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5-礼忏部

14-中国撰述礼忏部-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明-智旭-第1页

續藏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
 明 智旭集
占察經行法目次
緣起第一  勸修第二  簡擇同行第三  占察輪相第四  正修懺法第五  別明二種觀道第六  附占輪相法  附懺壇中齋佛儀
  占察經行法目次(終)
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
明 古吳比丘 智旭 集
緣起第一
夫諸佛菩薩愍念羣迷。不啻如母憶子。故種種方便。教出苦輪。而眾生不了業報因緣。罔知斷惡修善。淨信日微。五濁增盛。由此劇苦機感。倍關無緣慈應。爰有當機。名堅淨信。諮請世尊。曲垂悲救。佛乃廣歎地藏功德。令其建立方便。於是以三種輪相。示善惡差別。以二種觀道。歸一實境界。仍誡業重之人。不得先修定慧。應依懺法。得清淨已。然後修習二觀。尅獲無難。此誠末世對症之神劑。而方便中之殊勝方便也。予悲障深。丁茲法亂。律教禪宗。淆訛匪一。幸逢斯典。開我迷雲。理觀事儀。昭然可踐。竊以諸懺十科行法。詳略稍殊。一一鬮陳。纖疑始決。罔敢師心。廼述緣起。
勸修第二
若佛弟子欲修出世正法者。欲現在無諸障緣者。欲除滅五逆十惡無間重業者。欲求資生眾具皆得充饒者。欲令重難輕遮皆得消滅者。欲得優婆塞.沙彌.比丘清淨律儀者。欲得菩薩三聚淨戒者。欲獲諸禪三昧者。欲獲無相智慧者。欲求現證三乘果位者。欲隨意往生淨佛國土者。欲悟無生法忍圓滿證入一實境界者。皆應受持修行此懺悔法。何以故。此是釋迦如來格外弘慈。地藏菩薩稱機悲願。無苦不拔。無樂不與。依此修行。淨信堅固。如經廣明。所宜諦信。
簡擇同行第三
經中不言人數多寡。准他行法。得至十人。但須嚴擇。必求法器。倘無同志。獨行彌善。或有真實為生死者。堪作伴侶。十人以內。多寡無妨。又必先審所求。或求律儀。或求定慧。或求果證。或求往生。所求相合。方可同修。於十人內。仍須推一夙德為教授師。事儀理觀。微細秉承。切勿鹵莽。唐捐苦行。
占察輪相第四
懺悔之法雖則普為眾生發露眾罪。然當人無始業習各有偏強。是故經中先說占初輪相。然後明懺悔法。今欲修懺悔者。既已嚴淨道場。宜於未建首前。各占輪相。簡察善惡。何罪偏重。應的悔之。於修懺時。庶便陳白。(占法別附於後)。
正修懺法第五
准經自列。亦具十科。
(第一嚴淨道場)
(經云。欲修懺悔者。當住靜處。隨力所能。莊嚴一室。內置佛事及安經法。懸繒旛葢。求集香華。以修供養)。
(第二清淨三業)
(經云。澡浴身體。及洗衣服。勿令臭穢。准諸行法。每至穢處。必須更髑衣。旋轉既訖。洗浴清淨。還著淨衣。縱一日都不至穢。亦須一浴。終竟一期。或七日。或二七.三七乃至千日。以得三業純善輪相為期。於中專莫雜語。及一切接對問訊。或有所需。但可直索。不得因事牽發餘語。專秉一心。念所修法。不得剎那念世雜事。當思生死大事。無常迅速。堅精努力。乃克有濟。倘稍違淨法。則唐喪劬勞。不可不慎)。
(第三香華供養)
(行者初入道場。至法座前。敷具正身。合掌倚立。應先緣念一切三寶。體常徧滿。無所不在。眾生迷惑。流轉可哀。我為眾生。翻迷歸悟。禮敬三寶。作是念已。唱言)。
  一切恭敬
  一心恭禮十方常住三寶(如是禮已。隨所有香華等。當修供養。作是唱言)。
  嚴持香華。如法供養。
  願此香華雲。徧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至此停唱。散華作供。手執香爐。作是想云)。
  一切佛法僧寶。體常徧滿。無所不在。願令以此香華。等同法性。普熏一切諸佛剎土。施作佛事。十方一切供具。無時不有。我今當以十方所有一切種種香華.瓔珞.幢幡.寶葢.諸珍妙飾。種種音樂.燈明.燭火.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乃至盡十方所有一切種種莊嚴供養之具。憶想遙擬。普共眾生。奉獻供養。一切世界中。有修供養者。我今隨喜。若未修供養者。願得開導。令修供養。又願我身。速能徧至一切剎土。於一一佛法僧所。各以一切種莊嚴供養之具。共一切眾生等持奉獻。供養一切諸佛法身.色身.舍利.形像.浮圖廟塔。一切佛事。供養一切所有法藏及說法處。供養一切賢聖僧眾。願共一切眾生。修行如是供養已。漸得成就六波羅蜜.四無量心。深知一切法。本來寂靜。無生無滅。一味平等。離念清淨。畢竟圓滿。(此段全用經文。作是念已。唱云)。
  供養已一切恭敬。(一禮)。
(第四啟請三寶諸天)
(本經無啟請法。准餘行儀。於建首日。宜致三請。良以三寶雖無所不在。而眾生久積迷惑。背覺合塵。念與悲隔。今既翻迷歸悟。應須緣念三寶。充滿虗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作是念已。涕淚翹勤。逐位三請。手執香爐。燒眾名香。口作是唱)。
  一心奉請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想云。我三業性如虗空。釋迦如來亦如是。不起真際為眾生。與眾俱來受供養。下皆准此。但改佛名及形相來處。至請賢聖。則云一切賢聖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