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於題目。形也盡於方圓。方圓有所不寫。題目有所不傳。焉可以名於無名。而形於無形者哉。
此破難者妄執之情也。稱謂名也。形乃相也。然名相乃依他緣起。為徧計所執。若封名志相。蓋徧計之執未忘。故名不能超題目之虗稱。形不能出方圓之假象。若了依他性假。則徧計體空。而圓成實性。離名離相。則形有所不能顯。名有所不能傳。是為超情離見。非常情之境。無形無名之道。安可以形名求之哉。涅槃無名之義。於是乎顯矣。
難序云。有餘無餘者。信是權寂致(立也)教之本意。亦是如來隱顯之誠跡也。(上縱下奪)但未是玄寂絕言之幽致。又非至人環中之妙術(道也)耳。(言但是聖人應化隱顯之跡。非返一絕跡之道也)子獨不聞正觀之說歟。維摩詰言。我觀如來無始無終。六入已過。三界已出。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不可以識識。不可以智知。無言無說。心行處滅。以此觀者。乃名正觀。以他觀者。非見佛也。
此正示如來法身真如實際。超三世。離根量。出三界。徧一切處而無方所。不屬有無分別。非思議之境。豈可以有餘無餘假名稱謂。可盡其量哉放光云。佛如虗空。無去無來。應緣而現。無有方所。
引證上義以顯自性涅槃也。經云。佛真法身。猶若虗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故云應緣而現。無有方所。
然則聖人之在天下也。寂莫虗無。無執無競。導而弗先。感而後應。
此承上經義以明無住涅槃也。以法身徧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故云之在天下。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故云寂寞虗無。競。諍也。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故云無執無競。此言真身也。導而弗先等。言應身隨緣也。寂然不動。故導不能先。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故云感而後應。
譬猶幽谷之響。明鏡之像。對之弗知其所以來。隨之罔識其所以往。恍焉而有。惚焉而亡。(此釋鏡像喻)動而逾寂。隱而彌彰。出幽入冥。變化無常。
此正喻顯無住義也。谷鏡。喻法身虗明湛寂之體。臨照呼聲。喻感應之機。像喻現身。響喻說法。不知所以來。不住有餘也。不識所以往。不住無餘也。其猶月映于江。隨方各應。而本體湛然。故云動而逾寂。風吹萬竅。羣響並作。而谷體愈虗。故云隱而彌彰。此所以出有入無。幽冥莫測。變化無常。以此名為無住涅槃也。
其為稱也。(有餘無餘之名)因應而作。顯迹為生。息迹為滅。生名有餘。滅名無餘。
此釋有無之稱。乃應物之假名耳。故云因應而作。但顯化為生。生名有餘。緣息為滅。滅名無餘。
然則有無之稱。本乎無名。無名之道。於何不名。
有無乃應物之跡。無名為本。是則名出於無名。從本垂迹。何所不名哉。但不可執跡以昧其本耳。
是以至人居方而方。止圓而圓。在天而天。處人而人。原夫能天能人者。豈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
言聖人安住無名法身之體。而應用無方。無剎不現。豈天人所能哉。由其超出人天。故能天能人耳。
其為治(化也)也。故應而不為。因而不施。(作也)因而不施。故施莫之廣。應而不為。故為莫之大。
此言即實之權。故其用廣大也。治為教化眾生。以待感而應。故不強為。因機說法。待扣而說。故但因之而無施作。以作則有心也。以無心而施。故大地齊扣。一時普應。故莫之大。以不為而應。故十方徧感。一身普應。故莫之廣。此所為其用廣大也。
為莫之大。故乃返於小成。施莫之廣。故乃歸乎無名。
此言即權之實。以顯體微也。小成語出莊子。道隱於小成。彼言大道在人。而所成者自小耳。此言小成。謂返一絕跡也。謂以無為而為。故大而絕跡。無心而作。故廣而無名。由即權以顯實。故不可以有無之名求之耳。
經曰。菩提之道。不可圖度。高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大包天地。細入無間。故謂之道。然則涅槃之道。不可以有無得之。明矣。
此引證用廣體微之義也。經乃太子本起瑞應經。謂菩提之道。其體微妙。非言思境。故不可圖度。其用廣大。故極上極下而不可測。然雖包天地。而細人無間。故極廣大而盡精微。以此而推。則涅槃之道。不可以有無之跡而得之者。明矣。
而惑者覩神變因謂之有。見滅度便謂之無。有無之境。妄想之域。豈足以標榜玄道。而語聖心者乎。
此解惑責迷也。由上言極槃之道體用微妙。不可以有無得之。故此責其惑者不達。覩其神變即謂之有。見滅度即謂之無。故說有餘可以有稱。無餘可以無名。殊不知有無之境。乃妄想之域。豈足標示涅槃之妙道。而語聖心者乎。其實法身體中。有無雙絕。
意謂至人寂怕無兆。隱顯同源。存不為有。亡不為無。
此示法身極證。將解惑者之迷也。謂法身寂滅無為。不墮諸數。故寂怕無兆。隱顯同源。真應不二。故雖生而不生。故存不為有。雖滅而不滅。故亡不為無。
何則。(徵釋上二義)佛言。吾無生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