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淨心分別也。喻如眼見空華。聞言華是眼作有即非有。唯有自眼。聞此語已。知華本無不著於華。反更開眼自覓己眼竟不能見。復謂種種眼根是己家眼。何以故。以不知能覓之眼即是所覓眼故。若能知華本無。眼外無法。唯有自眼不須更覓於眼者。即不以眼覓眼。行者亦爾。聞言心外無法唯有一心故。即使不念外法。但以妄想習氣故。更生分別覓於淨心。是故當知能覓淨心者即是淨心。設使應生分別。亦即是淨心。而淨心之體常無分別。作此解者名為隨順真如。亦得名為止門。
文中亦先明觀。次明止。先明觀中秪是簡責以破異執。次明止中有法有喻有合。法中能覓即是所覓。舉所成能。全能既所。所既即能。何可緣念。喻中以眼喻真實性。華喻依他及分別性。即知華是眼作。何可更覓於眼。合中以不更覓心即是安心已竟。名為隨順真如。以其異執永息了知本寂。名無真性。不於二性之外別覓真也。
△第三重止觀明根本真如三昧。
久久修習。無明妄想習氣盡故。念即自息。名證真如。亦無異法來證。但如息波入水。即名此真如為大寂靜止門。復以發心已來觀門方便。及以悲願熏習力故。即於定中興起大用。或從定起。若念若見若心若境種種差別。即是真如用義也。此名從止起觀。
從圓初住名為隨順真如。歷盡四十一位名為久久熏習。初成妙覺所證根本實智名為大寂靜止門。所起後得智盡未來際常然大用之門名為從止起觀也。又圓十信亦得名為隨順真如。初住已上亦得名為分證真如分成就此止觀二門。具如下文斷得中辨。
△第四重止觀明雙現前。
又復熾然分別而常體寂。雖常體寂而即緣起分別。此名止觀雙行。
此攝上真如大寂靜止門及真如用義。而明其非異時也。此雙行平等止觀。局惟佛果。通約性修。何以言之。二乘之人定多慧少不見佛性。菩薩之人慧多定少雖見佛性而不了了。乃至等覺菩薩見於佛性猶如隔羅望月。故知局惟佛果也。然諸眾生雖繇迷理迷事二種無明熾然分別。而體本常寂。即於常寂體中具足一切緣起分別。是謂理即雙行。若從知識及經卷聞此心性寂用之理。能解能知。是謂名字雙行。從此念念體其本寂。善能分別緣起。是謂觀行雙行。能體寂故隨順奢摩他道。能分別故隨順毗婆舍那。是謂相似雙行。止行現前名首楞嚴三昧。觀行現前名摩訶般若。是謂分證雙行。習氣盡故法界一相。大用顯故徧示三輪。是謂究竟雙行。妙明明妙。寂照照寂。從始至終罔非性德。理即位中名為逆修。名字已去悉名順修。順逆雖殊在性則一。故悟性者方成妙修。得此第四止觀雙行意已。方知前約二性所修止觀。及真實性中前三番止觀。法爾亦是一一雙行。但明昧有殊。致使淺深差別耳。約染濁三性中分科并各釋竟。
△三通簡三。初正簡示。二約幻喻。三約夢喻。初中四。初簡止觀功能。二簡四重深義。三簡修有次第。四簡妄執須除。今初。
上來三番明止觀二門。當知觀門即能成立三性緣起為有。止門即能除滅三性得入三無性。入三無性者。謂除分別性入無相性。除依他性入無生性。除真實性入無性性。
觀門成立三性緣起者。謂觀五陰六塵等法本虗。但是妄想執實。即能成立分別性緣起。以知諸法惟分別性。無實法故。次觀五陰六塵等法悉皆心作。其體是虗。即能成立依他性緣起。以知諸法悉依他起。但虗相故。次觀一切諸法本來惟心。心外無法。不將二無以為心相。即能成立真實性緣起。以知諸法有即非有。唯淨心故。止門除滅三性入三無性者。謂彊觀諸法唯是心相虗狀無實。復觀能觀之心亦無實念。繇此執心止息。故名除分別性入無相性。次觀虗法唯心所現。有即非有無生無滅。繇此虗相執滅。故名除依他性入無生性。次觀淨心圓離四句。不屬有無亦非可緣可念。故名除真實性入無性性也。
△二簡四重深義。
就真實性中所以有四番明止觀者。但此窮深之處微妙難知。是故前示妄空非實。除妄空以明止即是無性性。次一顯即偽是真。息異執以辨寂即是無真性。是故無性性或名無無性或云無真性也。第三一重止觀者。即是根本真如三昧。最後第四一重止觀者。即是雙現也。
何有無法以為淨心。故云示妄空非實。執無之心即滅。故云除妄空以明止。設使分別。正是淨心分別。故云顯即偽是真。何有異法可緣可念。故云息異執以辨寂。餘如上釋可知。
△二簡修有次第。
又復行者若利機深識。則不須從第一分別性修。但徑依第二依他性修。此依他性亦得名分別性。以具有二性義也。若不能如是者。即須次第從第一性修。然後依第二性修。依次而進也。終不得越前二性徑依第三性修也。又復雖是初行。不妨念念之中三番並學。資成第二番也。
利機謂智慧敏利。深識謂識見深遠。利則觸著便知。深則不泥情執。蓋已先知一切唯心。諸法無實。故可徑觀本虗之法。以此本虗之法。不執便是依他。執乃妄成分別。元非二體二相。又虗妄果報亦即名為分別性法故也。若不能了達境虗。即須如前次第修習。此易可知。然縱令極利根機。亦不得徑觀真實性法。以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