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寡欲之方。弟子某遵佛明誨。不敢貪欲。但習染已深。恐幾微之猶累。欲根未淨。每幽獨之潛萌。盖好利本出於常情且見得實難於思義。況男女之際。尤人之大欲存焉。而可不戒乎哉。特念阿彌陀佛若干聲仗茲佛力。使我弟子自今以後。屬厭同君子之心。甘節守先聖之訓。知止知足澄湛如清水之珠。不願不求。凝淨如却塵之褥。秉衷純白。人人仰仁讓之風。厥志清明。在在格貪戾之習。願佛慈悲。哀憐攝受。願韋馱憐憫。為作證明。令惡意消散。善念圓成。淨因日增。往生如願。
  攷證

皇初
  人之初生。維皇降衷。即天命之性也。所謂觀心實相者。觀此而已。心即性也。

窒欲
  易曰。君子以懲忿窒欲。

寡欲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

屬厭
  左傳曰。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

甘節
  易曰。甘節亨○此言無過不及。節之善者。故曰甘節。至若不節之嗟。是為不及。苦節貞凶。則為太過矣。

清水珠
  中峯師云。西天有寶。名曰清珠。以此珠投入濁水中一寸。則一寸之濁水自清。自尺至丈莫不皆然。

却塵褥
  杜陽編云。唐元載寵姬蘖瑤瑛。有却塵褥。言是却塵之獸毛所為也。

仁讓貪戾
  大學曰。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

  論不嗔恨

  華嚴經曰。菩薩永捨嗔恨。於一切眾生。恒起慈悲心。利益心。哀愍心。歡喜心。和順心攝受心。永捨嗔恨熱惱。常思順行仁慈祐益。
  梵網經曰。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緣。嗔法。嗔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孝順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嗔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戒疏發隱曰。霜之雪之。昊天非害物也。所以培生育之原。責之治之。聖人非害人也。所以闢自新之路。嗔心縱而不休。眾生隔而不接。豈大士之體乎。
  攷證

非眾生
  非眾生有二。一真化對。謂變幻化作者是也。二聖凡對。則諸佛聖人是也。
  佛遺教經曰。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毋令嗔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毒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嗔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嗔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勿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嗔恚。白衣非行道人。無法自制。嗔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嗔恨。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龍舒居士習慈說曰。觀世音菩薩。謂萬善皆生於慈。老子言三寶。以慈為首。儒家言五常。先之以仁。人有多嗔怒者。蓋不思此意。未言害物造業。先自損氣傷和。人若能到慈仁之境。方知嗔怒不佳。當其在嗔怒中。則不自知其苦。正如行荊棘中。及習成慈仁。則如入大廈安居矣。此不可以言盡。但當嗔怒時習之。久久自有可喜。凡待貧下。御僕妾。詆忤己者。易致嗔怒。尤當戒謹。蓋彼亦人也。但以薄福而事我。豈可恣其情性。而造惡業哉。如一切眾生。為大罪惡。亦勿生嗔。以污吾清冷之心。念彼以愚癡故耳。當生憐憫之心。如是以修淨土。其圓熟善根甚矣。
  (還)謹按華嚴疏云。百萬障門。嗔毒最重。除嗔之外。更徧推求。無有一惡如嗔之重者。是故目之為刀劍。名之為猛火。非過喻也。程明道定性書。有云。夫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惟怒為甚。第能以怒時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亦可以見外誘之不足惡。而於道亦思過半矣。此正習慈仁者之所當知也。
  考證

習慈
  袁氏廣愛篇曰。世人與眾不和。初生為嗔嗔漸增長。思量執著。住在心中。名為恨。此恨既積。欲損於他。名為惱。惟一慈心。能除嗔恨惱三事。以是知慈心功德無量也。慈有三等。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也。不利益一人。而求利益無數無邊之人。是為眾生緣慈。老者不獨思安其身。而兼思安其心。使之得受性真之樂。朋友少者皆然。此為法緣慈。若無緣慈惟聖人有之。盖聖人不住有為。亦不住無為。老則願安。而我亦不知其安。朋友少者皆然。所謂無緣慈力赴羣機也。

  迴向文

    (莊芳林撰)
  稽首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稽首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竊唯嗔為毒海。恨入癘門。故聖人大遠怨之方。賢哲弘不校之度。弟子某遵佛明誨。不敢嗔恨。但人已異視。則嫉妬易生。習氣未除。則忿恚旋作。不和於眾。初生為嗔。執著在中。積久為恨。敗道損德。皆原於此。特念阿彌陀佛若干聲。仗茲佛力。使我弟子。自今以後。勃志已平。永作沾泥之絮熱心遂釋。常為春泮之氷。橫逆如虗舟之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