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至千。從千至萬如珠貫。箭射不入刀不侵。百萬魔軍皆退竄。吾向來念佛。亦只囫圇念過。今始知須字字從心裏出。還須字字入心裏去。當念佛時。先要閉目端坐。凝神定慮。不可有一毫雜亂心。躁競心。昏惰心。開口出聲。務令聲從心發。心籍口傳息調聲和。不徐不疾。字字分明。句句相續。分之則一字可作一句。貫之則百千句直如一句綿綿密密。自一聲而至千萬聲。自一刻而至十二時。無斷無續。不缺不漏。久之純熟。花開見佛。

  兼觀門

  古德謂眾生心雜。觀想難成。是以惟勸專持名號。夫觀法亦分事理二門。理觀之細。如所謂一心三觀。元妙精微。誠非初心凡夫所能猝就。其事觀工夫。於十六觀中。隨取一觀。時時觀想。專注勿移。心境空澄。持誦更為得力。平時觀想既熟。臨期境乃現前。此為騎馬柱杖。把穩要法。不可不兼修也。輯兼觀門。
  龍舒淨土文曰。齋戒潔已。清心靜慮。面西安坐。閉目默然。觀想阿彌陀佛真金色身。在西方七寶池中大蓮華上坐。其身長丈六。兩眉中間向上有白毫一條。八稜中空。右旋轉五遭。光明照曜金色面與金色身。次停心注想於白毫。更不得妄有分毫他念。當令閉眼開眼。悉皆見之。蓋欲念念不忘也。如此久久。念心成熟。自然感應見佛全身。此法最為上。謂身想佛時。此身即是佛。又過於口念也。身後必上品上生。唐啟芳圓果二人作觀想法。只五月。自覺身到淨土。見佛聞法。所謂十六觀經者。詳說諸觀想法。又不止此而已。
  蓮池大師曰。攝心用觀。坐立想像等。此俱隨時無定。但常觀無間。非塵緣未了者所能為。雖不能常觀。亦是工夫。毋用為慮。
  又曰。漢莊伯微。每於日落時。面對西北。想崑崙山。久之見崑崙仙人傳法得度。此彷彿與西方日觀相似。但彼屬妄想。不修正觀耳。久積妄想。以精神之極。尚得遂其所見。況一心正觀。三昧成就。而不往生者哉。
  又阿彌陀經疏鈔曰。修淨土者。若禮佛時。當想己身在蓮華中作禮。佛在蓮華中受我禮敬。若念佛時。當想己身在蓮華中結跏趺坐。佛在蓮華中接引於我。然後一心持名。昔有二僧作蓮華開合想。遂得往生。況復加之一心持名。而不生者乎。問。此經不兼色像。今胡乃爾。答。有專主故。兼亦無礙。如菩薩偏行六度時。以施為專主。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今念佛亦然。專主於觀想者。少時持名。專主於持名者。少時觀想。亦隨力隨分之意也。所謂不兼色像者。葢恐一心執持名號。又一心觀想色像。不唯心無二用。而兩事雙行。輕重不分。俱無成就耳。苟明於正助之義。則一心持名以為其正。少時之助。助亦歸正。如火益薪。復有何礙。
  幽溪大師淨土法語曰。觀想者。具如觀無量壽佛經。境有十六。觀佛最要。當觀阿彌陀佛丈六之身。作紫磨黃金色像。立七寶華池之上。作垂手接引狀。身有三十二種大人相。相有八十種隨形好。作此想者。亦有事理。事則以心繫佛。以佛繫心。初觀足下安平。猶如奩底。次觀具千輻輪相。如是次第逆緣至於頂中肉髻。復從肉髻順緣至於足底。了了分明。無分散意。理一心者。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如來正偏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汝等。應當繫念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此義具明。微妙三觀。俱如觀經疏妙宗鈔中說。緣此二種正行。要當相須而進。凡於行住睡臥時。則一心稱名。凡於趺坐蒲團時。則心心作觀。行倦則趺坐以觀佛。坐出則經行以稱名。苟於四威儀中修之不間。往生西方必矣。
  憨山大師曰。一心持名。固是正行。又必資以觀想。更見穩密。佛為韋提希說十六妙觀。便得一生取辦。今當於十六觀中。隨取一觀。或單觀佛及菩薩妙相。或觀淨土境界。如彌陀經說蓮華寶地等。隨意觀想。若觀想分明。則二六時中。現前如在淨土。臨命終時。一念頓生。如此用心。精持戒行。永斷惡念煩惱。以此淨心。觀念相繼。淨土真因。無外此者。
  明唐宜之曰。竊見邇年禪律講之期。所在宣揚。唯淨土觀門。廢閣不講。夫世間口裏誦佛之人不少。而生淨土不多者。不修觀門故。葢往生者。心能往。口不能往也。使修觀之人。源源不絕。著衣喫飯。常在觀中。或神遊蓮海。華中禮佛。或坐矚金容。光輝四映。或面覩彌陀。身滿虗空。或靜見伴侶。同臨德水。昔人所謂守此一觀。庶階其峯。不可不知也。
  張次民曰。念佛之法。須兼作觀。瞑目向西。端坐默想。神與形離。驀直西去。漸見樹林。及諸水鳥。金繩界道。欄楯交羅。取次遄行。寶池勝蓮。香臺樓閣。種種在目。儼然如來現身丈六。觀音侍左。勢至侍右。放眉間光。垂手接引。我及海眾。同攝光中。隨引而上。禮足悲懇。於時忽見金掌摩頂。甘露灑身。此心廓然。護大安穩。徐徐神返。若出定然。於彼世界中日遊一遍。往生路熟。時至不迷。願以此告諸念佛人。須知心念。莫但口念。入此門時。去佛不遠。

  徑中徑又徑卷三
  徑中徑又徑卷四

  勵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