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3-三论宗

7-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三论宗-肇论新疏游刃-宋-文才-第22页

指定心境。當證下。彰有知也。
  疏。文即等者。大品。亦第十六卷云。佛告須菩提。若不緣色生識。是名不見色相。然二文皆通一切法。不獨色也。當知般若見色即是見空。而不住於色。經雖言色。乃即空之色。空依色顯。色空一致。舉色全真。
  疏。但釋等者。亦例釋般若不緣色生識也。此中雖舉五陰。意以清淨為境。不對五陰之相。今且下。生知則為緣。不生知則非緣。今且順問意云所知即緣也。究竟下。指後文。今真諦曰真。真則非緣。真非緣故。無物從緣而生也。知言者。論語云。不知言無以為君子也。謂識中理之言。謂之知言。
  疏。初句通標者。明知能知。該真妄也。
  疏。物者下。謂心境通呼為物也。相與者。相因相待之謂。與。同也。亦共也。求義無殊。謂有則同有。無則同無。本非下。大鈔云。謂清淨法界。本無內外。不屬一多。令人悟入義分心境。心則諸佛證之以成法身。境則諸佛證之以為淨土。疏中分文屬體。寂照為一。心境為一也。涅槃下。第二十七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寂照湛然者。即本論寂用一源。理極同無。聖所不能異之義也。心境互現者。謂心亦即境之心。境亦即心之境。大疏云。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以性融之。令心境互現。
  疏。真非等者。謂真諦非緣生之法。無相無名。智對之時亦不生知。是知般若亦非緣生。妄自下可知。
  疏。所知者等者。疏釋生有二妄。知託境而起。可言生也。真知本知。以生訓因也。真諦等者。此謂不唯不能生知。又由真諦軌則令不生知也。起信云。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疏解法云。法者出大乘法體。謂自體故。對智故。顯義故。對智名法。蓋與智為軌則也。法者。軌則為義也。
  疏。真則反此者。謂真智照理。情盡見除。無所取相。相既無相。心亦不生。
  疏。自下等者。預出後意。於中相因為緣。有知妄也。非因非緣。無知真也。真妄總問。以起下文。
  疏。境未等者。亦由相待成心境之名。未對之時二名不立也。起信下。即彼釋不覺中文也。謂此前說黎邪三細。今躡第三現相以示六麤。然論有兩重因緣。即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今證境能生心也。由心下。因心生境也。問。心境相生。誰先誰後。謂心先邪。境無誰生。謂境先邪。心無焉起。答。非先後。非不先後。何則。非先後者。謂唯一藏識心故。即心之見分為心。即心之相分為境。雖有心境。不可先後。而行相微細。亦非下位可了。故楞伽云。如是藏識。行相微細。唯除諸佛及住地菩薩等。非不先後者。謂即此藏識顯現境界而生七種轉識。種種分別。此以境界在本識黎邪中。先也。依之而生末識。後也。且依本末分相示之。其實二識俱時而起。心境二法互緣而生。楞伽又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疏自無主宰者謂法無自性從緣故空緣成如幻故假大論中此義尤廣疏亦義引下文無此文義有此義引此通證上下。
  疏。大品云者。義引。亦如中論第四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論意謂。是緣則生。非緣何生。下約喻例明。理亦昭著。中論云下。具云。果不從緣生。不從非緣生等。亦可下。又為一解可知。言微妙法者。真諦般若皆妙法也。
  疏。初二句等者。意云。取境則生知。真智不取。知自何生。永嘉下。諱玄覺。甞謁六祖。經宿而去。時號一宿覺。寂。境也。以能之心。知所知之寂。故託寂知起。寂為緣也。如意者。即搔痒如意手也。能所執宛然。失證會之同。
  疏。有所下。乃潛用起信。具云。以一切法從本以來。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末論釋之。遠離三假相也。誰謂下。釋論智非無知也。
  疏。已上等者。通會論意。實智可知。疏引中吳。其義甚通。
  疏。設爾下。雙關。以難意云。取與不取有何過謬。
  疏。二俱下。意謂無知則不取。知則取之。
  疏。了了等者。釋知即不取也。遍計下。枝末不覺已亡。無明下。根本不覺又盡。大論十八云。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火炎。四邊不可取。無取亦不取。一切取已捨。是名不可取等。永嘉下。謂亡所知。存有能知也。亦非下。以自知為緣。見有知相也。如手下。雖亡如意。猶存能執。因手作拳。如因心生知也。非是下。謂存有作拳之手。則照體未能無自也。苟未亡此。何以悟同而沒於果海乎。契證之妙理不越此。達之則省力而直詣。背之則枉工而轉迂。
  疏。不取等者。以前後二難皆牒不取以難之。故疏分之可知。謂了物下。物通我法也。二執下。謂執我之見引生煩惱障。執法之見引生所知障也。聖人已斷。故無惑取也。
  疏。是者等者。憑理印忍名曰忍可不謬。釋是也。印物等者。當印物時。心為主質。質。體也。若心下。對而釋之。今既下。意以印可為心之用。有當為心之體空空如也。論語云。子罕篇。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疏。有當等者。依迷悟之懷比對而釋之也。初約迷者。謂凡印物照境。知其是而不忘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