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集羣經之要言。會諸師之確論。分門別類。比事屬辭。既正於師。復辨諸友。稿凡三易。全集乃成。誠往生之捷法。出世之要典也。若藏諸篋而不廣其傳。固非普度眾生之意。專於己而不兼乎眾。又非善與人同之心。重興鋟梓之工。再循募緣之例。或多助。或寡助。既同植往生之勝因。或出家。或在家。必同證往生之勝果。盖以資糧一具。眾善攸歸。上可以隆出世之佛法。下可以遏邪說之橫流。遠可以續廬山之正傳。近可以廣雲棲之聲教。皆一善念為之造端也。具此功德。往生何疑。所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者。古人之言。豈欺我哉。噫。四方清信士女。當知予言之非妄矣。尚其圖之。
  大明萬曆歲次己亥秋八月吉旦莊廣還謹疏
  (還)謹按蓮師偽造五部之說。或者疑之。謂五部之書為羅教。羅號悟空老人。既曰悟空。是得金剛般若之義。而以為偽造。何也。予曰。汝獨不聞僧肇之論乎。論云。性空者。謂諸法實相也。實相者。言不有不無。不有不無者。不如有見常見之有。邪見斷見之無耳。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有既不有。則無無也。夫不存無以觀法者。可謂識法實相矣。今五部之書。雖不若有見常見之有。不免墮於邪見斷見之無。與諸法實相。邪正懸隔。般若之義。果如是乎。謂之偽造非耶。今人多宗是書。殆未明乎此耳。

  淨土資糧全集目錄

前集
  西方淨土圖(附懷淨土詩一十四首)  資糧全集序(三篇自敘一篇)  募刻資糧全集疏  資糧全集目錄  纂輯資糧大意

卷之一
淨土往生章(有圖)
  三聖因地篇  願偈攝生篇  諸聖同歸篇  三九往生篇  往生勝相篇  往生勝果篇
卷之二
淨土起信章(有圖)
  大阿彌陀經疑城胎生分  淨土指歸論十種信心  龍舒王居士淨土起信文  永明壽禪師戒人勿輕淨土文  丞相鄭清之勸修淨土文  雲棲蓮池禪師淨土疑辯

附論因果篇
  總論因果  論十業善報  論十業惡報
卷之三
淨土誓願章(有圖)
  論淨業人宜發願  西方願文  論發願人宜發誓  西文誓文
卷之四
淨土齋戒章(有圖)
  總論齋戒持齋篇
  總論持齋

持齋四事圖
  論不食肉  論不飲酒  論不婬慾  論不食五辛

  短齋圖說持戒篇
  總論持戒

身三業圖說
  論不殺生(附放生)  論不偷盜(附弭盜)  論不邪婬(俱有迴向文)

口四業圖說
  論不妄言(有迴向文攝下三業)  論不綺語  論不兩舌  論不惡口

意三業圖說
  論不貪欲  論不嗔恨  論不邪見(俱有迴向文)

  意三業二偈  附十業自考圖式
卷之五
淨土日課章(有圖)
六時對越篇
  佛說阿彌陀經  往生真言  讚佛偈(念佛隨願)  迴向文(禮佛隨願)

六時念佛篇
  論念佛正因  論念佛持法  論念佛勝利  論臨終念佛

六時觀想篇
  論一心三觀  論觀想白毫  論十六觀想  論帝網無盡觀  論臨睡觀想(并願文)

  附情想篇附六齋日加課篇(兼十齋日)
  禮三寶法  三祝願法  迴向十業戒  持誦大乘經典

卷之六
淨土兼禪章(有圖二)
  論淨土禪宗  豫行篇正修篇
  攝心念佛法  數息念佛法  參究念佛法  實相念佛法

  調和篇(附六種料揀)  明宗篇上  明宗篇下  附禦魔法
後集
  淨土資糧全集後序(一篇自敘一篇)  淨土資糧全集跋  直音略訓(全卷)  復真居士像圖  復真居士像贊  復真居士像記  復真居士像說  復真四偈

  目錄(終)

纂輯資糧全集大意

  歸元直指曰。欲生淨土。須辦資糧。何謂資糧。信願行三字也。三字具足。淨土必生。今此書有往生章。起信章。信也。誓願章。願也。齋戒章。日課章。兼禪章。行也。三者已備。故曰淨土資糧。噫。未能自利。先欲利人者。菩薩發心。故不忍獨善其身。心懷兼利也。兼利之道。弘法為先。此資糧之所以作歟。  或問君子明道不計功。今開卷未覩資糧之說。而先閱往生之圖。無乃啟其計功之心乎。曰不然。智者大師云。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道。又云。由因感果。應先因而後果。今教門引物為便。故皆先果而後因。由此二說觀之。則是圖之作。乃教化度脫之初機。潛孚默導之微權也。計功云乎哉。  古云知止而后有定。故先之以淨土往生。知止矣。而無信心。則佛法如海。其何能入。故繼之以起信。向善矣。而無決定心。能不退轉乎。故繼之以誓願。既決定矣。而不能動心忍性。何以修行。故繼之以齋戒。既齋戒矣。而無程規。何所從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