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莊子。莊子知北游篇云。知北游於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遇無為謂。問曰。何思知道。何處安道。何從得道。三問而不答。非不欲答。不知所以答也。知乃反於白水之南。登孤闋之上。見狂屈。而又問之。狂屈曰。唉。予知之。將語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又反問於黃帝。答曰。無思知道。無處安道。無從得道。知曰。我與若知之。彼與彼不知也。黃帝曰。無為謂真是也。狂屈似之。我與汝終不近也。莊子下。即天地篇云。黃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以得之乎。一本亦作罔象也。舊本下。此誠悞寫。不應承謬。定宗者。定無知為宗也。決。分判也。亦斷也。擇。揀擇也。
  疏。四相下。謂般若真如無緣生緣滅之相。圓覺序云。不滅不生豈四山之可害。四山即生老病死也。亦名四相。賢首云。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皆敘真心也。
  疏。略標下。謂略標二經之意。下論廣釋此也。謂真心下。通有三句。初句屬體。後二句如次釋前兩句。
  疏。舉妄者。緣生之識名為妄識。隨緣起滅。故丈夫者。密嚴第二云。能持世間因。所謂阿賴邪。第八丈夫識。運動於一切。釋曰。如世之丈夫。能任重事。又能與物。為其依止故。此識亦爾。能持世間色心種子。亦能與諸法作依止。故喻之。秖臨下。潛依圓覺疏敘之。法相說第八識能緣根身器界種子。常侍等者。謂賴邪如君。常侍如侍若近臣。即第七識也。以此識有恒審思量之用。又常執第八見分為自內我。故名常侍。持猶執也。謀臣等者。第六識也。此識內依末那。外緣五塵。亦遍緣三世。所緣之境。獨影及性。獨影體虗如兔角龜毛。性境依他。自性非有。諸經亦喻如幻夢也。此識能分別計慮。故名謀臣。五將等者。即眼等五識也。此之五識取外五塵。猛利先鋒。故喻為將。擊。攻也。囂。擾也。各有下。如前八識所知之境。各有分齊。互不相通。故楞嚴經云。見不超色。聽不出聲。又皆妄心分別。故疏云知亦何真。後四句等者。明般若真心也。初釋翻前妄心也。本覺下。約當體明也可知。良以下。出一切知之所以也。即智之體。即真如也。擴。張大也。充。遍也。無外遍之極也。佛性論即彼第二如來藏品具云。所言藏者。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謂如來藏。況法下。前解法居智內。法非是心。此解法依心現。無法非心也。
  疏。文似等者。如老氏云。明白四達能無知乎。又云。知其白。守其黑。又云。虗其心。實其腹。又云。絕聖棄智。民利百倍。又云。挫其銳。解其紛。又云。杳兮冥其中有精。皆與此文相似。義實非也。疏釋之義。皆依內教釋之可見。返照等者。不存智體。即歸寂也。金光下。彼經第一。具云。佛果無別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以如智無二。故言獨也。目深曰窅。今取深義。慈恩下。即大乘法師所作瑞應疏序文。質。體也。即法身真理。故云正同。自下等者。分文屬體也。二諦乃所照之境。二智即能照之心。照理照事俱名觀照般若也。以演下。會通宗本可知。
  疏。幽屬等者。明二智雙照真俗。俱無知也。真諦下。順下以緣求知之義釋也。謂真諦非有無之相。真智非有無之知。神謂等者。謂達俗之智。不徐而徐。不疾而疾。恍焉而來。[惚-勿+(句-口+ㄆ)]焉而往。常情難測。故名曰神。繫辭云。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也。感之下。明有知也。然水下。顯無知也。無緣之悲者。即三緣之一也。一曰眾生緣。見有眾生可化也。二曰法緣。但見眾生緣生之法。五蘊四大假和合爾。莊子亦云。假以異物合成一體。三曰無緣。見生界空無可化者。白樂天八漸偈略云。苦既非真。悲亦是假。是故眾生。實無度者。三緣化物始名大化。無相之願者。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之願也。以無能度所度之念。故名無相。亦三解脫門也。觀機下。問意謂觀所化之機可度不可度。審能化之法宜大宜小等。似有知也。答意如下論云。千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又云。又非不應。但是不應應爾。此義應由機感不在於聖。華嚴偈云。但隨其自心。為說如是法。教合下。釋成觀審之義。亦眾生之心也。餘可知。
  疏。神用等者。謂權智入生死有境以化生也。正智下。謂此智照法各無自性。唯見實相。無得非得。非證不證。事何能礙。引大疏。正唯權智亦即實智。以一念具故。非太異也。
  疏。恐人下。以雖等文勢含於縱奪。恐有疑云。正智居於事外。應離有證空。事智超於世表。應非度生界。故論云爾。所引起信。即真如門文。
  疏。初二句等者。謂事智順機。小大合宜。權道推移。不失撫會。無窮者。以生界無盡。故悲願無窮。隨他下。即涅槃文。彼三十五略云。如我所說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然文甚廣多。疏中略出一義也。大底說自所證一實之道。為隨自語隨宜之談。諸乘差別為隨他語。半實半權。為隨自他語也。清涼.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