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0-净土宗

3-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净土宗-云栖净土汇语-清-虞执西-第5页

何等切近精實。若覷破此念起處。即是自性彌陀。即是祖師西來意。縱令不悟。乘此念力。往生極樂。且橫截生死。不受輪迴。終當大悟耳。願翁放下萬緣。十二時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
與江陰馮筠居居士
七十古稀。百年能幾。今此暮景。正宜放開懷抱。看破世間。宛如一場戲劇。何有真實。但以一聲阿彌陀佛。消遣光陰。但以西方極樂世界。為我家舍。我今念佛。日後當生西方。何幸如之。發大歡喜。莫生煩惱。倘遇不如意事。即便撥轉心頭。這一聲佛。急急提念。却回光返照。我是阿彌陀佛世界中人。奈何與世人一般見識。回嗔作喜。一心念佛。此是智慧中人。大安樂大解脫法門也。
與嘉興朱西宗居士廣振
人之處世。遇順境者。其情愉以安。遇逆境者。其情憂以危。然而順未足為幸。逆未足為不幸也。溺於意之所便。則出世之心不生。戚戚乎不得志。夫然後厭身世之桎梏。而求以出世。是故萬苦交於前。但以正智觀察。苦從何生。從身生。身從何生。從業生。業從何生。從惑生。因惑造業。因業成身。因身受苦。但能破惑。一切空寂。敢問所以破惑之方。只須就本參話頭上。理會念佛的是誰。捉敗此疑。諸惑皆破。思之毋忽。
  又
  聞病。今開三法。一曰對治。病既生於勞鬱。當以逸治勞。以舒治鬱。逸非懶惰不簡之謂也。萬緣盡廢。如初生孩子。六識不行。是之謂逸。舒非散放無忌之謂也。知身世如幻夢。隨緣順受。不被境瞞。和即今病之愈否。身之生死。一併放下。是之謂舒。二曰調攝。調攝在節飲食。慎藥餌。飲食不待論矣。藥餌不宜多服。知栢芩連等苦寒之劑。使金寒水冷。陰未能滋。火未能降。而胃氣先敗。食不下咽。或洞洩危矣。宣與高明議之。三曰正念。即前所告。苦從身生。身從業生等。病即苦中之一。其展轉相因。亦復如是。應孜孜密密。日夕體究。究之不得。只消提一句本參。念佛話頭。回光自看。識得此念下落。則惑自破。惑破。則展轉消滅。亦復如是。只此三事。宜力行之。
  又
  須信萬事是宿緣。不但順逆窮通。乃至死生。都拋却大海。莫起憂怖。收拾身心。返觀內照。本參話頭。切記切記。
  又
  念佛非止明心。亦無病不治。倘有勸進道術者。不必信受。恐失正知見。特預陳之。
  又
  尊恙至是。亦甚危矣。宜以所欲言事。盡底書付令郎及尊堂。令胸中都無牽掛。一心正念。若平日於念佛法門信得及。便可心目內照。四字佛名。歷歷明明。無間無斷。從其今日明日去亦可。說或不去。活到一百二十歲亦可。此為要緊語。朋友平生相交。正在此處。他皆小事不暇及也。切不可貪生怕死。而悞大事。
與王居士大琸
貴恙宜將身外事。併此身四肢百骸。盡情放下。使空無一物。若必不可歇者。權且歇下。待後處之。妄想熾不能制。當念佛數聲壓伏之。世間榮華富貴。亦不過片時間事。厄難苦惱。亦不過片時間事。倐忽便無。且萬般皆屬前緣。非人力所能奈何者也。盡情放下。一心念佛。至囑至囑。
與秦明中居士
法門無量。要在明心。明心要門。無如念佛讀作之暇。或心煩時。靜坐念佛。甚有利益。一念在佛。雜念退休。心空境寂。妙當何如。願無易而忽之。
與吳江秦任南居士廣俍
所云開幽暗。解業縛。若會則幽暗即是光明。業縛無非解脫。如不會。但時時攝心念佛。久久靜定。自能發慧。
與南城吳念慈居士廣翊
入道多門。直捷簡要。無如念佛。念佛一門。上度最勝利根。下至極愚極鈍。葢是徹上徹下之道。勿以俗見搖惑。古來尊宿教人看話頭。起疑情以期大悟。或看無字。或看萬法等。不一而足。今試比例。假如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與念佛是誰。極相似。若於是誰處倒斷。一歸何處不著問人。自豁然矣。古人謂念佛人欲參禪。不須別舉話頭。正此意也。念佛數聲。回光自看。這念佛的是誰。如此用心。勿忘勿助。久之當自有省。如或不能。直念亦可。使其念不離佛。佛不離念。念極心空。感應道交。現前見佛。理必然矣。
與太倉王子顒孝廉智第
貴宅世修盛德。何為尊體搆斯劇疾。得無宿業使之然乎。疾病之由。多從殺生中來。故偏重放生也。今更有所陳。良以外僧代懺。與內心自懺。功德懸殊。願空其心。盡罷一切諸緣。於空心中。單念一聲阿彌陀佛。所云念者。不必啟口動舌。但默默以心眼返照。一字一字分明。一句一句接續。從朝至暮。從暮至朝。心心靡間。若有痛苦。忍之耐之。一心顧念。經云。至心念佛一聲。滅八十萬億劫生死重罪。故功德懸殊也。
答問
  答聞谷廣印
問。古人已稟單傳直指。後修淨業而欲往生者。為是悟後隨願起行耶。為是未悟二行兼修耶。若兼修者。墮偷心。岐路心。工夫那得成片耶。若已悟。則塵塵華藏。在在蓮邦。十方無不可者。何獨樂生西方耶。
  答真信淨土。決志往生者。不論已悟未悟。其從事單傳直指。而未悟者。雖目以參禪為務。不妨發願往生。以未能不受後有。畢竟有生處故。不是偷心岐路心也。其已悟者。古人云。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