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0-净土宗

8-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净土宗-净土决-明-李贽-第8页

仙。皆壽千萬歲。數盡復入輪迴。世人學仙者。萬不得一。縱使得之。又不免輪迴。為著於形神而不能捨去也。且形神者。乃真性中所現之妄想。故寒山詩云。饒汝得仙人。恰似守屍鬼。非若佛家之生死自如而無所拘也。近自數百年來。得仙者唯鍾離呂公。豈不聞洞賓飛劒斬黃龍。却被黃龍降伏。及見黃龍禪師。方悟真性了道。遂說一偈云。弃却瓢囊擊碎琴。如今不戀永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又不聞後魏曇鸞法師。初自陶隱居得仙經十卷。鸞欣然自得。以為神仙必可致。後遇僧菩提留支問云。佛道有長生乎。能却老為不死乎。支云。長生不死。吾佛道也。遂以十六觀經與之云。汝可誦此。則三界無復生。六道無復往。盈虗消息。禍福成敗。無得而至。其為壽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數有限。壽量之數無窮。此吾金仙氏之長生也。鸞深信之。遂焚仙經。而專修觀經。雖寒暑之變。疾病之來。亦不懈怠。魏王憐其志尚。號為神鸞。一日告弟子云。地獄諸苦。不可以不懼。九品淨業。不可以不修。因令弟子高聲念阿彌陀佛。鸞西向閉目。叩頭而亡。是時僧俗同聞管絃絲竹之聲從西而來。由此觀之。淨土法門。最為捷徑。況神仙者。有所得。則秘而不傳。以謂泄天機而有罪。佛法門。唯恐傳之不廣。直欲度盡眾生而後已。是其慈悲廣大。非神仙之可比明矣。
  丞相鄭清之勸人曰。今之學佛者。不過禪教律。究竟圓頓莫如禪。非利根上器。神領意解者。未免墮頑空之失。研究三乘莫如教。非得魚忘筌因指見月者。未免鑽故紙之病。護善遮惡莫如律。非身心清淨表裏一如者。未免自纏縛之苦。論其所入。則禪教律要其所歸。則戒定慧。若不由禪教律而得戒定慧者。其唯淨土之一門乎。
  龍舒曰。華嚴經云。人生有二。天人隨人。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天人常見人。人不見天人。此二天人。豈非善惡二部童子之徒歟。人之舉意發言動步。常念此二天人。見人而能無愧。如此修淨土。則必上品上生。或曰。一人尚有二天人。何天人之多也。曰。一月普現一切水。豈必月之多哉。
  龍舒曰。有修橋人。有毀橋人。此天堂地獄之小因也。有坐轎人。有荷轎人。此天堂地獄之小果也。觸類長之。以修淨土上品往生復何疑哉。
  又曰。晝必有夜。必為夜備。暑必有寒。必為寒備。存必有去。必為去備。何謂夜備燈燭牀蓐。何謂寒備。衾裘炭薪。何謂去備福慧淨土。
  又曰。予徧覽藏經。却無陰府寄庫之說。奉勸世人。以寄庫所費之資。請僧為西方之供。一心西方則必得往生。若不為淨土功德。而為陰府寄庫。則是志在陰府。死必入陰府矣。譬如有人。不為君子之行。以交結賢人。君子乃寄錢於司理院。獄子處待其下獄。則用錢免罪。豈不謬哉。昔張善和一生殺牛。臨終自見地獄相現。遇僧教令念阿彌陀佛。念未十聲。見佛接引。往生淨土。又有一婦人。常念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乘此四句之功。亦得往生淨土。況誦全部而不生乎。曇翼法師前身為雉。聽得僧人。通法華經。便得轉生。為僧成道。況人誦經念佛而不見佛乎。又有一鸚鵡二鸜鵒。念阿彌陀佛。尚得往生淨土。況人念佛而不生乎。
  又曰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覓安下處却出幹事。抵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先覓安下處者。修淨土之謂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之謂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蓮華中。不落惡趣之謂也。又如春月遠行。先須備雨具。驟雨忽至。則無淋漓狼狽之患。先備雨具者。修淨土之謂也。驟雨忽至者。大命將盡之謂也。無淋漓狼狽之患者。不至沈淪惡趣受諸苦惱之謂也。且先覓安下處。不妨自己幹事。先備雨具。不妨自己遠行。先修淨土。不妨一切世務人。何為而不修乎。雖罪惡人亦可修。譬如鐵石雖重賴舟船可渡。針雖輕不賴舟船不可渡。人有重罪。仗佛力可生淨土。罪惡雖輕。不仗佛力。亦不得生。又如蟣虱萬死萬生不能一里。若附人身。千里可至。仗佛力而生淨土者。亦復如是。強健之時。若不預辨。閉眼之後。將柰之何。世間晝必有夜。寒必有暑。人所共知。無肯隱者。若曰生必有死。人乃諱之。不肯說出。何太蔽乎。諸仁者此時不修甚可惜也。
  又曰。人生時。種種事務。無不掛懷。一旦大限到來。盡皆拋去。雖我此身猶是弃物。況身外乎。□言思之。恍如一夢。古人有言。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業者謂善業。惡業此皆將得去者。豈可不以淨土為業乎。有了明長老。為眾普說。指此身而言曰。此為死物。其內鱍鱍地者為活物。莫於死物上作活計。宜於活物上作活計。予深愛此語。凡貪種種外物以奉其身者。皆是死物上作活計也。
  知歸子問善導和尚曰。蒙開誨念佛之法。但恐死至之時。心識散亂。仍慮他人惑動正念忘失。淨因師曰。善哉問也。凡一切人命終。須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若得捨此超生淨土。受無量快樂。乃是稱意之事。如脫弊衣。得換珍服。其於弊衣。肯生戀着。但遇病時。便念無常。一心待死。叮囑家人。及看病往來。問侯之人。凡來我前。不得說眼前閒雜之話。亦不須軟言安慰。祝願安樂。此皆虗花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