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淨土承恩集
 清 芳慧編
淨土承恩集新刻序

  承恩集者。乃妙能法師虗心為道。知恩報恩之言也。所以從始至終。無非讚極淨土。信極戀公。以及自己真信實行。直心發露等語。可謂醒愚蒙之痛策。渡苦海之慈航也。法師生來純厚。信根天然。在儒教時。見佛必禮。逢僧喜拜。故得於淨土法門。深信力行如此。因念淨土。正被時機。遂發大心。極力闡揚。逢人必勸每晨十念。及記數持名。一時依教得往生者。不能盡舉。有三人聽法師之言。十念記數。盡報不倦。皆得往生。乃余親聞親見。一瑞邑常甯寺。超宗師。三日之前。預知時至。遂將衣服經書。分施親友。至第三日。請眾同念佛一枝香而逝。一平邑廣慧寺。錦靜師。七日之前。預知時至。遂請淨友打七。自己禁語。相隨念佛。至第七日。端坐忻然而逝。一常寗寺之隣。黃茂森居士。臨終之時讚曰。承妙能法師示云。若知西方好處。假使請作國王。必不肯去。果然果然。并誡妻子。精進念佛。遂稱佛而逝。略記三人。以明淨土之當機。持名之靈驗。總由法師力宏斯道之大願也。堅密大師示十念法門云。此淨業必不可少之行。即課佛多者。亦當行之。藕益大師云。念佛之法雖多。持名最為簡便。持名之法雖多。記數最為穩當。真實操履之士。豈求異愚夫愚婦哉。今觀三人。別無奇妙。只有十念記數而已。故知十念記數。功德不可說不可說。余深慚下劣。常生憂疑。何幸聞斯切要之典。每讀之。如雲開月朗。慶快之至。遂發心募刻。以公淨友。唯願若見若聞。咸學法師信極戀公之志。必得死心念佛。早生西方。庶不負承恩集血滴滴之言也。
  時維光緒二年四月佛降誕日淨業弟子心永能奉敬然臂香十二炷稽首謹識

  淨上承恩集目錄

  蓮宗必讀新刻緣起  西方徑路序  淨土自警錄序  淨土神珠序  淨土隨學序  西歸行儀序  念佛開心頌跋  徑路開心二書同跋  募刻神珠跋  徑律異相跋  生無生論親聞記跋  刻往生要關緣起  刻血像詩緣起  閱徹祖語錄有感  閱菩提心文有感  血書彌陀經發願  跋戀公發願文偈  血書(四十八願九品觀章)發願  復戀公書  八要贅言  良醫救苦  掩關警策(附)  發露自勉  呵棄欲蓋  題血像詩  十種功德  莫求速驗  真信佛號  薄有所領  念佛自慚  念佛自幸  念佛自鞭  念佛自慰  念佛偶成  念佛述懷  念佛感懷  幸親知識  慶聞極樂  全憑信願  必須記數  不用多解  十念法門  和徹祖詩  刻親聞記偈  自跋

  

  淨土承恩集

    諗西學人 妙能芳慧 編

  蓮宗必讀新刻緣起

  夫信願持名。乃速脫輪迴之最勝方便。靈峯云。倘信願不真。雖一心不亂。亦不得生。若信願猛利。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徹悟云。只將信願二法。常存在心。如忠臣之奉聖君密旨。孝子之受慈父嚴命。不論多念少念。皆為往生正因。故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不可忽諸。戀西大師。所編蓮宗必讀。專重信願持名一法。深契一行三昧之旨。不但令多障有情。依斯徑登不退。又可使疑惑之徒。信而有勇。誠苦海之慈航。昏衢之慧日也。又自序一章。將釋迦徹底之悲心。彌陀普被之大願。淨土之要綱。持名之妙訣。統括在一序之中。不唯言簡意周。且使淨土深旨。無餘蘊矣。予初一讀。喜出望外。如貧得寶。如暗得燈。雖淨土諸書如山積。其中不無藥忌之嫌。唯此一書。頗切今時。盡善盡美。如矢必應弦。藥必應病。名之曰必讀。夫復何疑。請即流通。以結淨緣。師曰。謬集諸文。流通何益。但自作鞭策耳。因堅請不已。遂囑余較訂。付之剞劂。所願凡同志者。共為披讀。了然知生信發願。以起妙行。而速脫輪迴。永階不退。未有逾此者也。敬跋數語。以識法喜云爾。

  西方徑路序

  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可得度脫。蓋餘門修道。全憑自力。竪出三界。先須懺其現業。斷盡煩惱。若現業不懺。見思煩惱。分毫未盡。則分段生死不盡。不能出離同居國土。故云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念佛求生淨土。乃仗佛力。橫出三界。不須懺業。不斷煩惱。從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國。則生死根株。便永斷矣。故云唯依念佛。可得度脫。所以善導和尚云。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法門。速超生死。又云。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況末世鬥諍堅固。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捨此簡易直捷方便。寗不被惑。戀西大師謹遵此旨。備考佛祖誠言。述成四十八偈。并錄諸文為證。將淨土之指南。和盤托出。往生之左劵。徹底掀翻。不但詞切理明。易階信願。且使障深機鈍。易解持名。名之曰西方徑路。誠可謂徑路中之徑路也。有同學願西壽西等。倡募流通。所願見者聞者。皆結淨緣。信者願者。同生樂國。甲戌夏佛降誕日。學人芳慧敬然臂香九炷。供養阿彌陀佛。稽首書於旌教講寺之淨土關。

  淨土自警錄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