外惡方便為何如哉(畋獵應山埜。漁捕應湖池)。四。乘風放火。即焚山野義。飛鷹放犬。即畋獵義。如是下。結。未終先結。以上文是總中之總。下去。從總開別。
  或以檻弶。坑。撥。[扠-一]。戟。弓。弩。彈。射飛鳥走獸之類。
  五。檻(音現。音遣非)。圈也。又籠閉也。弶(其亮切。音強去聲)。施罟于道路也。坑。掘地陷物也。撥。擴也。以機械而取。所謂撥法子也。[扠-一]者。挾取(玉篇謂之橫扠)。戟。有枝兵也(增韵。雙枝為戟。[(白-日+田)/廾]枝為戈)。弩。弓之有臂者(諺云弩子是也)。彈(音噉)。是丸子。有土石鉛鐵不同。皆可打落禽獸者(張仙亦有之)。射(音食)。凡指物曰射。言以弓弩矢射物。孔子戈不射宿。況他人乎。(漢宣帝詔。毋得以春夏適巢探卵。彈射飛鳥)飛鳥。總舉虗空中飛舞者。走獸。總舉陸行者。懺主舉總攝餘。故云之類。
  或以罟(音古)網罾釣。撩(音牢)漉水性。魚鼈黿鼉。蝦(胡加切)蜆(胡甸切)螺蚌(音棒)。溼居之屬。使水陸空行。藏竄無地。
  六。罟。網之總名。撩。水中取物也。漉(漢相如書滋液滲漉)。謂潤澤下究也。魚。水虫也(素問云。魚熱中。丹谿云。魚在水無一息之停。食之動火。大經云。菩薩於饑世見餓者。現龜魚身無量由延。誓云。願彼取我肉時。隨取隨生。因食我肉離饑渴苦。乃至悉使發無上菩提心)。鼈。是卵生。甲蟲也。形圓脊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