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3-三论宗

7-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三论宗-肇论新疏游刃-宋-文才-第42页

。動而愈出。又云。三十輻共(音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闚。小視也。躐。踐也。等謂等級。不可越級而進。階升者。論語子張第十九云。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疏。例引等者。老氏四十八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損等。如見前下。即見道之前伏惑。見道已去斷惑。性宗位次。廣則三賢十聖等。如華嚴廣說。略則信賢聖果。如起信.圓覺等說。寄位下。即賢首一乘義分齊中略云。謂寄信等四位以斷滅等四相。如起信論中信位斷滅。賢位斷異。聖位斷住。果位斷生。又有斷惑顯位。如斷滅相而顯成信位等。廣示如義分齊。
  疏。阿惟下。古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此語。淨名亦云。無以日光等比螢火。
  疏。雖別下。引經雖別。然意中含有前來斷惑之動。如下云等是也。所以下。明譏動之意。但欲演其動寂無妨也。事理下。事。動也。理。靜也。清涼教迹云。事理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疏。方廣等者。大乘經中此理攸同。入地者。初地已去至七地中。智相既亡。約本智合理。身心無相。謂言寂也。此據本智證理而說。非約分段變易而論。然細細而求。地地之中斷障證真亦分分寂滅。今之論意不取如斯。但取初地已上已得寂滅之靜。如何至於寂滅之靜復存取捨之動乎。
  疏。勝分者。然諸位之中當位之行名為自分。進後之行名為勝分。約增勝義邊。以好尚是心。心未寂滅。涉求是身。身亦未寂。
  疏。以此四者者。即取捨損益之四。文義下。謂寂滅與好尚等異。戾。乖也。即動靜之行相違。
  疏。南喻等者。前引法身已上。經文說寂。智論說動也。如疏可辨。南為朱明者。以五色布於五方。則青為東方。赤南。白西。黑北。黃中。以五行配之。則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故南為朱明。北為玄冥。又离卦屬南象。亦明象也。
  疏。然稟下。謂性宗修行必動靜無違。止觀俱進。事理雙修。悲智平等。如物不遷云。不釋動以求靜等是也。
  疏。寂也下。涉動名為為作也。捨動名無為。老氏亦云。無為而無不為。若云至理無為。則非四相所遷。名無為。故無為名一亦隨義別。
  疏。次四句下。以寂而常動。故動與寂非一也。動而常寂。故動即是寂。非異也。後四句下。冥真之心。理行也。涉俗之心。事行也。真俗齊照雙流也。如儒童菩薩地地之中身心寂滅不失自分。亦地地中進求。後位不失勝分。豈云靜而違動。不復進求。動而違靜。不成寂滅。故二行無違。方成無住之修。
  疏。承前等者。為前文每四句中成一對。動靜之義可知。
  疏。據前下。疏中會身心互舉。推驗前文可見。亦無餘義。
  疏。義如者。然論之上下。釋不有不無之名。出義各殊。今此釋經又成一義。不若有心之有。非有也。不若無心之無。非無也。
  疏。眾庶。如孝經庶人章之庶人。即蠢蠢無知汎常之流。
  疏。為斥等者。聖無妄相。故云不有。靈照炳然。故云不無。
  疏。初二句等者。由忘絕故所以不有。次二句。由智存故所以契理而不無也。恒沙下。起信相大中文云。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徧照法界義故。乃至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思議佛法。隨理者又曰。雖實有此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故。唯一真如。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後二句下。意云若心想未盡自有我相。心想既滅功自無相。清涼心要云。寂寂運無涯之照。此明寂而常動也。如何積德之動以乖寂滅之靜乎。
  疏。答問等者。文易不解。但出前後之意。本經二十一云。如來涅槃。非有為非無為等。
  疏。智論等者。亦取意引之。智論但云。施頭目髓腦。不云國財。盖舉重攝輕。以內例外。乃至者。具云持戒忍辱禪定。時在山林中身體乾枯(云云)。在疏。釋曰。下以儒童在七地中見然燈佛。依智論釋。智相未盡者。前文已釋。三輪者。一不念能施。二不念受者。三不念果報。本經二十四略云。不見施者.受者及施果報等。未或下。謂七地已前已斷相續執取等心。由智相未盡滅。故三輪未得全空。住相下。金剛經云。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乃至云其福德不可思量。如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虗空等。以知住相行施則著我人等相。但為生天之福。不得無漏之果。施既下。例餘行也。謂凡行諸行。一一皆須忘相。三輪空寂。方成出世之因。故清涼云。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施雖下。儒童得無生忍。而忍心施之。方契真也。故言不貴於多寡。中理為奇。施不貴於重輕。契真成要。尠。少也。蹄涔下。蹄跡有水曰名蹄涔。施華緣者。太子本起端應經略云。定光佛興世。有聖王名制勝。治鉢頭摩大國。我時為菩薩。名曰儒童。居山行禪。聞世有佛。心獨歡喜。披鹿皮衣行欲入國。會五百道士論說道義。師徒皆悅。各送銀錢一枚。菩薩受之。入城見民治道洒掃燒香。即問行者。答曰佛來入城。菩薩大喜今得見佛。當求我願。王家婢名瞿夷。過水缾。密持七莖青蓮華。儒童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