讐。有冤必會。彼則上善聚會。無冤憎會苦也。此或困苦饑寒。貪求不足。彼皆衣食珍寶。受用現成。此或醜穢形骸。根多缺陋。彼則端嚴相貌。體有光明。此則輪轉生死。彼則永證無生。此有四趣之苦。彼無三惡之名。此則邱陵坑坎。荊棘為林。土石諸山。穢惡充滿。彼則黃金為地。寶樹參天。樓聳七珍。花敷四色。此則雙林已滅。龍華未來。彼則無量壽尊現在說法。此則觀音勢至。徒仰嘉名。彼則與二上人。親為勝友。此則羣魔外道。惱亂正修。彼則佛化一統。魔外絕蹤。此則媚色妖婬。迷惑行者。彼則正報清淨。實無女人。此則惡獸魑魅。交扇邪聲。彼則水鳥樹林。咸宣妙法。二土較量。境緣迥別。而樂邦之勝。其數無窮。未暇悉舉也。其境勝者。可以攝眾生取淨之情。其緣勝者。可以助生者修行之力。雖同居淨類甚多。唯極樂修行緣具。故徧指也。
又問曰。十方如來。皆可親近。今獨推彌陀者何耶。答曰。獨推彌陀其故有三。一誓願深重。二娑婆有緣。三化道相關也。願重者。經云彌陀往昔因中。嘗發種種廣大誓願。其略曰。若我成佛已來。其有眾生願生我國。或聞我名。修諸善本。稱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取正覺。既生我國。若有退轉。不決定成佛者。誓不取正覺。故華嚴鈔曰。彌陀願重。偏接娑婆眾生也。有緣者。我佛釋迦現在世時。眾生聞佛所教。歸向彌陀。固已多矣。觀佛滅後。末世眾生。無問僧俗男女。貴賤貧富。稍聞佛教者。無不信向。未聞佛教者。亦會稱名。縱是頑愚暴惡無信之徒。或遭厄難危險之處。或發贊嘆怨嗟之聲。不覺信口便呌阿彌陀佛。至於兒童女子戲弄之際。聚沙搏泥。圖牆畫壁。便作彌陀佛像。甚至於學行未穩。學語未成者。自然能唱阿彌陀佛。此皆不勸而發。不教而能。非有緣而何。又如無量壽經云。吾說此經。今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愍。特留此經。更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此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又經云。此經滅後。佛法全無。但留阿彌陀佛四字名號。救度眾生。其有不信而謗毀者。當墮地獄。具受眾苦。故天臺云。當知彼佛於此惡世偏有緣耳。相關者。先覺謂兩土聖人。示居淨穢。以折攝二門調伏眾生。此以穢以苦以促。以多魔惱而折之。俾知所厭。彼以淨以樂以延以不退轉而攝之。俾知所欣。既厭且欣。則化道行矣。又我釋迦於三乘授道之外。其有度未盡者。度在彌陀。故於諸大乘經丁甯反覆。稱讚勸往者。蓋化道之相關也。以是三者之故。乃獨推焉。
大佑淨土指歸集曰。圓通梵法師會宗集引般舟三昧經。言念佛往生有三種力。一者本有佛性力。言煩惱心中有如來藏也。二者慈光攝取力。言彌陀光明無量。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也。三者念佛三昧力。言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也。此三種力。如三股繩合為大索。能牽重物。又如水火鏡子。若將對日。以艾取之。即可得火。若將對月。以珠取之。即可得水。今以鏡具水火之性。喻眾生本具佛性之力也。須假日月之光來照者。彌陀慈光攝取之力也。以珠艾能引水火者。信心念佛之力也。此三種物。缺一不可。三事和合。水火方生。三力相資。必生淨土。
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曰。復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者。此有二義。一者餘門學道。萬里迢遙。念佛往生古稱徑路。而念佛一法。復有多門。今特持名。是為徑路之中徑而又徑。鶴沖鵬舉。驥驟飛龍。不疾而行。不速而至。徑中徑矣。註曰。二義者。一是較量於多種淨業。二是揀別于本部大本。故云徑路之徑路也。徑路者。路小而捷名徑。小喻念佛為力之簡易。捷喻念佛成功之迅速。善導大師偈云。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是也。故云餘門學道。名竪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橫出三界。如蟲在竹。竪則歷節難通。橫則一時透脫。餘門之比念佛。則念佛為速矣。念佛復有多門者。如實相念佛四種。乃至萬行回向等。實相之佛。雖云本具。而眾生障重。解悟者希。下此數門。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萬行。則所作繁多。重處偏墮。唯此持名一法。簡要直捷。但能繼念。便得往生。古人謂既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則不期實相。而實相契焉。故念佛為修行徑路。而持名又念佛中之徑路也。
德園集附錄曰。明禮部員外郎虞淳熙。告歸上天目坐高峯死關前。畫夜策厲。至三七日倦甚。欲就枕。忽見高峯禪師斬其左臂。豁然有省馳證雲棲。宏公曰。凡寐而覺者。不巾櫛而復依衾枕。必復寐矣。迷而悟者。不莊嚴而復親穢濁。必復迷矣。火蓮易萎。新篁易折。子自為計。毋以一隙之光。自阻進修之路因勸令回向淨土以續前因。淳熙遂終身行之。
樂邦文類序。明給事中陳瓚家居一意淨業。有客過之呵曰。爾不聞大鑒之論唯心者乎。何厭垢而欣淨為。答曰。唯心淨土。發之大鑒。而非自大鑒始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固先言之矣。蓋懼人以不淨之心求淨土。非曰土無垢淨也。
明成時淨土十要序曰。淨土持名之法。有三大要焉。一者六字洪名。念念之間。欣厭具足如出幽獄。奔託王家。步步之間。欣厭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