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淮。即異香郁然。傾都歎異。遂奉全身。歸泗州普光王寺建塔。帝甞問萬回曰。僧伽何如人。回曰。觀音大士化身耳。大士壽八十三。初三十年。在於本國。五十三年。在於此方。前後化緣二十七處。神迹非一。具見行狀○六月中宗崩。明皇誅韋后等。奉睿宗即位○時義淨法師。於大薦福寺。譯浴像等經論。至是又出二十部八十八卷。李嶠張說等潤色。僕射韋巨源蘇[王*(十/(罩-卓+衣))]等監譯○菩提流志。正譯寶積。至是帝復於北苑白蓮華亭。及大內甘露等殿。別開會首。帝亦親筆受。王瑨賀知章等潤色。中書陸象先魏知古等監譯。帝外總萬方。內崇三寶。御筆製序。標於經首○八月。高祖舊第興聖寺。有柿樹久枯。至是忽重榮。因大赦天下。賜百官封爵。普度僧道數萬○十月。實叉難陀示寂。闍維舌根不壞。詔送歸于闐建塔。
  辛亥(二年)
  三月詔嵩山僧一行赴闕。行辭疾不赴。遁入荊州當陽山。行初究太玄經義。次傳天台僧筭術。次入嵩山。參普寂禪師宗旨。及遁當陽。又從律師惠悟。學毗尼。凡經籍一覽。畢世不忘(舊唐史)○四月。下詔曰。釋典玄宗。理均迹異。拯人化俗。教別功齊。自今聚集僧道。宜齊行並集。初太宗。以老子為皇宗。升於釋氏之上。至則天朝。復在釋氏之下。今此已往。遂為永式。令僧左道右。齊班竝集云(舊唐史)○十月。詔神僧萬回入宮。舘于集賢院。給二美人奉事。十二月。忽求閿鄉河水。左右莫得。又曰穴堂前地可得也。得之。回飲水畢。湛然而逝。贈司徒虢國公。圖形集賢院○法師義淨。是年又出佛功德等經論二十一卷。太常卿薛崇胤監護。
  壬子(先天元年) 七月傳位于太子玄宗。
  永嘉真覺大師。名玄覺。博貫三藏。參曹溪六祖。一見語合。祖即印可。師遽告歸。祖少留一宿。故號為一宿覺焉。及回永嘉學徒奔萃。因著證道歌一篇。以警未悟。師復預期冥感。即時定中觀見。字字化作金色。滿虗空界。是年師示寂(一云先天二年)。葬于松臺山(今淨光也)。李邕為作神道碑。後憲宗元和中。杜守賁(一云柳守賁)愛其證道歌。輙發地視。軀完如生。因為營塔。僖宗時郡。守朱褒。狀表其事。賜諡無相大師。塔號淨光。師有妹曰玄機。亦參六祖(今淨居祖師也)。師之證道歌。梵僧傳歸天竺飜譯。彼皆欽仰。目為東土大乘經師。又著禪宗悟修圓旨十篇。及觀心十門。見傳于世(皇朝太平興國中。有進其遺集者。唐太宗悅之。剃其進者。賜銀百兩。使歸植眾。并給賜茶山。許自置田贍僧眾。祥符中賜御書。山水圖畫一百餘軸。見永嘉編及諸錄)。

  歷代編年釋氏通鑑卷之八
  歷代編年釋氏通鑑卷第九

    宋括山一菴釋 本覺 編集
    明六觀居士 畢延玠 較訂
  唐

  元宗

  癸丑(開元元年)
  菩提流志。譯寶積經。并舊譯。合成一部百二十卷。至是功畢。流志自是更不譯經。唯專持誦。時修禪觀○七月義淨法師示寂。壽七十九。勑給葬事。淨譯經論五十六部。凡二百三十卷。又別撰儀傳等九卷。淨雖遍番三藏。而偏攻律部。教授學徒○七月。六祖辭徒眾。歸新州故宅國恩寺。其徒泣曰。師歸當復來否。祖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又問。師之法眼。何人傳受。祖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至國恩寺。以八月三日。示眾曰。吾受忍大師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汝等信根已熟。堪任大事。偈曰。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即跏趺而逝。壽七十六。廣州都督韋據。率新韶二郡官吏。迎奉全身。歸曹溪寶林寺建塔。真身今尚存焉。
  甲寅(二)
  帝宣問左街僧錄神光法師曰。佛於眾生。有何恩德。致捨君親妻子。而師事之。說若有理。朕當建立。說若無理。朕當削除。奏曰。佛於眾生。恩過天地。明踰日月。德重父母。義越君臣。帝曰。天地日月。具造化之功。父母君臣。具生成之德。何以言佛竝過此乎。光曰。天能盖不能載。地能載不能盖。日則照晝不照夜。月則照夜不照晝。父只能生不能養。母只能養不能生。君有道則臣忠。君無道則臣侫。以此而推。德則不全。佛於眾生恩則不爾。言盖則四生普覆。論載則六道俱承。論明則照耀十方。論明則光輝三有。論慈則提拔苦海。論悲則度脫幽冥。論聖則眾聖中王。論神則六通自在。所以存亡普救。貴賤皆携。唯願陛下回心敬仰。帝悅曰。佛恩如此。非師莫宣。朕願回心。生生敬仰。
  乙卯(三)
  八月。帝遣禮部郎中張洽。賷詔詣當陽山。起沙門一行赴闕。有旨安置光泰殿。帝數訪以安國撫民之要。或謂一行優於憶誦。帝一日命出宮籍示之。行閱畢。令內侍執本。對帝復之。不差一字。帝驚異。顧謂左右曰。聖人也。自是頻召咨質佛心之要。行雍容敬沃。聖眷日隆。天下以帝從之問道。呼為天師(舊唐史)。
  丙辰(四)
  天竺三藏法師輪波迦羅(此云善無畏)。至京。帝初夢梵僧風度[王*(十/(罩-卓+衣))]異。因追畫工。授以形段。圖于殿壁。及畏至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