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補】此明以答初問也。初三句。釋三根意。輔行下。對明今文三根。末句。結答。三四地者。即八人見地也。此位斷見惑盡。見真空理。但利者。於十五心即得見道。鈍者。待十六心滿。方能見道。故成二位。然此二地所以被接者。蓋上根一見一切見。非但見空。亦見不空。既見不空。故能被接也。五地斷欲六品思。六地斷下九品思盡。既斷欲思。或始見不空而受接。故判屬中根也。七地斷思盡。八地侵習氣。此既待見思盡。方解不空。故是下根也。止觀云。破見思惑盡。到八地。方為說真內之中。故云智者見空。及與不空。被接方聞。輔行云八地方接者。此據下根。問。何故須知第八方接。答。為欲示真內之中故。故待證空。方為點示。令深觀空。即見不空。若爾。中上二根。其義云何。答。中上二根。亦見真已方示中空。但前二根真空尚淺。是故說教多附下根也。
△二答入位真似。
所接之教。真似不同。若似位被接。別十迴向。圓十信位。若真位受接。別初地。圓初住。
【□註】所接之教等者。答次問也。所。即語辭。
【■記】此明以答次問也。然上所之一字。是語助辭。非能所之所也。
【□註】別向圓信。按位接也。別地圓住。勝進接也。
【■補】此明所接之教。有似位真位之不同。似位者。相似之位也。謂通斷見思。被別十向所接。乃至修中道。伏無明。被圓十信所接。以別十向。圓十信。俱為相似。皆斷見思之位。今欲接斷見思之人。故以別向圓信之教被而覆之。則所接者。按其位而成別圓中人。故曰按位接也。真位者。分真之位也。謂通教斷惑。但斷見思。若與後二教按而論之。但是相似。以其根利能見不空。今欲接引。而以別地圓住之教被而覆之。則所接者。隨其勝進而成別圓中人。蓋別教登地已上。圓入初住已去。皆屬分真。俱是破無明之位。以破無明之深位。而接斷見思之淺位。故云勝進接也。
【□註】據上似位被接。真位受接。應作被字。蓋以能從所也。
【■記】此釋真位受接之受字。依義當用被字為妥。何者。謂上似位被接。乃覆被之被而為能接。故下真位受接之受字。亦應作覆被之被字。方得同為能接。而儀文云受接者。蓋以能接之位次。從所接之三根也。
【□註】輔行三下(八)云。若接入教道。在迴向中。若接入證道。即在初地。若接入圓。亦分教證。比說可知(文)。
【■記】言教道證道者。能詮之教。為教道。以言說有次第故。所證之理。為證道。以真理無二故。別教三賢位中。未破無明。還須修證。修必次第修。證必次第證。故屬教道。一登初地。已破無明。親證真如。故屬證道。若接入圓亦分教證者。蓋圓教本無教證之別。設欲分之。則比別教之說可知。例謂。接入教道在六根清淨中。接入證道。即在初住。故云比說可知。
【□註】又別圓接通。接聖不接賢。接真不接俗。若圓接別。接俗不接真。接賢不接聖。
【■記】此料簡圓接通別。各有當接不接之殊也。且如通教三地四地已後。既得斷惑。故稱為聖。初地二地。全不斷惑。僅能稱賢。見尚不斷。安論被接。故云接聖不接賢也。前二地為俗。後七地為真。惟除佛地。前二既不被接。故曰接真不接俗也。別教前四十位。無明未破總名為俗。登地已後。分破無明。俱名為真言。接俗不接真者。真是證道同圓。故不須接。故其所接者。唯俗而已。俗即賢。真即聖也。別教亦有三根不同。上根。信住便能被接。中根十行方堪被接。下根。必待十向纔可被接。此則約教分齊。得受接義。故圓來接。而聖真位。則如初地。已破無明。已成真因。任運流入。何須更接。是故圓所不接也。
【□註】又妙玄順能詮教。約教道邊。具明三接。止觀為成觀故。從所詮理。約證道邊。唯明一接。
【■記】此明二部論接。三一不同也。止觀問。何以別接通。而不云接藏耶。答。由別教初修空假二觀。破真俗二諦惑盡。方聞中道。仍須修觀破無明八相作佛。此佛是果。仍須前觀為因。故言以別接通耳。輔行釋問意云。何獨接通。而不云接藏。何獨別接。而不云圓接。答意云。通須別接。以機別故。若初後不聞。全屬前二。若從初即聞。全屬後兩。復有一人。破二惑盡。至八地方聞中修觀。進破無明。得法身本。八相作佛。雖見中道。必借通教空假二觀。為前進之方便。亦必待別教之理接之方聞。今言別接者。應具二義。一別教。教鄰近故。二別理。理異真故。輔行又云。玄文以圓接通別者。分為教證。行位別故。今不云者。約證道故。但約觀故。釋籤云。若止觀中。為成理觀。但以界外理。接界內理。通別兩教。是明二理之交際。故明別接通耳。今玄文前六重。仍存教道。故有圓接通別二意。實道只因圓理接權。故釋今文應須教道。復以圓中接但中也。六重者。一藏。二通。三別接通。四圓接通。五別。六圓接別。止觀輔行會三。更有明不接藏。圓不接之文。須者檢詳可也。
【□註】然圓頓止觀。亦明被接者。為知通塞。復以思議。顯不思議也。如輔行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