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退不定性曾修。捨大復退求小。所修大行亦非是彼小果方便。
章。一先得順決擇分善證得者。
先得聲聞順決擇也。
章。二先已得證得證得者。
曾得聲聞果。
章。三先未得證得證得者。
未得決擇及彼果修獨覺者。為初練根時節長故。即利根前之兩種練根。時小故成鈍根。決擇修者更不練根得至果者。問亦練根。撿義燈。
章。第八小分者。
即第二意云。法華會上諸聲聞等是不定性。
章。亦有小分依於聲故者。
緣彼風樹水等之聲而悟道也。或云將至果時亦遠尋思彼教起證。
章。人天淺近非究竟運者。
此定性人而不能運出於三界。名非究竟。非是此人復可成聖令住人天名非究竟。或可此說不定性人以究竟故不別明。隨在三界之所攝故。前解應善。
章。經論一乘實為不定者。
不定說彼直往入大名為一乘。迂迴入者即名大乘。
章。此乃斷滅已後小乘曲見等者。
問。如佛世諸小乘等。咸言王宮是最後身。執丈六身以為真佛。又發智等。佛世住亦三十四念成佛。此即佛在為有斯執也。何得言佛滅後小乘曲見。又佛自說捨無常色獲得常色。餘蘊亦爾。據此一邊能執之者說破於大。亦何失耶。答。彼本意昔學大者執大為極。今破於彼名為破三。今佛在世無大乘人執化身以為極者。理實佛在小乘亦執化身為極。然廣建立差別。今佛滅後據增相談之。亦無失通。應撿發智。阿含等經有明三十四念文。
章。三輪八難等者。
諸本言四念言三者。應撿菩薩藏。
章。勝鬘會因會果者。
謂六處大乘說者。會行也。四智不究竟者。會果。
章。涅槃經說等者。
涅槃經亦說一乘。既佛性為一乘等。後撿會。
諸藏章
章。佛日滅耶者。
問。西域等言。迦葉登山擊槌。聲徧三千等聖。憍梵已知。何故今問佛滅度耶。答。且為二釋。一身自知問。二部說不同不勞相會。大人過去者。佛.舍利弗等俱名大人。無失。
章。我失離欲大師和上者。
離欲大師者佛也。和上亦滅者。舍利弗也。我今失此二大師也。
章。滅結漏盡者。
自思久來奉事於佛。今日一旦而被引出。遂乃悲感結恨眾漏乃盡。
章。儀似山頂者。
須彌山頂也。
章。無滅者。
阿那律也。由因揭燈令不滅故。從因為名。
章。說智無明燈者。
慧是彼無明之燈。依主釋。
章。天魔外道等者。
此天魔等由佛加故。亦說宿因。
章。問十二緣此各異者。
問答此章十二因緣。十二一一別相而智燈。故名各異入。或云各入三藏名為異入。此恐不然。各入何異雜藏。應撿彼傳。
章。此三皆見道斷者。
斷此即言疑惑二邊見取是也。著苦樂名為二邊。
章。畏欲界者。
由欲界而修定者也。畏三界者而於慧得離三界。
章。攝持義是藏義者。
初釋攝義。此釋雙攝所詮之義及能詮法。俱名知故。
章。或相違釋者。
此釋意云。非兩別合而言之名相違釋。菩薩之名而不同。彼行行有情名同有情。非相違也。思之。
章。十一面經言至依主釋者。
即菩薩名不同。彼行行有情。凡菩薩言有此相違.依主二義。故今明之。
章。見所集成界者。
界者因也。由彼見等而集成因也。
章。犯罪故者作不善等等起者。
由不善心等起身語業。還淨故者懺悔也。出離故者依前大眾而出罪也。或云出離者依持。
章。本母字者。
阿伊二字也。西方說是諸字母。今者佛教母有二。一教本母。即佛經是。二義本母。論議藏是。一切義母依此經尋。而餘故即論議十一分中義故說。俱舍云。佛教名教母。論議名義母。今取義母。
章。除疑隨惑是素咀纜者。
藏詮定。疑正障。隨惑之中掉舉散亂亦正障定。偏言隨惑。
章。略有九緣者。
三藏之中各有三緣。合成九。非一藏為九。
章。名攝歸彼者。
由迦旃延集佛經中所說法。所以彼論攝迦旃延造。或有云。由旃迦延諸佛說故。二解不定。出三師意。談旃迦延造彼論。非集佛說。
章。豈沙經即詮戒至生詮戒定者。
毗奈耶藏能生詮戒定。又戒亦生定。
章。得戒別者。
得菩薩戒不得聲聞。名之為別。
十二分教章
章。總者即攝十二部者。
餘者十一皆契經故。故通十二也。
章。若唯一句至難可別者。
少有二句。雖不滿頌。說與長行而易簡別。一易即濫。所以指明。
章。諸置答者。
雖有言。然非答彼所問之事。故名無答。
章。香積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