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請說法寶林寺。俄徙支硎山。以其靜僻。而悅從之也。五年杭州昌化令徐正元。紫溪鎮將饒京。以千頃山慈雲院尤幽敻迎。處方丈中。訓徒之外。但燕嘿而已。然化被吳越。光啟三年。元帥錢公鏐。造山供施。且表聞其德於上。詔賜紫衣一領。鹿胎衣五事。文德六年二月。忽雙虹貫堂室。二鹿入寺。法堂梁折。五月疾。召眾別。牀上稍垂足引臂。如起行狀。遽寂。世壽七十。僧臘五十六。塔全身於院西隅。

  唐義存

  姓曾氏。泉之南安人。家世奉佛。九歲求脫俗。父母以其幼。未許也。年十二。父遊莆田之玉潤寺。存侍焉。寺有律師慶玄。操行峻特。存見而遽拜之曰。我師也。遂留不肯歸。十七年落髮。謁芙蓉山恒照大師。屬會昌之禍。遂遁止其所。久之大中既中興大法。北遊吳楚梁宋燕秦。受具戒於幽州之寶剎寺。歷攬名山。徧扣禪會。卒獲益於武陵之德山。咸通六年。始營雪峯之居。天下錫衲響應影隨。乾符中。觀察使京兆韋公。中和中。司空潁川陳公。俱仰入府。問道要。或以聞之僖宗皇帝。遣閩人陳延効賜紫伽梨。并真覺師號。歲辛亥。杖屨遊丹丘四明。明年王氏審知。始以侍中入閩。據有其地。而存適不在。若相避然。後二年。還自吳。王氏大加禮異。齋僧構宇。設像鑄鍾。復時迎而舘之于府之東西甲第。或油幢。臨席聽法。其熊罷之士。漁獵之民。皆變情易行。薰其德而善矣。
  僧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存云。闍梨行脚為什麼事。
  存問僧。近離什麼處。僧云離浙中。存云。船來陸來。僧云。二途不涉。存云。爭得到者裡。僧云有什麼隔礙。存便打。
  上堂。舉拂子云。者箇為中下。僧問上上人來如何。存舉拂子。僧云。又道者箇為中下。存以拂子驀口打。
  存因舉六祖風幡話。乃云。大小祖師。龍頭蛇尾。好與二十柱杖。時大原孚上座侍立。聞之咬齒。存云我適來與麼道。也好與二十柱杖。
  戊辰年。春三月示疾。王使醫以藥進。存却不受。夏五月二日夜乃滅。壽八十七。臘五十九。其月十五日入塔。嗣其法者。則玄沙師備。雲門文偃。洞巖可休。鵝湖智孚。長慶慧稜。鼓山神晏。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七(四明胡公舉刊)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八

    淛東沙門 曇噩 述
  慧學
  傳宗科

  梁無作

  字不用。姓司馬氏。姑蘇人。父宛丘縣尉。母戴。方妊時。夢異沙門稱姓徐。住持流水寺。苦從求寄宿。父亦夢。於盤中書字。殊得意。欲獻之天子。旦則各詫所夢。母因自指其腹。謂父曰。果生男。其必歸之流水寺乎。蓋其家去寺不甚遠也。及生岐嶷可愛。性介潔。惡葷羶物。四歲教之誦習。能強識。父滋喜其類己也。且將圖婚。以待其成。母不可。竟出家。如前志。年滿受具戒。講通經論。俄棄去。後入閩。依雪峯存公。得禪要。未幾。盧陵檀越。挽居三顧山之云亭院。豫章之南平院。皆固辭。時鍾氏據洪井。作客十年。終莫晤會。卒遊會稽。考槃四明山中。吳越錢氏。聞其名。遣使召之。略上謁遽別。仍以詩謝曰。雲鶴性孤單。爭堪名利關。銜恩雖入國。辭病却歸山。樂安孫郃。方逸老奉化。素慢緇侶。詣作則談笑終日。進士揚弇亦傾蓋。開平中示滅。春秋五十六。作平生不入尼寺。不謁公門。不脩名刺。不趨時利。有草隸字式。諸經禮懺文。注道安六時禮佛文。并所述詩歌行世。自號逍遙子。

  梁師備

  生閩之謝氏。少隨其父。漁南臺江中。得魚輒縱之。父雖怒不恤也。咸通初。出家芙蓉山。即往豫章開元寺受具。歸執役隸業院。辛苦無所憚。布納芒鞋。日中一食。常坐不臥。叢林以備頭陀稱之。雪峯存禪師。其同學兄也。甞謂之曰。備頭陀何不徧參去。備曰。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存深以為然。出世玄沙。毳士之相從者。常七百許人。備一日上堂。默坐良久。大眾將謂不說法。一時散去。備咄云。看者一隊漢。略無一個有智慧者。但見我開者兩片皮。盡來簇著。覓言覓語。是我真實為他。却總不會。若恁麼大難大難。
  備有時垂語曰。諸方老宿盡道。接物利生。且問汝三種病人來。汝作麼生接。若拈椎竪拂。盲者不見。提唱古今。聾者不聞。待他對答。瘂者無言。若接不得。佛法無靈驗。有僧。出云。三種病人。和尚還許人商量否。備云。汝作麼生商量。其僧便珍重而出。備云。不是不是。羅漢云。桂深現有眼見。有耳聽。又有口說話。和尚作麼生接。中塔云。三種病人。即今在什麼處。
  備見僧來禮拜。乃云。因我得禮汝。備問長生。維摩觀佛。前際不去。後際不來。見在不住。汝作麼生觀。長生云。放皎然過。有个商量。備云。放汝過。作麼生商量。長生良久。備云。情知汝向鬼窟裏作活計。
  僧問云。是什麼得恁麼難見。備云。只為太近。又問。學人為什麼道不得。備云。畐塞汝口。爭解道得。
  當是時。審知王氏。以侍中據有閩土。為奏賜紫伽梨。師號宗一。開平二年。戊辰十一月二十七日終。壽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