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佛皆已成佛道。淨名經。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大乘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大乘眾生來生其國。布施是淨土。一切能捨眾生來生。持戒是淨土。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忍辱是淨土。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精進是淨土。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禪定是淨土。攝心不亂眾生來生。智慧是淨土。正定眾生來生。四無量心是淨土。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四攝法是淨土。解脫所攝眾生來生。方便是淨土。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三十七品是淨土。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迴向心是淨土。菩薩成佛。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說除八難是淨土。菩薩成佛。國土無有三惡八難。自守戒行不譏彼缺是淨土。菩薩成佛。國土無有犯禁之名。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嘗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又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閡。於諸菩薩視如佛。所未聞經聞不疑。不與聲聞違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恒以一心求諸功德。涅槃經。菩薩六念。念佛第一。又繫念思惟因緣力故得斷煩惱。大悲經。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大般若經。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能正修一相莊嚴三昧。疾證菩提。應離喧雜。不思眾生相。專念一如來。審取名字。善想容儀。即為普觀三世諸佛。即得諸佛一切智慧。坐禪三昧經。菩薩坐禪。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增一阿含經。四事供養閻浮提一切眾生。若有稱佛名如[殼/牛]乳頃。功德過上不可思議。文殊般若經。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見在諸佛。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無二。阿難聞法猶住量數。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晝夜宣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一。大集經。若人專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現身見佛即得往生。法華三昧觀經。眾生一稱南無佛者皆作佛。惟一大乘無二三。一切法一相一門。所謂無生無滅畢竟空相。習如是觀。五欲自斷。五蓋自除。五根增長。即得禪定。那先經。人生造惡。臨終念佛。得生佛國。如大石置船得不沒。惡因念佛不入泥犁。其小石沒者。如作惡不知念佛。便入泥犁。總前經緯。作頌曰。
  如來金口言  讚歎西方土  如入長安城  無別天子都  普賢佛長子  文殊七佛師  授記及迴向  是果位往生  釋種得法忍  善財證佛果  面奉阿彌陀  是菩薩往生  龍樹破有無  祈婆最勝根  皆得佛授記  是禪師往生  聞佛心信樂  誦念與持諷  大石置船上  是下劣往生  阿難世多聞  佛子中第一  不如念一佛  頓了諸經法  云何義解家  得輕易念佛  諸正念法門  經中皆悉載  但一大乘法  無二亦無三  奉勸悟達士  趂時歇狂解  一心念阿彌  蓮華念念生  此是常寂光  非報非方便  作是觀為正  勿妄生分別  禪教律三乘  同歸淨土海  一切法皆入  是無上普門  教海義無量  甕觀拾少許  一臠徧鼎味  是中有全藏

  第四教相門

  夫一大藏教如器銜空。空無相體。器有方圓。器盡空除。教忘教滅。是故隨緣普應則涅槃真如一器也。稱智自在則名相專持一空也。藥無定方。定方以病。豈玉屑珊瑚槩治四百四病哉。病除藥貴。便溺即是醍醐。異證同方。參苓化為酖毒。何況無上醫王治三乘出世之藥。療人天凡小等瘡者哉。先德約教。或一或多。名相雖別理趣是同。道人不揣固陋。竊附先哲。分別諸句。用彰一乘。使知淨土法門攝一代時教。毋為儱侗禪宗輕狂義學誑惑云爾。
  一假有教(原名純有)  二趨寂教  三有餘教  四無餘教  五頓悟教  六圓極教
  (純有即人天乘。趨寂等五即小.始.終.頓.圓也。若論判教。須約化儀四教.化法四教.通別五時方可全收一代所說法門。今僅依五教尚可商惜。中郎四十餘歲已棄世。未入台宗之室也。又純有不能出世。不得立教。秪可附在三藏教耳)。

  一假有教者

  凡夫耽愛。染造黑業。如來悲憫。為說地獄苦.餓鬼苦.畜生苦.無福德著我所苦。欲生人天。當修善根。佛初為提胃說世間因果。五百賈人同受五戒。先懺五逆十惡謗法等罪。是為有教。觀經修三福。首言孝父母.奉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無量壽經極言五惡.五痛.五燒之苦。教化羣生令持五善。二經為求往生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