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像出於有形。今論感應。善二途感。一者有所得心善。感丈六身。名為傍感。二者正感。以中道心感中道法身。名為正感也。而就傍感。義有多途。以過去善為幾。故法花云。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亦以現在善為幾。故勝鬘云。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又以未來善有已感義。故云。今雖無益。作後世因。亦惡有感義。故云。以病增故。求覓良醫。以三世善通感。故經云。我久安立。汝先世已開覺。今復極受。汝本來生亦然。而今義宗丈六無當。即是法身。而云感法身名為正感者。例如一柱以對心偏。名為偏柱。對中道心。名中道柱。若於應體以無當為體。而對偏心現丈六身。即是偏對。應中道心。應無當身。即是正應。若謂其位。六地以還有無俱偏。七地已上有無不偏也。生法師云。感應有緣。或同生苦處共於悲愍。或因愛欲共於結縛。或因善法還於開道。故有心而應也。埵法師盛說無緣。引盧舍那為證。一切諸佛身。同一盧舍那。但於迹中異。故彼此不同耳。今即兩取。若有所得心即有緣感。以無所得心即無緣感。故無心而應。如銅山崩鍾鈴應。今義例上可知。真應相即。解者不同。攝論云。化佛但是色聲。無論其智。既法與智相即為一也。若開善義。解丈六是法身用。異於二家。故體用相即為一也。今即不爾。丈六無當即是法身。如注云。夫聖人空洞無像。應物故形。形無當體。況長短之有恒。群生萬形果報不同。是以應之不同耳。取其長短是眾生之心。本其無當即法身之真。豈曰體用異處真應兩行。然後辨其丈六即真者哉。斯即於見未曾所見。未曾有無相為法身。符同為應身。故云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形。心非我生。故日用不懃。像非我出。故金流不然也。此中即開二義。一本迹義。二隨內外義。本迹者。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無朕一也。內外者。就感應各明四句感四者。一理外感理內。二理內感理外。如十地大士見丈六法身也。三理內感理內。四理外感理外也。應中四句反取即是耳。斯即四句無當感應體也。
  第三義別答兩難。有三科。一難家所執是或者情。二意謂下別答兩難。三覿者下非其難意也。言惑情者。覩反謂有。見感謂無。只是惑情。未足擬其玄道也。
  第二科。意謂下別答。有二段。一有無相即。答無餘難。二經曰法身下。約法身般若真應相即。答有餘難也。若以義論皆得通。若但下別結。故云別示。答無餘難有四階。一有無雖異旨趣無二。二何即下。引佛與經釋上無有。三亡不為無下。釋上經意相即表理。四子乃下。釋答無餘難也。寂泊無兆者。所泊之處寂然無朕也。隱顯同源者。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即是同源也。存不為有亡不為無者。釋上生下。同源故顯而不有。隱而不無也。二何即下。引佛與經釋上有無即有無相即義。初引佛言證存不為有。以有即無也。從經曰下。引兩經證亡不為無。以無即有也。
  三亡不為無雖無而有下。兩雙四句。一結釋上經意相即表理。此句牒上句云。以無即有也。存不為有雖有而無。此句牒上佛言。以有即無。此一雙兩句釋相即也。雖無而有所謂非有下。一雙兩句。以有無表非有非無。然即下。所表非有非無之理。今所云無餘涅槃也。
  四子乃下。結答無餘。如文也。二答有餘難。有四階。一就法身波若明應之體相。二萬幾頓赴下。明法身波若忘懷用。三然即下。就法身波若明丈六即真。四所以下。結答有餘難也。上總答以虗空譬辨應之體。今以二點明應之相。法身無像應物以形者。注云。法身者虗空身也。無生而無不生。無形而無不形。即無當法身。隨其心水淨穢不同而法身無當。如水現月應物以形也。波若無知對緣而照者。注云。無相真惠。無知而無不知。無為而無不為。即無知般若隨其境界照境不同。而波若無知。如鏡現色對緣而照也。大品云。以空無偏。故神通周遍。此就二點以明其本也。
  二萬幾頓赴下。明忘懷用。至不干其慮。釋波若用。神慮即是波若知也。動若行雲止猶谷神者。釋法身用。至人無心玄被。唯感之從。若不係之雲。隨風之東西。故動若行雲也。止若谷神者。谷神。中央之無也。老子曰。無形無影。無逆無造。處處早不動。守靜不衰。而不見其形。故云止若谷神者也。豈有下。就雲谷結明無心心。情異者。莊子注云。是非為情。無是無非。情將無寄乎。法師云。心緣法生。有用有實。情附心起。有用無實。非虗情無以忘計。無心家即情無不附。此二相資。輪轉三有無極者也。既無心於動靜者。舉心無相。釋遣像形也。去來不以像下兩句。明法身般若忘懷故不違諸相。即是無相不違相也。
  三然即下。就法身波若明丈六即真。有三雙六句。初兩句立章門。心生於有心者。於堯即治天下。百姓皆託我有也。次明形非我出。故金流不燋。下兩句別釋也。此句法身即丈六。何者。至人推理任在。故世不然。為悉既在天而天。即在火為火。火豈能燒乎。心非我生故日用不懃者。波若即丈六。何者。聖人無心。以萬物心為心。故幾現不同。我體善生不勞我用。現非我現。用非我用。我無勞矣。故日用不懃也。云云自彼於我何有者。感應雙結。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