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其文焉。何者。凡言知本於聞。聞從於教。教分別圓。故詮有圓但。今從教權。以聞謂知。但中可也。故玄文引地人云。中道乃是果頭能顯。至云此中但理。不具諸法。即其證也。而曰初心知中。故名亦頓者。此約理論頓漸。乃真中之義。非教之頓漸也。然則文曰。二聞但中之方便。自是涉方便入之義。今何報定以為知中。曰要知此意。須知亦之所以。且文言亦頓亦漸者。不出一法二義。正由所聞但中。以中故亦頓。以但故亦漸。非謂知中之外。別有所謂涉方便入也。若作二義離隔而說。何亦之云邪。此義頗奧。人罕能通。如謂直聞一中者。此說理實則可。若據知中。正從教權可也。使中不分圓但。則真亦不分體析乎。但此考之。義當有歸耳。
圓修橫學例(二十一。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
論曰。文固有主意。義必存大體。苟善用之。雖有餘文異義。不足惑也。如一家論橫學之說。大率不過以十行位中。未宜出無作四門假者。而輔行有曰。若不全兼文之元意。如何出假位中。即能授它圓教四門。此所謂文之主意也。又如示圓修之義。亦不過以十向教道之位。如何即能圓修三觀者。而輔行則曰。別教回向言修中者。亦寄次第。實而言之。三觀圓修。此所謂義之大體也。然則大體既正。主意既明。夫何論焉。今為未明者。復申其說。如輔行橫學一文。可謂折中之論盡矣。其所謂元意。即止觀所明。可思議等。皆為顯於不思議。故是一文之元意。凡相待次第。教道等元意亦然。豈非即彼元意。是今於假位。授圓門之所以乎。不然則但中而已矣。故曰如何等。於此應知。有佛世滅後之異。若約佛世。十行位人。修假觀者。離則橫學。一十六門。但教道未融。縱須無作。亦止但中而已。是亦約無量之無作。即今四教義等文是也。以但中故。不妨教道。以無作故。還成徧學。此則佛世之論也。以滅後言之。出於判教。故若圓若但。義無不可。所以玄文。於別明四四諦。則曰。各附彼教。而為相狀。又曰。依於證道。預說何妨。此皆判教之言。故無妨耳。反顯佛世。言則有妨也。所以兼文元意者。即今滅後判教之說也。假位不可以授圓門者。即今佛世但中之義。但以此意。而曉諸文。其旨煥然。故向曰文有主意者此也。其圓修之義。而自昔持論者是皆守於教門一定之說。不善大體通變故也。殊不知位極則通。久習成巧。即寂而照。智轉行融。三觀所以一心。初地於是圓證。本不由教門所示也。若據佛世教道之說。直次第而已。機緣至此自爾圓修。所以四念處云。別向圓修者。正示此修也。而輔行則曰。以二觀心。修於中道。四明乃云。方便既立。圓觀可修。此皆行極智融。自應爾也。不於此位而論圓修。更何所修乎。無修則無證。又何由登地證此中道乎。故曰。言修中者。亦寄次第。實而言之。三觀圓修。祇此一文。亦足見圓修之大體也。所以亦寄次第者。佛世教道之說也。實言圓修者。約機通變而示也。由是言之。凡諸文於此。或云次第。或云但中。或云無量。或縱云無作。非圓教之無作者。此皆教道之義。對證道言之。或帶前位而說。或約初心所期而言。非智轉行融而修之謂也。言其位則進退不同。通則十向皆修。別則極於第十。無不圓者。亦猶下根。無不被接。但不可與被接同耳。而自昔或論以教證真緣所屬者。今謂二道二修。是教門一往之定者也。圓修實道。則大體通變之不定者也。故不可以彼此致妨。然以通變言之。而真緣教證。亦何局乎。昔人有謂。證道之先容者。蓋亦無方通變之論。然此二義。霅川有謂。十向圓修。可由實道。(止)不應以實難權以它妨自。舊莫不以為然。以今言之。烏得為然哉。但以今說考之。必有高明自知是否。不待詳論也。
六種性習文涉教證例(二十四)
論曰。瓔珞明六種性。次第對位。本無難者。唯戒疏有所謂引例教證及性習生佛之文。若有妨者三焉。何者。且教證二道。本約真似分之。此性習則住行相對。位既前後。安得引例。一也。又約行教證灼然前後。此云據行同時。抑若性習同時。則於別教修性體用之義。巨有所違。二也。又約體用。而論教證。此於一家二種教證。若何判屬。或同或異。皆所未可。三也。今釋之曰。一往引例。未必泯齊。但取據位前後義同。不問位次淺深之異。是則初妨。不足通也。所以據行同時。有異常途者。今謂。雖俱約行。所對義別。是以不同。何則。彼以約行對約說。則以行從位。乃約真似而分教證。此以約行對位。則據行自論。不妨對位前後。約不定云同時。非必一時之同時也。而科家節之為二。非也。不然。何云性習同時。故前後不定。則故之言何謂乎。夫既約體用。而論教證。又據約行。而說同時。此則通於始終。故與以行從位。局分教證者。不可同日而語。通局既殊。二種教證。自不須會。亦猶義例。所謂教證。本在別教。今則通用是也。豈必強以二種。而會同乎。故知祖意常通。人情自局。沿襲之弊。致有斯疑。今既釋通。無勞定執也。其次生佛之難者。(云云)還是以位。而妨行也。然約位竪論。雖則如常。今據行橫辨。故約性習。以論生佛。而對義如彼者。以體用修性義便故也。故文曰。盡三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