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然哉然哉。
對像離像持名
對像時。即以此像為真佛不拘一方。不問三身。但思我止一心。心止一佛。面對心念。誠敬可知。誠敬之至。必邀靈感。若無佛像時。端坐宜向西方。起心動念時。當想阿彌陀佛光明。住我頂上。字字句句。自不落空。黑業亦能消滅也。
忙中持名
能一句。則一句。能十句。則十句。但使百忙中。得片刻之暇。便可放下身心。朗然持誦。白樂天詩曰。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古人之用心。亦可見矣。
閒中持名
世間一切苦人。求閒不得。故不能修行。今閒矣。又聞此念佛之法。務須綿密接續。振作收斂。方能不負光陰。若使悠忽念去。不能濟事。虗延歲月。辜負四恩。一朝閻老來追。將何抵對耶。
尊貴持名
今世之福。從前世修來。尊貴一輩。大半苦行高僧轉世。但雖有榮華。不能長久。設再造孽。必致沉淪。當自思維。與其帶業歸去。不如借水行舟。或置念佛堂。或選念佛僧。或刻淨土書。或置彌陀像。登高而呼。事半功倍。更宜決志往生。為富貴貧賤一切人修行榜樣。法王使者。尊勝何如。
卑賤持名
嗚呼。身為人役。苦矣。不求出離。苦之苦矣。當知四字佛名。不論尊卑貴賤。老少男婦。但能每日清晨。至心西向。十稱名號。求生極樂。不間不斷。現世自獲利益。沒世自得往生。阿彌陀佛。真苦海中救命船也。
靜細持名
既有智慧。勿令入狂。最宜靜細念佛。以堅固之。當知智慧人念佛。則天下之念佛者必多。智慧人念佛。則外道之修行者易返。何以故。有智慧之聲名以啟之。有智慧之作用。以救之也。
老實持名
既不求名利。又不逞才能。老實修行。最為難得。祖師云。參禪中。覓個痴鈍人。不可得。今之念佛人。正患其不痴鈍耳。老實二字。是生西方之一直大路。何以故。老實者。不於阿彌陀佛四字外。添一毫妄想也。
喜慶持名
或因人而喜。或因事而慶。雖細小之端。皆人生樂境也。當知此樂虗幻。不能久常。乘此好時。回光念佛。則仗佛光明。於順境去多少惡念。吉祥連綿。如意修行。直至命終。往生極樂。不亦大快也哉。
許願持名
持名原為往生。然諸佛威光。不可思議。念彼名號。所願從心。所以經言。念佛有十種利益也。與其祈禱鬼神。雜修事懺。廣許惡愿。旁信師巫。不如以念佛期之也。或曰。其如不應何。答曰。子未念佛。先憂不應。即此不應之因。必招不應之果。如是因。如是果。可畏哉。
念佛十種利益註(一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隱形守護 二常得觀世音菩薩。及諸菩薩守護 三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四一切惡鬼。一切毒蛇毒藥。不能害 五一切水火刀兵大難。及橫死枉死牢獄等。皆不受 六先所作罪。悉皆消滅。所有冤命。更無執對 七夜夢正直或夢見佛身 八心常歡喜所作吉利 九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 十臨命終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親見佛及菩薩。放光接引。往生西方)。
解釋持名
凡一切逆境當前。俱是夙緣照面。不可再起惡念。引起將來未完。只須順受。可避則避之。可消則消之。但隨因緣。勿忘念佛。佛有無量智慧福德。光明所加。境緣即轉。無疑也。
愧奮持名
凡今生前世。惡果成就。苦報必來。故一分苦。即一分惡也。不可諉於命運之不齊。但當愧其修行之不早。每一想佛。身毛皆竪。五內若裂。悲傷感奮。痛不欲生。如此則字字從肝髓中流出。方是念佛真境。今之僧俗念佛者。或口念而心馳。或念時心攝。歇即心昏。又有正念佛時。間以雜語。如此雖念到終身。絕無靈感。人之見之者遂謂念佛往生。終成虗語也。豈佛之咎哉。
懇切持名
處一切無可如何之境。而不悲者。非人情矣。然處一切無可如何之境。而徒悲者。又豈明佛性乎。既悲矣。則當思出苦。當思與一切眾生。畢竟出苦。當思佛之所以稱大悲者。為其能拔眾生出苦也。我以悲心念佛。求佛之悲。拔我之苦。其念宜何如懇切耶。
供養持名
凡遇佳節。或佛誕日香花燈果。隨分供養。是謂財供。非法供也。心之法供。勝于一切財供。近來邪教盛行。上供之法。廣羅祭品。何益修行。如清淨。普度。皇極。壽元。無為。大乘等。種種邪教。招魂引鬼。耗人家財。欺肆妄言。而於念佛一門。逈然各別。有識者。萬勿為所惑也。
報答持名
天地君親之恩。恩之最大者也。宜如何報之哉。一切飲食供奉。立功揚名。衡以世間之法。報非不善。然究非了局。我惟報以念佛。為彼回向西方。已為下一金剛種子。再出頭來。自有解脫時分。況無邊罪障。悉能消釋乎。欲報恩者。不可不知此法。
布施持名
凡見苦惱者。先安其身。然後開導其心。勸之念佛。所謂救一時之苦。布施為急。救歷劫之苦。念佛為要。或見人物有難。力不能救。當急為彼念佛。安其魂識。或清夜朗誦。以施鬼神。凡大兵大疫之年。五更持誦佛名。能消冤癘。當思我此一聲。阿彌陀佛。上窮有頂。下極風輪。塵剎眾生。一時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