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觸境即迷。淨名云。無造無作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忘。此句大半對虗搆文言者說。慎之哉○宗鏡云。洗心者。洗濯身心。清淨無餘。毫無邪念。乃為真懺悔。若能如此。罪性便空。若不洗心而求懺悔。祇為自欺。罪相宛然。安能除滅。洗之一字。深有意焉○不在內外中間。正謂從本是空。無有實相之意。非真有在有不在而分別之也○古云。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忘。罪忘心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此非易事。宜當扞勞忍苦而行之可也。
生如是等七種心已。緣想十方諸佛賢聖(起假想觀。如親覩聖容故云爾。合掌更加胡跪。即表恭敬之至也)。擎拳合掌。披陳致禱(盡情發露之謂也)。慚愧改革(革者革去。亦即改意)。舒瀝心肝(舒瀝。亦即洗滌之謂也)。洗蕩腸胃。如此懺悔。何罪不滅。何福不生。若復不爾(下文反顯不及之過)。悠悠(怠墮之貌)緩緩(放逸之貌)。情慮躁動(心神散亂)。徒自勞形。於事何益。
修行人著眼看。此舒瀝心肝。洗蕩腸胃二句。分明要脫皮換骨。却將從前所為。盡情改換。從前知見。著實傾倒一番。此時汗泣交流。若將愧死無地。直見本來面目。決不復惡。此真心懺悔。佛必哀憐攝受。方有利益。心肝即意。腸胃指識情可也○凡人懺悔。倏俯倏仰。形則勞矣。若不悔過。無補於罪福。故曰於事何益。上文興七種心。於此收繳。此下文儆人及蚤懺悔之意可知。
且復人命無常。喻如轉燭。一息不還。便同灰壤。三塗苦報。即身應受。不可以錢財寶貨。囑託求脫。杳杳冥冥。恩(惠顧之意)赦(放捨之意)無期。獨嬰(即受也)此苦。無代受者。莫言我今生中無有此罪。所以不能懇禱懺悔。經中謂言。凡夫之人。舉足動步。無非是罪。又復過去生中。皆悉成就無量惡業。追逐行者。如影隨形。
如響應聲○轉燭之喻。如旋火輪。亦如倒燭。其火即滅。言速之甚也。故云一息等云云○三塗者。火塗血塗刀塗。即地獄餓鬼畜生也○陽網疎而易漏。陰網密而難逃。豈同人間賄囑之所能為哉。所以三塗苦報云云。三塗遠曠。受苦幽長。渺莫可窮。了無恩赦。故云杳杳云云○自作自受。影響相符。縱有父子至親。豈能相代哉○莫言下。策發自恃之流。或自謂言我今無罪。何懺之有。故云莫言等而策之。所以引經。證其凡夫必不能無罪云云。非但今生之罪。過去之罪。猶多之甚矣。故曰又復過去云云。
若不懺悔。罪惡日深。故知包藏瑕玼。佛不許可。說悔先罪。淨名所尚。故使長淪苦海。實由隱覆。
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歷劫窮年。不能自免。惟有懺悔。乃可滅除。故云若不云云○如法華經云。護惜瑕玼。是名小智之類○一開懺時。便說眾生垢重。何人無罪。故知有罪而不勤懺悔。固為不可。懺悔而不肯發露。猶然佛不許可○淨名乃經名。即維摩經也。此經意義不著佛求。不著法求。惟在反觀諸身而求。故曰說悔先罪。淨名所尚○既曰懺悔而不肯發露。即此瞞昧一念。自欺猶甚。對佛尚且瞞昧。則我心已永無開曉之期。安得不長淪苦海。
是故(某)等今日發露懺悔。不復覆藏。所言三障者。一曰煩惱。二名為業。三是果報。此三種法更相由藉。因煩惱故。所以起諸惡業。惡業因緣故得苦果。是故(某)等今日至心懺悔。
是故下。言已畢竟懺悔。不敢覆藏。結顯上文慚愧洗心披陳發露。無罪不滅。無福不生之大意。而終其悔文也○人既自知必有罪。自知必有報。所以向佛禮懺。何不洗心刻責。將殺盜淫妄貪嗔癡等。一切盡掃。則永離苦海。竟超彼岸。故曰苦海茫茫。回頭是岸。若止身懺而不勤心懺。罪業仍存。惡報不免○懺悔二字。原從心字立名。不發露。不洗心。亦不成懺悔故云耳○所言下。疊前三障之句。立名廣釋。資次而懺。一一申明。上文慙愧恐怖等七種。大意其義可見○三世迭遷。遞互相資而起。故曰更相云云。所以資始為因。助因為緣。又云展轉感果為因。互相由藉為緣。因親緣疎。故作二釋。因緣果報。流轉無窮。故云三世迭遷云云○已上大槩。先敘人必有罪。總之不出三障。理所應懺。次言七種懺法。且宜及蚤發露懺悔之意。尚未行懺。已下方次第詳言三障。由於三業。方是求哀懺悔○上總指三障。以明三世因果。下別舉三障。以為懺悔之詳。
第一先應懺悔煩惱障(此煩惱障。从何而起)。而此煩惱皆从意起(煩惱現於身口。何从而起云云)。所以者何。意業起故。則身與口隨之而動(離意不能動。故下別明意業。先舉數立名)。意業有三。一者慳貪。二者嗔恚。三者癡闇。由癡闇故起諸邪見。造諸不善。
第一先懺煩惱障。由於意業貪嗔癡故。身三口四。一切煩惱。隨之而生○煩惱者。據相宗中。有貪嗔癡慢疑邪見。六種根本煩惱。更有二十種隨煩惱。小隨十。中隨二。大隨八。文繁不引。
是故經(華嚴)言。貪瞋癡業能令眾生墮於地獄。餓鬼畜生受苦。若生人中。得貧窮孤露。兇狠頑鈍。愚迷無知。諸煩惱報。
由貪嗔癡煩惱之苦因。受三塗之苦報。三塗報竟。縱得人身。窮露頑迷。此皆煩惱所感之報。故曰諸煩惱報。
意業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