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心體靈怕竝智也。自然者。無所作為也。獨感者。常途說。感屬生。應屬聖。今明聖心唯自感悟。無所應化。曰獨感。意謂。為當心體無所作為智用獨自感悟。乃曰用無應耶。據此所敘。般若無知為體。無作為用。甚得玄旨。但向下別有疑情耳。
  △二牒問體用。文二。初難體屬定慧。
  若窮靈極數玅盡冥符。(牒上智體同無)則寂照之名。故是定慧之體耳。
  劉公意謂。冥符體上。必有靈照不昧。故欲立寂照定慧之名。而詮召之由。此故情解未亡。即乖法體。故論主向下不許也。
  △二難用當息應。
  若心體自然靈怕獨感。(牒上無為之用)則羣數之應。固以幾乎息矣。
  羣數者。隨機不一之智為能應。幾者將近也。息止也。劉公雖知靈照無心。未達無心普應。故疑寂怕自然。則應化之心。近於止息矣。此乃錯謂無心為不應。故論主向下不許。
  △三牒上請答。
  夫心數既玄而孤運其照。
  此牒上敘體。雖心體虗玄。而靈照孤運。故欲召之為寂照。
  神淳(智用自然)化表。(獨感不化曰化表)而慧明獨存。
  既無心應用慧明自悟。故曰獨存。此牒上敘用也。然據劉公已達般若寂照為體。無作為用。深得玄旨。但不合立寂照之名為體。用中以無心為不應。此乃故問以為將來下請答。
  當有深證。可試為辨之。
  請意云。論主一向以無知為體。無應為用。必當深有證見。且為辨析之。
  △二照用空有不同問四。初呈疑。
  疑者。當以撫會應機覩變之知。不可謂之不有矣。
  此因前云俯仰順化應接無窮而無照功。疑云。既撫會應機必有知照。何謂而無照功。故曰不可謂之不有。不有即無知也。
  △二引論。
  而論旨云本無惑取之知。而未釋所以不取之理。
  前第一問答中。所說本無惑取之知之義。今劉公牒文為疑。若為本無惑取。故曰無知者。而論主未釋不取之理。有何所以。
  △三正難二。初開兩關。
  謂。宜先定聖心所以應會之道。
  欲定聖心知有知無。方可明應會之所以。
  為當唯照無相耶。
  一向照理。即知無也。
  為當咸覩其變耶。
  變即萬變事法。一向達事。故即照有也。
  △二明互違。
  若覩其變則異乎無相。
  照事則事有相。與無相之理有異。
  若唯照無相。則無會可撫。
  照理則理空寂。故無應會撫接眾生。故下論主答云。豈復真偽殊。心空有異照耶。
  既無會可撫。而有撫會之功。
  既無心接物。何以前明聖心有撫接應會之功。前所謂俯仰順化等。則必須有知。不可云無知。
  △四請答。
  意有未悟。幸復誨之。
  悟曉也。未曉應而無知之旨。幸乞訓誨開示也。
  △三是當是非悟惑問四。初牒前論。
  論云無當則物無不當。無是則物無不是。物無不是故。是而無是。物無不當故。當而無當。
  此文已釋。今先牒之。
  △二敘所解。
  夫無當而物無不當。乃所以為至當。
  劉公已知真境無相之相。為至極當對也。
  無是而物無不是。乃所以為真是。
  又知真智無知之知。此為真實是當之智。此上皆領悟也。但不曉拂迹云是而無是當而無當。故有疑也。今先敘所解。然後致疑。
  △三致疑問。文二。初是非問。
  豈有真是而非是。至當而非當。而云當而無當是而無是耶。
  疑云。論主對至當說非當。故云當而無當。又對真是立非是。故云是而無是。耶之一字即疑辭也。
  △二悟惑問。
  若謂至當非常當。真是非常是。此蓋悟惑之言本異耳。
  常是常當者。汎常境智也。本者從來義。劉公又疑論中約悟達者。說前至當真是。約迷惑者。說今常是常當。既悟惑有異。乃云是而無是。當而無當。若然者。則一悟一惑從來自異。何必言之。
  △四求示誨。
  固論旨所以不明也。
  固者。承上之詞。雖以是非悟惑。疑其所說如此。尚未明決定之義。故曰不明。
  願復重喻。以祛其惑矣。
  喻明也。祛遣也。願論主再為明之。遣迷惑之心也。
  △三總結問二。初敘宗乘結問。
  論至日(至廬山日也)即與遠法師詳省之。
  劉公在白蓮社。故與遠法師同見此論。詳而尋省。
  法師亦好(句去呼)相領得意。
  遠師亦好尚此文。兼領得意趣。此上明解同。下明疑異。
  但標位似各有本。
  標位者。標指師承之位也。各有本者。宗各有本。然般若論最為先作。劉公未見前五名一義之宗。故自云。論主師羅什以一音為宗。劉公師遠法師以法性為宗。宗本各別。故有所疑也。
  或當(平)不必理盡同矣。
  連為一句讀。或當者。恐也。即疑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