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0-净土宗

47-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净土宗-省庵法师语录-清-彭际清-第1页

續藏經 省菴法師語錄
 清 彭際清重訂
省庵法師遺書敘
省庵法師遺藁。向有流通本。其弟子際本所錄而正因刻之者也。其淨土詩。勸發菩提心文。涅槃會發願文。別為一錄。余從吳趨龍興寺得一鈔本。亦本公所錄。中多詩偈。乃刻本所未及。寺僧安公屬余會三為一。稍有芟汰。擇其切要者登之。既卒業以授安公。刻行于世。而以師所注雲栖發願文。東海若解附之。余讀師勸發菩提心文。未嘗不汗浹背。涕沾衣也。昔我世尊始成正覺。歎曰。奇哉奇哉。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吾壹不解此諸眾生于妄想執著。何苦而不離。于如來智慧。又何憚而不證。卒乃舍父逃逝。長劫漂流。甘為客作賤人。而不知反此無他故。不覺而已矣。菩提心者。即覺之異名。才覺則現前妄想執著。全是如來智慧。葢如來智慧。無體。以眾生妄想為體。眾生妄想無體。以如來智慧為體。如水成波。全波是水。從本以來。畢竟當住無餘涅槃故。然而覺與不覺之分。斷不可以自瞞自昧者也。于此瞿然而思。[圭/石]然以解。則菩提心之發。自有沛然莫禦者。此心既發。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又何用他求哉。師生當像季之餘。因瞻舍利。頓發大心。其生平行在梵網。志在西方。發而為言。披肝露膽。一片血誠。救焚拯溺。不足為喻。真末法之精進幢也。昔善財童子徧參知識。首于文殊所得根本智。繼見德雲復聞念佛法門。其卒也。普賢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觀師之志事。抑何與華嚴大士。不謀而合轍歟。或言菩提心者徧一切處。何有智者。願東願西。答。大心凡夫。初入法界。未證無生忍。一經胎獄。便昧夙因。何如託質蓮臺。永離分段。聞法得果。分身普應。上事諸佛。下度眾生。直至泥洹。更無退轉。其為利害。較若天淵矣。且汝謂菩提心者徧一切處。然則自東而西。譬如一臂之伸屈。顧于一體之中。樂其屈。不樂其伸也。可謂智乎。嗚呼。師今往矣。虗空有盡。我願無盡。師之心其何窮已矣。讀斯錄者有能志師之志。行師之事者乎。即謂師現身說法可也。余當布髮承足。以諸香華而散其處。
  乾隆五十一年元日淨業學人彭際清謹撰
省菴法師遺書。誠為脩淨土之資糧。念佛法門之寶筏也。惜此書不常概見。兵燹後其版久不存。而此書更不可得。今於友人處。偶得是本。緇素咸樂誦之。爰欲刊印。廣布流通。幸遇守源甫陳君。耕根甫張君。與余有同志也。遂為之倡首。暨諸同道信善者。皆樂從以付梓。要使蓮宗一派。源源繼起。永不致斷絕。凡脩淨業之士。必須遵循祖師之法則。篤信遺書之開導。至詳至切。言淺則易知。言近則易從。此書殊不易得。故特廣印普送。惟願同志道侶。樂讀此書。如法受持。得生淨土。使天下信心人聞之。皆額手稱快焉。
  同治十二年。歲次癸酉。春三月。邗上後學種瓜道人悟慧。識於妙香華雨之室。
省庵法師遺書。乃傳蓮宗正脉書也。海雲禪師為之重鐫。得於淨業。正本清源。厥功偉矣。吾復請以蓮宗初祖。至九祖傳。全刊布。適同其意。囑綴數語。以堅奉持。因攄管見曰。夫蓮宗。正宗也。正教也。學者得之。猶木從繩。則正也。然學者之得與不得。視人之幸與不幸耳。幸則誠意正心。自得正學。不幸則不得其正。菑必逮夫身。所謂修身。在正其心。未有心不正則能身修也。禪師既自幸得正傳。復願善與人同人得。同聆正言。同歸正道。善哉善哉。先獨善而後兼善者也。如人盡同其心。正己正人。皆成正果。天下安有不幸者乎。書至此。萬籟俱寂。一月在天。復得一偈曰。天地如逆旅。人皆是過客。惟有聖賢心。長明同日月。
  同治十二年立秋日蘭亭山耕根氏張悟基謹識
省庵法師。為蓮池大師後一人。故曰蓮宗九祖。上下千載。九人而已。皆由君子儒而成蓮宗祖師也。各有傳略著述。傳世。其於儒釋道三教。各得其正。皆有其功。豈獨釋家幸有其人而已哉。如法師遺書詩文。明儒通釋。闡釋輔儒。與夫垂示念佛修淨土。惟精惟一。至簡至明。洵為苦海慈航。迷途寶筏。因兵燹後。書既尠覯。板又莫存。邗上重甯海雲禪師。亟圖續刻廣布。亦猶秉燭於夜行。指津於失路。予樂助之。以成其志。由斯人得追溯源流。同歸正覺。復明本體。胥獲真詮。將見蓮宗纘緒。代不乏人。左道異端。概無惑世。豈非吾儕之至幸。九祖之厚望也歟。
  同治十一年臘八日山陰守源氏陳悟候敬序
省庵法師語錄目次
卷上
  勸發菩提心文  涅槃會發願文  回向偈(并敘)  念佛偈  念佛開示  示禪者念佛偈  念佛警策  示呂居士偈  警世偈  釋迦如來舍利寶塔讚  阿彌陀佛像讚  觀音大士像讚  示現觀音像讚(并敘)  藥山大師書空圖讚  血書文殊像讚  淨業堂銘  寸香齋銘  齋堂銘  東銘  西銘  看經銘  浴室銘  廁室銘  臥室銘  舍利懺敘  重建涅槃會敘  涅槃會約敘  涅槃會結第二敘  禱靈鰻菩薩文  與茅靜遠居士書  應赴說  然指問辯  念佛著魔辯  梅芳法師往生傳  聖眼上人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