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非圓教之無作。是則始終。皆約別教。言無量何邪。曰此恐以四四諦。竪對四教。故無量義。當別教故也。或約一教始終。並以教道言之。則自一途之說。(並未詳更檢)或問。輔行明別教滅諦。位在初地。祇一滅理而已。至明道諦。乃具迃直二通。因以料揀。答中。乃以教證二道為說。文頗難明。且無作四諦。即所期中道。而四念處。特異其說何邪。又文雖以教證為答。而猶未見其意。請試言之。曰所以初意者。若論果不通因。何但不緣無作。雖中理亦不可緣之。若遠期中理。雖無作亦緣可也。但中道是理之緣。無量無作。是行之緣。今約別教。正從行說。故曰正意是緣無量發心。至於初地無作。由之而得。非所緣之正者。雖然其如教證。一答猶自未明。故云若爾等。意言。在教道時。但云地上。則迂通寶所也。若入證道。地前即成。住前諸位。則直通寶所也。不作此釋。幾乎難曉。或問。籤釋無作四諦。有云發心來等。此謂教道非無作四諦也。又云。但此教意等。則是無作諦。意言其位次。則回向薄知。登地少證。而與上四教義文。進退不同何邪。曰此正別教常途之說。以此驗彼。知自一途。而曰但此教意者。則又約佛本意。取證道言之。正如輔行。有曰事不獲已。施設教道。權接物機。非佛本意。意在初地中道實相。由是言之。惟其有所其進。必有所其退。惟其有所進退。必有處中之說。是則諸文。雖各一途。同歸大體。故知教門。誠難槩論。或問。妙樂釋佛慧之文。是固涉一家部教之說。義如別論。今見此類。意彰何旨。曰文本非正。特以三教果頭。相帶來爾。其實此文所謂果頭。與止觀別。學者宜知(云云)。
台宗十類因革論卷第三
台宗十類因革論卷第四
壽量論第九
總篇上
論曰。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則佛固不可以數量求也。云云自彼。於我何為。而尚得以名相論乎夫。是則佛本無身。無壽無量而可說示也。矧以凡地情量分別。諸佛境界不可思議。其不可論而得辨而知也亦明矣。雖然。此特佛本住法第一義諦。不可說一途爾。若乃全體起用。普應群機。隨順世間。於無身壽。現有身壽。施於應迹。寄諸名言。亦何往而不可哉。故一家壽量之說。該於三身。三身應於四教。四教機別。所見不同。體同用殊。身說亦異。故三身有事理修性體用開合法相之別。而壽量亦有通別進否名義之殊。播諸章疏。則六能四句。文各異釋。歷乎時教。則五時教主。相復殊品。至於應相勝劣。身土感應。言迹既彰。則辨論形焉。辨論生於異見。故宗途之說不齊。雖不能齊。而是是非非。要有定論。然則一宗說而歸至當者。必藉夫論辨。今試略以諸例論之。
別例中
右壽量類文。總八十有七。言四佛身相機見體用同異者十六。言三身壽量身說不同者二十。言諸身開合者九。言六能四句釋量無量者十五。言應相勝劣者十。言五時教主兼淨土應相者十一。言身土感應者六。凡七例。
四佛身相機見體用同異例(一。三。五。六。七。八。九。十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一。四十二。五十一)
論曰。自佛言之。由三身而應四教。自機言之。由四佛而見三身。蓋三身乃如來圓證。是為三德。不縱不橫。未起化前。合為法身是也。義須先明。今從文始。且以四佛。而為首論。夫佛本於無身。故不可以身定。原於無相。故不可以相見。尚無一法可取。豈得以四佛而言乎。特由機教相扣。感應斯彰一期化迹。故四教應相。於是所以形焉。如文明四佛成道。自覺覺它。以至轉法輪。入涅槃相。即八相之三。或圓見一一皆八相者。佛果之事備矣。而文出四佛壽命。常無常異。及四教相好之別。其所以異相亦明矣。然則所見者應也。能見者機也。故復出四教。機見不同。大略文相。不過如此。今姑約六義四難以論之。何謂六義。曰機應。曰揀判。曰境本。曰本迹。曰當分跨節。曰體用。所以機應者。然應本無殊。機見自異。機雖見異。應相常同。故以應從機。應相亦別。以機從應。機見亦融。故曰祇是一身。四見不同。此則機應之論也。夫既約機。四相有異。教門揀判。義乃多途。謂小衍則相無相殊。約偏圓則曲直之異。如文云云。准此以明。則四教迭論。次第勝劣。真中事理。見相差殊。此則揀判之論也。又以境本言之。則四教之身。雖皆三密。約身從土。本自同居。則曰以三藏如來。而為境本。於色相上。四見不同。境本雖爾。本迹不然。故約應邊。從實而論。則本圓迹偏。如曰前三權果。本是圓佛。垂為三迹。此則境本。本迹之辨也。然則此皆當分之身。故有四佛四見之別。若約法華開顯跨節而言。則三藏劣應。尚是圓佛。況通別乎。故曰若開方便。示真實相。即向身是圓常之身。雖然文示當分。無非圓實。猶是會偏歸圓之意。若約實意。而論體用。則不唯體同一佛。而亦用均四殊。亦猶約法。既開三教。無非秘妙。是則三佛。亦皆妙權。故曰若得實意。方知四佛體同用殊。此則六義之論也。何謂四難。曰四佛成道。曰通教合身。曰亦通佛収。曰入見尊特。所以初難者。此由昔人嘗有難曰。大小二始佛。固各有成道之處。敢問通佛。何處成道。(云云)彼因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