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加願以導之。即預優品。愚朴之輩。但稱佛發願者亦生。觀淨土一門。則聖人無棄物也。按所云正觀。通乎上中。所云助行。通乎中下。又法師此論極善。觀者毋忽(蓮師慎重引此。讀者亟宜著眼)。
觀無量壽佛經(劉宋畺良耶舍譯)
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謹按第一專指在家二眾。言父母師長。則包尊君親上可知。殺盜淫為身三惡。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為口四惡。貪瞋癡亦名邪見。名意三惡。反是十者名十善業。不殺居十善之首。重言慈心不殺者。自求往生極樂。而令眾生劇苦橫死。則與本願大相反。故特提之。以見殺業最重。雖不持戒。亦不可犯也。第二兼在家出家大小乘戒。第三則專指大乘。凡後後皆兼前前。前則不兼後。就文自明。大本言三輩皆發菩提心。此第一第二不言者。念佛即是菩提心。詳見上註。三輩兼論因果。故出家居首。此專論因。故在家居首。十善業等。無非世間法。但受人天福報。而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者。華嚴十地菩薩。皆不離念佛。又念佛三昧經。亦言三世諸佛。皆以念佛得度。則即轉人天因果為佛因果。可見一切法門。無非念佛。又見一切佛法。不離世法矣。
又云。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却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徧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謹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有云十方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惟除五逆誹謗正法。故此品化佛來迎。不讚聞經功德。但讚稱名。為其願力。與本願力相應也。
又云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逆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名。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謹按念佛與觀佛異。觀佛須依經所說。光明相好。了了分明。念則但凝神注想。如對佛前。此人苦逼心亂。并此不能。故勸令出聲稱名。以助念力也。至心者。猶言專心致志也。此章說九品生相。經文或此詳彼略。如上節言合掌叉手。此節言至心等三句。實互相補備也。既言至心。又言令聲不絕。具足十念者。正顯稱名威力之大。與佛本願相應。譬如遇賊追殺。奔呼求捄。爾時佈急之極。或恐救遲。或恐追近。襍念勢所必有。而要其呼求之心。仍自十分真切。昔人解此。為信力念力二俱勇決。可謂善於體會矣。至五逆不得往生。此經與大本經相違。乃時節因緣。論中已詳辨之。
又云。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謹按此結語。可見本師先說大本小本。後說此本。可見淨宗本旨。專重持名。葢往生彼國。全賴彌陀本願。以名接物。大力攝持。其為易行道者在此。其為難信法者亦在此。故此經特應韋提希之請。開異方便。令當來眾生。現生親證。以堅正信。而仍結歸本旨。概稱念佛。又申結以即是持名者。以名可賅相。舉名而一切功德莊嚴自在其中。如稱天而日月星辰在其中。稱地而山川原隰在其中。眾生妄想分別。作觀難而稱名易。故特鄭重囑付。以顯名號本願威力之大。稱名者。一一聲中。不啻親證一切依正功德莊嚴也。然則往生之重在佛名號力可知矣。而淨宗本旨之專念他佛。仗他力。並無自佛自力之說。亦可知矣。善讀者曷審思之。
大集賢護經(隋都那崛多譯)
云。爾時阿彌陀佛。語是菩薩言。若人發心求生此者。常當繫心正念相續阿彌陀佛。便得生也。(節)阿彌陀如來。告彼人言。諸善男子。汝當正念。精勤修習。發廣大心。必生此也。(節)阿彌陀佛復告彼言。諸善男子。若汝今欲正念佛者。當如是念。今者阿彌陀如來。具有如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身色光明。坐師子座沙門眾中。說如斯法。其所說者。謂一切法本來不壞。亦無壞者。如不壞色。乃至不壞識等諸陰故。又如不壞地。乃至不壞風等諸大故。又不壞色。乃至不壞觸等諸入故。又不壞梵。乃至不壞一切世主等(節)。
謹按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淨土。西方合論中。已略具之。修淨業者。固當博觀全經。而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