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甚奇特。師曰。此乃率爾。寔自偶然。敢望慈悲開示。座曰。一剎那間還有擬議否。師言下頓省。禮謝退茶堂。悲喜交盈。如是三日。尋住黃檗山。聚眾開法。後終本山。今塔中全身如生。

  雲居簡傳

  禪師道簡。其先范陽人。史失其氏。天姿粹美。閑靜寡言。童子剃髮。受滿分戒。徧遊叢席。造雲居謁膺禪師。膺與語連三日。大奇之。戒令刻苦事眾。遂躬操井臼。司樵爨。徧掌寺務。不妨商略古今。眾莫有知者。以臘高為堂中第一座。先是高安洞山。有神靈甚。膺公往三峰。時受服役。既來雲居。神亦從至。舍于枯樹下。樹茂。號安樂樹神。屬膺將順寂。主事僧白曰。和尚即不諱。誰可繼者。曰。堂中簡。主事僧。意不在簡。謂令揀選可當說法者。僉曰。第二座可然。且攝禮先請簡。簡豈敢當也。既申請。簡無所辭讓。即自持道具入方丈。攝眾演法自如。主事僧大沮。師知之。一夕遁去。安樂樹神號泣。詰旦眾追至麥莊。悔過迎歸。聞空中連呼。曰和尚來也。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曰。隨處得自在。問維摩豈不是金粟如來。曰是。曰。為甚麼却在釋迦會下聽法。曰。他不爭人我。問如何是朱頂王菩薩。曰。問這赤頭漢作麼。問橫身蓋覆時如何。曰。還蓋得麼。問蛇子什麼吞却蛇師。曰。在理何傷。問。諸佛道不得處。和尚還道得麼。曰。汝道什麼處道不得。問。路逢猛虎時如何。曰。千人萬人不逢。偏汝便逢。問。獨宿孤峰時如何。曰。閑著七間堂。誰教汝孤峰獨宿。問。古人云。若欲保任此事。直須向高高山頂立。深深海裏行。意旨如何。曰。高峰深海。迴絕孤危。似汝閨閣中軟暖麼。又問。叢林多好論尊貴邊事如何。曰。要汝知大唐天子。不會書斷會麼。簡契悟精深。履踐明驗。而對機應物。度越凡量。天下宗之。壽八十餘。無疾而化。廬州帥張崇。為建塔本山。
  系曰。有同安丕禪師者。與師同為膺公嫡嗣。難兄弟也。丕之嗣曰同安志。志之嗣曰梁山緣觀。自丕。自觀。皆失考生。緣不及傳。觀之子。則為大陽玄矣。別具膺公。見宋傳。

  蜆子和尚傳

  蜆子和尚。不知何許人也。事跡頗異。居無定所。自印心於洞山。混俗閩川。不畜道具。不循律儀。冬夏唯披一衲。逐日沿江岸。採掇鰕蜆。以充其腹。暮即宿東山白馬廟紙錢中。居民目為蜆子和尚。華嚴靜禪師聞之。欲決真假。先潛入紙錢中。深夜師歸。嚴把住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遽答曰。神前酒臺盤。嚴放手曰。不虗。與我同根生。嚴後赴莊宗詔。入長安。師亦先至。每日歌唱自拍。或乃佯狂。泥雪去來。俱無踪跡。後不知所終。靜。出洞山。故曰同根生耳。

  惟勁大師傳

  寶聞大師惟勁。福州人也。素持苦行。不衣繒纊。惟壞衲度寒暑。時謂頭陀焉。初參雪峰。深入淵奧。復問法玄沙之席。心印符會。一日謂鑒上座曰。聞汝註楞嚴經。是否。曰不敢。師曰。二文殊如何註。曰請師鑒。師乃揚袂而去。唐光化中。入南岳。住三生藏。藏中有鏡燈一座。華嚴第三祖賢首大師所製也。師覩之。頓悟廣大法界重重帝網之門。佛佛羅光之像。因歎曰。此先哲奇功。非具不思議善權之智。何以創焉。乃著五字頌五章。覽者悟理事相融。後終南嶽。師著述。有寶林傳四卷。紀貞元後。禪門繼踵源流。又製七言覺地頌。廣明諸教緣起。又著南岳高僧傳。皆流傳於世云。

  鼓山國師傳(從展附)

  鼓山國師。神晏。大梁人也。姓李氏。幼惡葷羶。樂聞鐘梵。年十二。時有白氣數道。騰于所居屋壁。師即揮毫書璧曰。白道從茲速改張。休來顯現作妖祥。定祛邪行歸真見。必得超凡入聖鄉。題罷。氣即隨滅。年甫志學。遘疾甚。亟夢神人與藥。覺而頓愈。明年又夢梵僧告云。出家時至矣。遂依衛州白鹿山道規禪師披削。嵩嶽受具。謂同學曰。古德云。白四羯磨後全體戒定慧。豈準繩而可拘也。於是。杖錫遍叩禪關。但記語言。存乎知解。及造雪嶺。朗然符契。一日參雪峰。峰知其緣熟。忽起搊住曰。是什麼。師釋然了悟。亦忘其了心。惟舉手搖曳而已。雪峰曰。子作道理耶。師曰。何道理之有。雪峰審其懸解。撫而印之。暨雪峰歸寂。閩帥。於府城左二十里。開鼓山創禪宮。請揚宗教。曰今為諸仁者刺頭。入諸聖化門裏。斗藪不出。所以向仁者道。教排不到。祖不西來。三世諸佛不能唱。十二分教載不起。凡聖攝不得。古今傳不得。忽爾是个漢。未通个消息。向他恁麼道。被他驀口摑。還怪得他麼。雖然如此。也不得亂摑。鼓山尋常道。更有一人不跨石門。須有不跨石門句。作麼生是不跨石門句。鼓山自住三十餘年。五湖四海來者。向高山頂上。看山玩水。未見一人快利通得。如今還有人通得也。不昧兄弟。珍重。乃有偈。示眾曰。直下猶難會。尋言轉更賖。若論佛與祖。特地隔天涯。閩帥禮重。常詢法要焉。
  保福禪師從展。福州人也。生陳氏。年十五。禮雪峰為受業師。十八本州大中寺具戒。游吳楚間。後歸執侍雪峰。一日忽召曰。還會麼。師欲近前。峰以杖拄之。師當下知歸。又常以古今因緣。詢長慶稜和尚。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