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如一滴之水。與大海水。濕性何別。然既離大海。又與糞壤交雜。豈得謂之即是海耶。即妄觀真而不執。意亦如是。故知水性無別。而求歸海之計。則可也。若守定一滴謂為大海。則不可也。請試思之。子欲之乎以下。略示修行利益以勸之。言吾將為汝者。非是為彼修行。蓋謂化功歸己。利及他人也。抉石。喻斷根本無明。破瓠。喻出三界。盪穢。喻離五濁。大荒。喻寂光真境。恢廓無際。島。喻同居極樂。高出十方。向之所陳。即諸佛深大光潔之用。知其不信。而復強為說法者。蓋大士悲心太切。現雖無益。亦為未來。得度因緣也。
  糞水泊然不說曰。我固同矣。吾又何求于若。吾之性也。亦若是而已矣。穢者自穢。不足以害吾潔。狹者自狹。不足以害吾廣。幽者自幽。不足以害吾明。而穢亦海也。狹幽亦海也。突然而往。于然而來。孰非海者。子去矣。無亂我。
  此喻聞教不信。執辭以拒也。博地凡夫。雖有小慧不斷煩惱。故名糞水。聞教不信。故云不說。我固同矣。此執理之言。尅論理體。生佛不二。故曰固同。吾又何求于若。此自足之語。前文所陳。乃諸佛境界。蓋是以修德而顯性德。今執理者謬解。單言性德而廢修德。故曰。吾之性也亦若是而已矣。謂我心亦具深大光潔之用。曾無欠少。不知說食畫餅。無益飢腸。徒勞身口。下文具出偏空之見。穢不害潔。言性體清淨。不為生死所污也。狹不害廣。言性體廣大。不為形器所局也。幽不害明。謂性體光明。不為煩惱所覆也。穢狹幽暗。即具海之全體。無二無別。故云亦也。突然于然。往來貌。以喻出沒生死。皆本性妙理。故云孰非海者。問曰。如上所陳。未嘗不是。何子過之深也。答曰。誠如所問。其言雖是。其意則非。祗如三不害。大乘經論中。亦有此語。然諸佛菩薩未嘗撥棄修行。單言理性。今謬人守定穢狹幽暗。自謂光潔廣大。不知煩惱現前。潔斯害矣。量不容物。廣斯害矣。顛倒是非。明斯害矣。現前一念。尚不能保其無害。況未來生死。安能自知。雖曰不害。乃所以為大害也。如諸佛菩薩有時化度眾生。示現煩惱。而心無分別。斯真穢不害潔矣。刀割香塗。等無憎愛。羅云調達。並濟均慈。斯真狹不害廣矣。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斯真幽不害明矣。而今乃以凡夫小智。濫同佛智。自取愆尤。豈非謬之甚者邪。子去矣無亂我。是拒絕之辭。蓋宗門執理之士。乍聞教理。輒大拂其心。故云然也。
  其一聞若之言。號而祈曰。吾毒是久矣。吾以為是固然不可異也。今于告我海之大。又目我以故海之棄糞也。吾愈急焉。涌吾洙。不足以發其窒。旋吾波。不足以穴瓠之腹也。就能之。窮歲月耳。願若幸而哀我哉。
  此喻順教修行之士。初聞佛法。生大悔悟。心期解脫。故號泣而祈求焉。吾毒是久矣。毒。害也。生死煩惱。喪我法身。亡我慧命。名之曰毒。沈淪多劫。故曰久矣。又言久者。謂常有厭苦之心。未得出離之路。所謂善根將熟機欲發動也。固然。真實貌。未聞教前。意謂生死煩惱。真實不可變異。徒厭無益。今聞佛功德海。廣大難量。則知生可作佛。故曰告我以海之大。又知夙曾下種。與佛結緣。我自迷背于佛。遺棄生死。故曰目我以故海棄糞。是則出離有路。解脫有方。求之厭之。當復彌切。故云愈急。下皆自知分量之辭。涌洙。喻小慧分別。發窒。喻破無明。旋波。喻微功轉動。穴腹。喻出三界。就能之。是假借之辭。窮歲月。是遷延曠劫。幸而哀我。是求佛攝受。
  東海若乃抉石破瓠。投之孟諸之陸。盪其穢于大荒之島而水復於海。盡得向之所陳者焉。
  此喻順教修行之利。無明頓破。如抉石生死永亡。如破瓠。三界長揖。故曰投之孟諸。九蓮親到。故曰大荒之島。即凡心而見佛心。故云水復于海。
  而向之一者終與臭腐處而不變也。
  此喻違教執空之害。向執葫蘆之水。與大海無別。不知石未去而穢未除。水未歸于海。水雖無二。寬狹淨穢乃殊。又執穢狹皆海。不知終于臭腐而不能變化。豈不哀哉。今夫執理者。謂我心是佛。何須更見彌陀。即心淨土。豈必更生極樂。不知無明生死。業相熾然。雖有妙心。尚未親證未得佛之大用。又執生死煩惱。皆是菩提涅槃。誰非佛法。不知生死現前。依舊茫然無據。何處當有涅槃。無明瞥起。仍復顛倒是非。誰是菩提覺者。一期浪語長劫沈淪。能不為之痛心哉。
  今有為佛者二人。同出于毗盧遮那之海。而泪于五濁之糞。而幽于三有之瓠。而窒于無明之石。雜于十二類之蟯蚘。人有問焉。其一人曰我佛也。毗盧遮那。五濁三有。無明十二類。皆空也。一切無善無惡。無因無果。無修無證。無佛無眾生。皆無焉。吾何求也。
  此合上文之譬也。同是學佛。知見不同。故皆言為佛者。二人即信毀二機。毗盧遮那。此云徧一切處。是佛法身。亦名真如性海。此之法身。生佛同體。故言同出。五濁者。一劫濁。乃至五命濁。此五皆以染污為義。故喻之如糞。三有。即三界。謂欲色無色隔歷不同。故名界。因果不無。故稱有。三有區局眾生。故喻如瓠。四大區局六識。義亦如是。並得名焉。無明窒礙法性。故喻如石。十二類不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