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舊註戒疏。有頂山記。澤山註。今恐指澤山註。
【■備】疏明性習二種。約位習定在前性。定在後。約行前後不定。謂依體起用。先性後習。尋用取體。先習後性。教證二道亦然。約位教定在前。證定在後。約行前後不定。謂依體起用。先證後教。尋用取體。先教後證是也。此明前圖習種。對三十心。性種。對地等妙。與地持先明性種。後明習種。均符教意。不可偏難也。
【□註】梵網經中。更有六種。一習種性。二長養性。(只是研習增長。與習種性通對十住)三性種性。四不可壞性。(俗諦建立。故不可壞。與。性種性通。對十行)五道種。(十向)六正法性(通收聖種等妙三種)。
【■記】此兼引梵網六性。對別位次。如文可知。
【■記】此四念處六性對別。與釋籤列次小異。註中謂明扶大品故也。四念處云。若扶三觀次第。須依大品。扶三觀者。欲以道慧。具足道種慧。當學般若。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當學般若。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學般若。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及習當學般若。初五方便伏見思。從假入空觀。十住是道種慧斷見思。從空入假。學道種慧斷塵沙。若從假入空。破偏假。從空入假。破偏空。至十回向中學不空不假一切智。伏無明。登地得一切種智。若至等覺。一時斷盡煩惱及盡。若不明等覺。只十地斷煩惱習也。是為扶大品三觀也。故次約義結對瓔珞六性。有少不同。復由道性二字義通兩向。釋籤取種性義。以性種性對十行。取中道義。以道種性對十向。四念處取化道義。以道種性對十行。取一性義。以性種性對十向。少不同也。
【□註】從假入空觀者。次第三觀。出瓔珞經。觀經疏三云。假是虗妄俗諦也。空是審實真諦也。今欲去俗歸真。故言從假入空觀。妙宗上(廿六)云。見思取境。無而謂有。虗假凡俗。知虗名諦。二空之理。是審實法。知實名諦。不究俗虗。莫知真實。要須照假。方得入空。是故名曰從假入空觀。妙玄三(十一)云。住正修空。傍修假中。十行正修假。傍修中。
【■記】此明別教三觀漸修。次第深入也。如瓔珞經云。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以是二觀。為方便道。因此二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名菩薩聖種性。無相法中。行於中道。而不二故。是為次第三觀之相也。
【■備】辨訛云。別既次第修於三觀。所以能正修空。傍修假中者。須知別教本意。不藉修空。但藉空為方便。意在下化眾生。故修假。期心佛果。故修中也。
【□註】淨名略記下之上(十五)若約別教為語。正觀中道為慧眼者。於十住中遠所期耳。慧眼者。古德頌云。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
【■記】此因略記慧眼一語。引出五眼淺深優劣之不同也。如論云。肉眼見近而不見遠。見前而不見後。見內而不見外。見晝而不見夜。見上而不見下。故云礙而非通也。天眼者。遠近皆見。前後內外晝夜上下。悉皆無礙。故云通而非礙也。慧眼者。天眼雖通。但見世間和合因緣所生。假名之物。乃有相之事。而不能見無相無作。無生無滅之理。此寂相之理。唯慧眼能了知。故云了知空也。法眼者。慧眼雖了空理。而不能見眾生過去現在未來。捨身趣生。死此生彼。不了出世俗諦大事。不能入俗度生。何以故。無所分別故。而法眼能見生住異滅。自他一異等相。又能為世舟航作大導師。知病識藥。應病授藥。眾生幾微。無不洞鑑。故云唯觀俗也。佛眼者。法眼雖能照俗。而不普遍。獨有佛眼。又名大圓鏡智。如千日高懸。十方普照。世出世間。若事若理。若依若正。若性若相。若生若佛。莫不一體同觀。故云照異體還同也。今言正觀中道。本屬佛眼。而云為慧眼者。意顯十住開慧眼後。可以漸見二空之理。故云遠所期耳。
【□註】一切智者。觀音玄義下(初)云。知一切內法內名。一切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一切道。起一切種。故名一切智。玄記下具釋。
【■記】此釋十住成一切智之義也。玄記釋云。內法內名者。謂理內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空觀若成。於此名相。悉皆體達無我我所。故云內外能知能解。然其空智。但總達諸法無生。不能別知諸法緣起。故不能用諸佛道法。發起眾生善種也。
【□註】初住斷見。即離四趣。身子昔生。至六住有退者。此見思俱斷。思既未盡。見亦餘殘。故有退墮。如四明答日本難教行錄。
【■記】此節釋不知別住通惑。見思同斷之疑也。如教行錄問云。身子於十住中第六心退。恐是爾前見思俱斷。至六心時。見猶未盡。六心尚退。別教初住。界內見惑皆已斷盡。豈第六住見猶未盡。退作凡夫耶。答。若常程別教。皆曰初住斷見。不起諸過。況見惑名數雖多。乃一位斷。思惑經諸位方盡。此常談別教分齊也。今曰身子六住尚退。復起重罪。恐有教門。以見思俱斷。至六心時。思猶未盡。見亦餘殘。牽墮惡道也。
【■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