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0-净土宗

17-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净土宗-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明--第6页

土。原徧西方極樂果人。不離此土。生即無生。無生而生之義成矣。
  △次結成宗偈。
  故曰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結前引楞嚴。因果二性。立宗述偈。其義善成。是則世人。一切疑惑。悉應於此。一真法界門中。一時頓斷。但世間之疑。有倒有正。若涉事尋常耳目見聞者。則信其有。六合之外。不見不聞者。則疑其無。此疑之正者也。又有遠大之事。非見聞所及。反信其有。近小之事。見聞所及。反疑其無。此疑之倒者也。若眾生心性之三德。性體性量。乃果地之所究竟。非眾生耳目所及者。反信其有。一言性具之德。現前一念。本來具足。反疑其無。楞嚴所謂如我垂手。等無有異。此等名為。迷中倍人是也。又有能信具佛界。不信具九界者。能信具四聖。不信具六凡者。能信具三善道。不信具三惡道者。能信具十界正報。不信具十界依報者。此等皆得。名為迷中倍人也。
  △次料簡二初難初後俱墮。
  問曰。此一真法界。為初心是。為後心是。若初心是。應無七名。若後心是。應無九界。初後俱墮。立義不成。
  此一真下。立二難本。若初心下。建立二難。初後俱墮下。結成難勢。初心者。理即位人也。後心者。究竟位人也。初心應無七名者。以果難因。以顯難隱也。後心應無九界者。以因難果。以隱難顯也。天台大師云。事可比知。如孫劉相顯。瞭然在目。理具難知。如曹公相隱解衣方見。然此隱顯。佛與眾生。皆各有之。若諸佛果人。則佛界顯。而九界隱。眾生因人。則佛界隱。而九界顯。以之合喻。則曹公天子相隱。而奸雄相顯。先主帝王相顯。而梟雄相隱。隱顯似殊。性具不異也。
  △次釋初後俱善二。初釋。次結。初中二。初據難立義。
  答曰。此正顯初心是。以初心是故。方有後心是。以後心是故。方顯初心是。
  此者指前立宗述偈。一真法界中。具足十法界等也。正顯初心是者。前所說具無量德。受無量名。皆理即初心。當體即是。惟即是故。方有果地。究竟後心即是。然非初不能顯後。非後不能顯初。下文明之。
  △次依義釋難二。初立義。
  云何以初心是。方有後心是。如果地依正融通。色心不二。垂形九界。方便度生。悉由證此。因心所具。
  果地六句。初二句。法報二身。寂光實報二土。法身則以虗空為座。即身即土。即土即身。故曰依正融通。報身即以實報為土。常住五陰而為色心。全法性起。故云不二。良由本具。今得究顯。次垂形二句。從大體以起大用。苟非性具九法界者。至此果成。何能繁興大用哉。悉由下結成上義。
  △次引證二。初泛引。
  故曰。諸佛果地融通。但證眾生理本。故得稱性施設。無謀而應。若不然者。何異小乘外道。作意神通。
  諸佛果地二句。證初二句大體。故得稱性二句。證次二句大用。若不然下。舉劣況勝。小乘神通。作意而有。外道神通。依物而成。秪由無本可據故也。
  △次的引。前汎引。亦是天台祖教。未明指人。故成泛引。今則明指法智大師妙宗鈔文。故名的引。
  故法智大師云。六即之義。不專在佛。一切假實。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獄色心。皆須六即。辨其初後。所謂理蛣蜣。名字乃至究竟蛣蜣。以論十界。皆理性故。無非法界。一不可改。故名字去。不惟顯佛。九亦同彰。至於果成。十皆究竟。
  文有二段。初泛明。既曰六即之義。不專在佛。是則不惟理即。性具十界。分真究竟。亦約十界而判。一切假實。總舉假名一千。五陰一千。國土一千。不專在佛。即佛界。三乘。即聲聞緣覺菩薩三法界。人天下至。該修羅餓鬼四法界。蛣蜣。畜生法界之至微者。并地獄法界。共為十種。世間有情類盡。色心則總舉依正。乃成五陰。單色無心。乃成國土。如是十界三千。皆須六即。辨其初後。是則舉十界。依正二報。凡是性具。一色一心。皆可以六即判之。所謂下二的判。文中但拈界及微者。如畜生道中。順足以丸其糞。倒足以推其車者。皆可以六即判之。故曰所謂理蛣蜣云云。何以故。以論十界。皆理性故。無非法界。一不可改。言性具十界。無不即性體性量。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也。故名字去。結成六即之義。不專在佛之意。此段文。總證初心是。方有後心是也。
  △次釋後心是。方顯初心是。
  云何後心是。方顯初心是。正由後心果地。全證眾生理本。故果地七種名目。悉是眾生性德美稱。但眾生在迷。性德不顯。故無此稱。尅論性德。豈可言無。
  眾生理具。諸佛果成。二二相成。方為圓道。葢後非初不有。初非後不彰。今文釋成後義。故曰正由後心果地。全證眾生理本。苟初心不具。七種美稱。果地云何得證。如是功德。但眾生下。釋疑可知。
  △次結。
  故初後俱善。立義成矣。
  夫疑為信障。亦是悟門。如前疑難苟蘊之在懷。豈不為性具法門之信障。今陳疑決答。羣疑冰泮。豈不為生即無生之悟門。故凡造論。必設問答。以發明之。庶疑無不決。信無不生。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