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顯。
二者取其濃淡。
【□註】義例六云。五味。唯喻一代五時濃淡。(文)蓋言經文相生雖顯。意取濃淡。以譬涅槃教勝。即約教論濃淡也。
【■記】此引釋也。義例云。經中惟譬五道不同。佛性不變。五味。惟喻五時濃淡。濃淡雖殊。皆從牛出。此喻教也。
【□註】今文教論相生。機論濃淡者。令易顯故。其實約機約教。皆具二義。此明今文所約。亦一往言之耳。若尅實論之。皆具二義也。
△二正釋。
此則取一番下劣根性。所謂二乘根性。在華嚴座。不信不解。不變凡情。故譬其乳。次至鹿苑。聞三藏教。二乘根性。依教修行。轉凡成聖。故譬轉乳成酪。次至方等聞彈斥。聲聞慕大恥小。得通教益。如轉酪成生酥。次至般若奉勅轉教。心漸通泰。得別教益。如轉生酥成熟酥。次至法華。聞三周說法。得記作佛。如轉熟酥成醍醐。
【□註】下劣根性。天親呼為下劣小乘。眾香稱為貧所樂法。
【■記】天親大乘論釋中。明大乘十種勝相勝語。以異小乘。至寂滅勝相勝語中。明六種轉。而第五下劣轉。謂諸聲聞緣覺等。通達人無我故。一向背捨生死。不能利他。故呼小乘下劣也。貧所樂法者。淨名香積品。彼諸菩薩問維摩詰言。今世尊釋迦牟尼佛。以何說法。維摩詰言。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謂此是地獄畜生等。是諸難處。剛強眾生。乃可入律。彼諸菩薩皆曰。未曾有也。釋迦牟尼。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法華曰鄙事。涅槃曰偽礫。皆下劣義。
【□註】不信不解。非其境界。故維摩疏一(初)引華嚴云。此經不入二乘人手。垂裕記二(十)云。手以受物。表信力故受法。二乘不聞。從何起信(文)。
【■記】垂裕記下。轉證手以表信。大論。說信為手。入佛法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在所取。無信。如無手入寶山中。都無所得也。
【■補】大師著淨名疏廿八卷。荊溪略為十卷。與前玄疏並行。今已亡。孤山圓著釋略疏十卷。名垂裕者。謂垂示其寬裕之義。今亦亡。
【□註】慕大耻小得通教益。釋籤三(廿三)云。謂受彈斥。令其嘆大自鄙。即生酥益相。(文)輔行十(廿四)云。密成通益(文)。
【■記】此釋得通益相也。釋籤意指淨名不思議品。明諸大弟子。禮座受斥之後。復聞大菩薩難思解脫法門。故大迦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前。現諸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法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智者聞是。其誰不發無上道心。我等何為永斷善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振大千。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若有菩薩。信解難思法門者。一切魔事。無如之何。是為嘆大自鄙。即是生酥益相也。輔行下引證益相。
【□註】心漸通泰。得別教益。釋籤三(二十三)云。至般若中。不復同前悲泣之時。故云通泰。又云皆使令知。即熟酥益相。得此益已。義成別人。(文)輔行云。密成別益。(文)蓋顯二乘人。於法華前不論改觀。故云密也。
【■記】此釋得別益相也。前方等時。二乘之人。聞罵不瞋。但言聞大法門。應當號泣。今至般若。奉命轉教。已覺通泰。故不同前悲泣之時也。又如來以共不共般若廣略二門。皆使領知。其猶長者。委知家業。是熟酥益相也。以前得生酥益。即成通人。今得熟酥益。義成別人也。謂般若旁用通教。正用別圓。既以別理。加於二乘。故得密成別益也。蓋顯下申得密益之意。
【■補】二乘自利修空。今教菩薩改修假觀。乃約秘密邊論。
【□註】三周說法。法說周。為上根人。作三乘一乘說。身子得悟。譬說周。為中根人。作三車一車說。四大弟子得悟。因緣周。為下根人。作宿世因緣說。千二百聲聞得悟。皆授初住八相之記。
【■記】此釋三周說法也。謂法說周。即方便品開三乘權。顯一乘實。舍利弗領悟云。而今從佛。聞所未聞。乃至今日乃知。真是佛子。譬說周。以三車一車之淺。況三乘一乘之深。大迦葉等四人領悟。如迦葉云。不謂於今忽然得聞希有之法。因緣周。即化城喻品。明佛於大通智勝佛所。為十六沙彌。於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廣說法華經。所化無量恒河沙眾生。即今諸比丘。及佛滅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說因緣時。富樓那等千二百聲聞領悟。如五百羅漢云。我今乃知實是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皆授初住記者。欲令與物結淨土緣故也。
△三結成。
此約最鈍根具經五味。
【□註】最鈍根。妙玄十(廿四)云。自有一人歷五味。如小乘根性於頓如乳。三藏如酪。乃至醍醐。方得究竟。(文)即最鈍根性也。
△二中根。
其次者。或經一二三四。
【□註】其次者。妙玄十(廿四)云。自有利根菩薩。未入位聲聞。或於三藏中見性。是歷二味。自有方等中見性。是歷三味。般若中見性。是歷四味。(文)據此。則一味不得入。至於二味。乃至三味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