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者答言。世人皆爾。無一免者。太子歎曰。云何世人貪樂不畏。於是下馬息樹。有一沙門。持鉢執錫。視地而行。過太子前。因問。答云。我是比丘。能破結賊。不染六塵。便現神通。騰空而去。上之四相。及此比丘。皆淨居天子之所化作。警悟太子故也。
  見此既還宮  懷憂心不悅  父王大怪之  欲解其憂心  為作諸樂事  竟不革初心  但自思出家  欲離其四患
  太子遊四門外。見諸不祥。還宮憂惱。父王驚怪。責諸從者。卿等云何不治衢道。以諸不祥令見之乎。群臣奏對。奉王嚴命。無不撿察。不知來處。忽現於前。非臣之罪。王知天變。不罪諸臣。於是欲令太子解憂。為作百千種樂。又加端正妓女。以娛樂之。終不迴心。
  殷勤白其父  願聽我出家  王聞流淚言  應當息此懷  此患古難免  汝獨何預憂  苦能有後嗣  吾當從汝願  太子順父語  指其妃腹言  劫後第六年  必當生男子
  太子欲求出家。王泣不許。殷勤不已。王言。汝若有子。則聽出家。太子即指耶輸腹言。却後六年。汝當生男。既而太子出家。後六年耶輸果生一子。諸釋咸嗔。欲治欲殺。妃臨火坑誓曰。我若為非。子母俱滅。若其遺體。天當為證。因抱子投坑。變為蓮池。蓮華奉體。王及國人始復不疑。有經云。羅睺羅宿世作一國王。其兄捨世而為道士。預眾修道。一夜誤用他瓶之水。明向眾懺。願以法罰。道眾議言。此非實垢。而不用聽。復詣王所。切請治罪。其罪輕故。不囚囹圄。乍禁後園。因事忘之。六日不開。以是因緣。六年在胎。又耶輸陀羅往劫與母偕行。路遠身疲。妄稱要緣。所持之物。寄母先行。故落後行。經六里許。由是之故。六年懷姙。
  父不信斯語  心知不敢留  常令四兵衛  妃亦不暫離
  相師奏曰。太子今不出家。過七日已。轉輪王報自然來應。王聞歡喜。即勑群臣。日夜嚴備。四兵擎衛。城門開閉。聲聞四十里。復勑耶輸。倍加防察。
  壬申二月八  半夜人定時  太子命車匿  彼揵陟將來  四天捧馬足  釋梵執幡盖  衛持出北門  諸天忽不現  行至三由旬  憩息閑林中  冠瓔付車匿  迴上父王處  以劒刓鬚髮  即發如是願  所有諸眾生  如我除煩惱
  太子年到十九。壬申二月八夜。諸天下來太子之前。頭面禮足。白言。無量劫來。勤苦修行。今之成熟。出家是宜。太子答言。王勑內外官屬。防衛嚴密。欲出無從。諸天白言。我等方便。使無知者。太子即命車匿。彼揵陟來。四天大王捧馬四足。并接車匿。釋梵執盖。北門自開。不令有聲。出城既畢。諸天忽隱。詰旦太子與車匿行三由旬。屆閑靜林小歇。於是唱言。過去諸佛為求菩提。捨弃飾好。剃除鬚髮。我今亦爾。便脫寶冠與瓔珞等。分付車匿。廻上父王。即以利劒。自刓鬚髮。帝釋接髮。上天起塔。車匿大哭。馬亦悲鳴。緣路而歸。父王姨母及耶輸等。不見太子。哀呼悶絕。舉國悲慕。推求不得也。
  至於獵師處  寶衣易布衣  遍詣眾仙所  歷問修道法  皆非解脫道  調彼而捨去  竟到尼連側  獨坐靜其慮
  太子斷髮已。至獵師處。以七寶衣。貿得麤布僧伽梨衣著之。詣跋伽仙林。見諸仙人草樹皮葉以為衣者。或食華果草木。或日止一食。或三日一食。或事水火日月。或倒荊棘之上。或臥水火之前。苦行如此。乃問其故。答欲生天。太子告言。諸天雖樂。福盡輪迴。終為苦趣。云何修諸苦因。以求苦報。辭而別往阿羅邏迦蘭仙人所。詰其所斷生老病死之法。仙人答言。若欲斷者。修習禪定。離欲不善法。得初禪。乃至離於種種相。入非非想處。是則名為究竟解脫。是諸學者之彼岸。太子思惟。其所知見。非究竟處。但盡麤結。猶細結在。非度彼岸。太子調伏是二仙已。求勝法故。遂復前進。至尼連河側。安禪靜坐。
  王聞益憂惱  擇遣五人侍  一日食一麻  七日食一麥  三人不耐苦  弃捨便他去  二人侍左右  六年無改心
  父王聞之。倍加懊惱。即選國中豪賢多子孫者五人。各遣一子。其名曰憍陳如。摩訶男。拘利太子。十力迦葉。般剌蜜諦等。追侍太子。若或行時。踰山涉谷。行不擇路。五人不耐其艱。言此狂人。奚可隨之。設委而還。王滅吾家。不如止此。太子靜坐苦行林中守戒。日食一麻一麥。七日食一麻米。設有乞者。亦以施之。五人相從既久。難堪其苦。三人捨去。
  太子作是念  我今行苦行  形瘦如枯木  命絲幾欲絕  自餓非真道  無益於己他  我當受飲食  然後方成佛  近有牧牛女  乃為施乳麋  菩薩既受之  二人驚又去
  太子苦行六年。瘦若枯木。於是作念。我若以此羸身取道。彼諸外道當言。自餓是涅槃因。我當受食然後成道。作是念已。淨居天子下來。勸彼林外牧牛女難陀婆羅。令取亂麋供養。既受食竟。身體光悅。二人見驚。謂為退本。又捨而去。
  癸未二月八  獨詣菩提樹  降魔成正覺  具無量功德
  太子獨詣畢跋羅樹。同過去佛。以草為座。帝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