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圓報滿身。千百億化身。而正當念時。則為應機示現身。所謂循名核實。事如是也。亦實即彼佛因行四十八大願圓滿成就。名稱普聞。熏發我念。非我現前思量分別心。所能忽然起念。所謂實至名歸。理如是也。是故不論朗念默念定念散念。不論他方此方人類異類。但能發願持名者。無不現生取辦。應念往生。以彼佛因果不可思議。故四十八願力不可思議。願力不可思議。故名號功德力不可思議。名號功德力不可思議。故能攝受眾生十念一念之力。亦悉不可思議。此無他。猶之末次滿量數。名不可說不可說轉。舉前後遞後次自乘數量。寬然容納其中。而又豈一切方圓弧角諸算術。所能測其積之多少。邊之大小也哉。余是以安於至淺。不復求深。誠自慙也。誠自量也。亦願子之離諸元辨。自量何如也(莊子云。大視細不明。細視大不盡。故數量雖即心量。而數多量大。心力目力。皆不能諦了。今依楞嚴經說。以十二為輪。繪圖列表於左。冀覽者易曉也)。
世界數量圖(附表)
如右圖。知經以百萬為起點者。指小千世界數言之。此數歷算七位。七位以前之數量。人所共知。故不釋。舊解多以此世界一千為小千世界。誤也。試觀圖。第十位即二千中千世界。謂千世界。再疊兩箇千字以數之。第十三位還歸第一位。即三千大千世界。亦謂千世界。再疊三箇千字以數之。則可見小千者。亦須以千數之。謂一千千也。即百萬也。中千當第十位。其數即十億。更進一位即百億。又可見佛說百億日月世界。仍在華嚴大千界內。非出界外也。按楞嚴說世界。謂世為遷流。界為方位。葢過去現在未來為三世。東西南北為四界。故云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今據此以十二為輪。乃象數之自然。不待安排。算術逢十進一位。自本位起。進一位為十。二位百。三位千。四位萬。五位十萬。六位百萬。華嚴稱大方廣者。依數成平面方積者為大。成立體六面方者為方。再能變立體為平面者為廣。如表。十則不成平面。百則能平不能立。千則能立不能平。萬數雖百倍於百。而仍能平不能立。十萬雖百倍於千。而平立皆不能。但成縱方。故必以百萬起點。乃真能大能方能廣。此所以小千世界。其數必為千千也。如是再進六位。其數萬萬萬。(即是萬億)則滿一輪。當第二輪之首。為第十三位。乃大千世界之大方廣相也。如是每進六位。皆能平能立。至滿第二輪。當第三輪之首。為廿五位。其數疊六箇萬字。從此再周兩輪。當第五輪之首。為四十九位。其數疊十二箇萬字。再周四輪。當第九輪之首。為九十七位。其數疊廿四箇萬字。以下皆依輪數。倍倍前進。例推可知。然輪數位數法界數。雖極大極方極廣。至不可計算。而始終不離第一位。故約之方寸而自足也。(按字書蠶吐為忽。五忽為系。二系為絲。自忽以下。微茫不可辨矣。然不可謂之無。故算家自寸以下。列算二十位。今以寸方。約百二十二倍之數。固相去懸絕。善讀者不可泥文字以求之)佛說華藏世界。如倒卓浮圖二十層。而娑婆與極樂。同在第十三層。夫一華藏世界。各有十華藏圍繞之。遞推無盡。而佛如是說者。可知正從數量見心量。自第一位倍倍增進。至第十三位。法象相符。以輪計位。纔到第二輪之首。又可見念起即是。所謂從第二頭相見。法象又相符。故彌陀經言十萬億佛剎。觀經言西方去此不遠者。皆謂其近在比鄰。以算計之。當第十四位。即第二輪之第二位也。或疑洛叉為億。(清涼疏有此說)華嚴以十為法。故以百億起點。正當第十一位。其算位亦當以十為輪。是從第二輪第一位起。如是倍倍增進。至第三輪之首。為廿一位。其數疊五箇萬字。再進兩輪。當第五輪之首。為四十一位。其數疊十箇萬字。以下亦例推可知。此說雖以心量比之。亦始終不離第一位。而其起點。介於中千大千之間。固無所取義。且其象皆為平方面。而不成立體。則是但能大。而不方不廣。與經義不合矣(若以十萬為億。謂百洛义。當第八位。其數千萬為起點。則自乘之。當第十五位。其數百萬萬。萬則是以縱方起點。而以下位次。皆雜亂無意義。更不待辨矣)明眼者幸詳擇之。
報恩論卷首
報恩論卷正上
桐鄉沈善登述
海鹽張常惺校錄
淨土法門綱宗
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究其要歸。惟在極樂淨土。稱極樂淨土者。是寂照不二。體用一如義。由其一切具足。無假外求。一切現成。初不預計。謂之極樂。是就照邊用邊說。由具足故。有無相忘。由現成故。前後際斷。謂之淨土。是就寂邊體邊說。由具足故。有無相忘者。如人有耳目。決不自謂無。亦決不自謂有。而耳目宛在。由現成故。前後際斷者。如正當今日。決不計其昨日在前。明日在後。而今日天然。是則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為體。照為用。體用一如。寂照不二也。此之名義。為一代時教之大綱領大結束。明文奧旨。具在諸經。粗舉大端。約有六證。
彌陀經言。六方世界。恒沙諸佛。讚歎釋迦。能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且各於其國讚歎此經。普勸信受。夫世界無量。眾生無量。法門差別亦應無量。是以本師十二分教。隨宜演說。各就當機。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