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許人。初究毗儀。後研天台三觀一心之旨。及遊京闕。多止終南紫閣峯草堂寺。與不空傳翻。頻登筆受潤文之任。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十五日。詔於大明宮內道場。同義學沙門良賁等十六人。參譯仁王護國般若經。及密嚴經。而此經昔則偈頌。今則散文。宜乎不空與錫。翰林學士柳抗之。重加詳定也。錫充證義。辭筆不愧斯職。

  唐勿提提羼魚

  華言蓮華精進。龜慈人也。久居其國之蓮華寺。寺在國之西門外。近前踐山。山有流水。自成樂音。可愛。開元中。安西使工寫其音。以獻曲。名耶婆瑟雞。以之入羯鼓尤。妙。車奉朝甞為使。偶見精進號三藏苾蒭。奉朝因祈請。出十力經一卷。蓋佛在舍衛國所說者。奉朝使歸。以其經進上。貞元中入藏。

  唐般剌若

  華言智慧。姓憍答摩。北天竺迦畢試國人。天資頴悟。七歲依大德調伏軍出家。誦四阿含。十萬頌。阿毗達磨四萬頌。既具戒。誦薩婆多。近四萬頌。俱舍二萬八千頌。及大毗婆沙等。兼通其義又七年。習小乘法。後於中天竺那爛陀寺。承事大德智護進友智友。槀大乘金剛般若等經。唯識。瑜伽。中邊。因明。聲明。醫明。王律等論。十八年。受瑜珈法。入曼茶囉三密護身五部印契于南天竺達磨耶舍。誦凡三千五百餘頌。
  稔聞支那大國文殊所護乃泛舶東指。歷二十二年再至番禺。僅克有濟。貞元二年。始留京輦。神策軍正將羅好心舅氏子也。方以朱泚之亂有戰功。相見悲喜。迎至其家。延留供養。八年疏舉翻譯。六月八日。內出梵本。詔以罽賓三藏般若。開釋梵本。翰林待詔光澤寺利言度語。西明寺圓照筆受。資聖寺道液。西明寺良秀。莊嚴寺應真。醴泉寺超悟。道岸。辯空。充正義。仍就西明寺置舘。是日共施有加。出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十卷。華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般若心經各一卷。十月繕寫進上。詔於神策軍衛。賜齋。嚫慧絹五百疋。冬衣一襲。餘賜絹各有差。慧謝有疏。不錄。其表兄羅好心。謝疏稱。奉天定難功臣。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子詹事。語多不錄。慧終於洛陽。塔龍門之西國。

  唐良秀

  姓郭氏。蒲津人也。年及佩觹觹。乃披剃於中條山柏梯寺。通經受具。勠力講業。貞元四年。詔參罽賓三藏般若。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五年二月四日。寫成十卷進上。尋詔造疏。有謝表。薦同脩疏沙門談筵於本寺開演。不錄贈秀談筵。道恒。等。帛九十疋。內給事毛琦瑛。宣詔慰問。

  唐蓮華

  中印土人。興元初。杖錫謁德宗曰。願得一鍾歸西國。為陛下作大佛事。詔廣州節度使季復脩鼓鑄。仍令送往南天竺金塠寺。華因置鍾於寶軍國毗盧遮那佛塔所。無幾何。附舶致華嚴後分梵夾。以謝。詔般若三藏。譯於崇福寺。成四十卷。
  一云南天竺烏萇國王。以書奉獻。不知孰是。

  唐牟尼室利

  華言寂默。北印土人。出家於中天竺那爛陁寺德宗貞元九年。擁錫東來。止長安興福寺。十九年徙崇福醴泉寺。復徙慈恩寺請翻譯上所出奘師梵本。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十卷。及六麀圖。帝悅檀施加厚。

  唐尸羅達磨

  華言戒法。于闐人。居北庭。為大法師。貞元中。沙門悟空。偕節度使楊襲古。於北庭龍興寺。請法為譯主。出十地回向輪等經。法躬讀梵文。兼譯語。沙門大震。筆受。法超潤文。善信證義。悟空證梵文。既繕寫。屬沙門不通所譯經本。附宣慰中使段明秀。秦事官牛昕安西奏事官程。鍔由回鶻路入朝進上。梵夾留龍興寺藏。

  唐般若

  罽賓國人。入本朝。充義學沙門。憲宗敦崇佛理。深思翻譯。而國家多故。元和五年。庚寅。詔工部侍郎歸登孟簡劉伯芻蕭俛等。就醴泉寺。譯出經八卷。號本生心地觀。其梵夾則高宗時獅子國所進者。寫畢經進御覽。有詔願為序。尋頒視其文冠于首。大中間。法寶大師玄暢。請入藏。

  唐滿月

  西域人也。開成中。進梵夾。會有甘露之禍。不暇翻譯。悟達國師知玄。好聲明學。師事月。因請出諸禁祝。偕菩提嚩日囉金剛悉地。出陀羅尼集四卷。又出佛為毗戍陁天子所說尊勝經一卷。較舊譯尤詳。
  有般若斫迦三藏者。華言智慧輪。大中間。行大[曼-又+万]拏羅灌頂法。為阿闍棃。著佛法根本。其說以為陀羅尼者。法之根本。蓋大毗盧遮那。寔諸佛所依。至於出生無邊法門。學者脩戒定慧而以總持助成之。務令速疾。無不可者。又述示教指歸。
  讚曰。
  佛唱一音  周徧法界  隨類得聞  無雜無壞  業障有殊  斯陋而隘  翻譯之興  東國攸賴  記持非古  結集非今  阿難迦葉  常住一心  名句文身  舌授筆受  體制純深  律呂諧偶  海藏天宮  亦或稀有  視世辭章  泰山[山*音]嶁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四明胡君鉉刊)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三

    淛東沙門 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