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24-中国撰述史传部编年通史-续佛祖统纪-宋-佚名-第26页

譯泥洹經等。共六部二十四卷○竺法力。譯無量壽經一卷。
  庚申(元熈二)
  居士竺難提(此云喜)。譯觀音消伏毒害經等○禪師曇蘭。居始豐赤城山。初變恠百出。蘭宴坐自若。神乃拜曰。我詣韋鄉山殊欺王。以此山奉上人。遂不見。後三年殊欺王。同夫人男女二十三人至。求授歸戒。蘭為授五戒。以萬錢密兩器為施而去。是年蘭卒(僧傳)○六月恭帝禪位于宋王劉裕○兩晉凡十五君。一百五十六年國除○東晉一百四年中。譯師二十七人。所譯經律論。垂六百卷。而弘法之務。至是特盛焉。合寺一千七百六十八所。僧尼二萬四千人(方志)。
歷代編年釋氏通鑑卷第三
  歷代編年釋氏通鑑卷之四
宋括山一庵釋 本覺 編集
    明羼提居士 畢熈志 較訂
南北朝
宋(劉氏都建康八主六十年國入于齊)。魏(拓跋氏改姓元都雲中遷平城及洛陽十二君百四十九年分而為東西魏)。
庚申(宋)(高祖永初元)(西秦)(熾盤建弘元)(夏)(赫連勃勃)(二)(北凉)(蒙遜)(九)(西凉)(李恂)(北燕)(馮跋)(十二)(魏)(明元帝)(五)
  六月宋高祖(裕)。受晉禪即帝位。殷憂稍移。天步猶阻二年塗鯁。四戰兵勞。百虜暢於胷中。萬機總於襟內不倦檀那之業。常持護法之心。手寫戒經。口誦梵本。造靈根法王等四寺。供佛招賢。帝甞收後秦尊奉僧導。為之於金陵壽春。立東山寺。又迎佛馱跋陀羅。於道場寺。譯華嚴經○是月羅譯華嚴六十卷畢○是年曇無竭(此云法勇法上)。招二十五人。遊西域求經○廬山道敬法師示寂。壽五十一○北凉釋僧龔。及法眾僧伽陀譯經○釋法和。精通數論。宋祖敕為僧主(僧傳)。
辛酉(二)(二)(真興三)(元始十)(西凉)(為北凉滅)(太平十三)(大常六)
  十月北凉曇無讖。譯涅槃經四十卷方竟。首尾八年。追求三度。譯圓四袠。所闕尚多。聞法何其艱哉。讖頗善呪術。所向皆驗。甞告蒙遜云。有鬼入境。必多災疫。遜不信。欲躬見為驗。讖即以呪加遜。遜見而駭怖。讖曰。宜潔誠齋戒。神呪驅之。乃誦呪三日。謂遜曰。鬼已北去矣。時境首有見鬼者。云見數百疫鬼。奔驟而逝。既而北境之外。疫死者眾。境內獲安。讖之力也。遜益敬讖矣(本傳)。
壬戍(三)(八月帝崩)(三)(四)(十一)(十四)(七)
  竺道生。初從什公受業。關中僧眾。咸謂神悟。時涅槃後品未至。生曰。闡提皆當成佛。此經來未盡耳。於是文字之師。誣生為邪說。擯而遣之。生白眾誓曰。若我所說。不合經義。請於現身。即見惡報。若實契佛心。願捨壽時。據師子座。竟拂衣入吳之虎丘山。竪石為徒。講涅槃經。至闡提有佛性處曰。如我所說。義契佛心否。群石皆首肯之。後居廬山。銷影巖岫。聞讖譯涅槃後品。至南京。果言闡提皆有佛性。生大慰喜。尋即講說。
癸亥(營陽王)(義符景平元)(四)(五)(十二)(十五)(八)
  廬山周續之卒。壽六十七。又張詮卒。壽六十五○魏光祿卿崔浩被讒。太武命浩。以公歸第。因脩服食養生之術。初道士宼謙之。奉真經二十卷。獻于魏王。朝野未之信。浩獨師受其術。太武由是迎謙之。起天師道場。道徒由此而盛○孫道德常奉道。而年過五十。未有子息。有僧謂曰。必願有兒。當志心誦觀音經。德遂不事道。而專歸誠觀音。忽有夢應。婦即有孕。遂產男焉(珠林)。
甲子(宋文帝)(義隆元嘉元)(五)(六)(十三)(十六)(魏世祖)(太武帝燾始光元)
  佛馱什(此云覺壽)。於揚州。譯五分律三十四卷○魏太武初即位。亦遵太祖太宗崇信之業。每引高德沙門。與共談論。輿奉佛像。散華致敬(魏書)○凉曇無讖譯金光明經四卷。
乙丑(二)(六)(夏昌承光元)(十四)(十七)(二)
  廬山曇順法師示寂。壽七十九。夏赫連勃勃尊高己德。昧乎聖人之道。曰勃者佛也。吾為佛也。陳聖像於後坐。令沙門朝集。為己致拜。天罰有罪。是年為雷震而死。國亦尋滅(北山錄)○劉式之。造文殊金像。俄失之。夙夜祈請。經五年忽見佛座光發。式之因拂拭牀帳。乃見失像儼然具存(感通傳)。
丙寅(三)(七)(二)(十五)(十八)(三)
  沙門慧琳。善談論。帝與議朝廷大事。遂參權要。賓客輻湊。琳遇賓客。填咽喧涼而已。孔顗慨然曰。遂有黑衣宰相(通鑑)○謝晦。為領軍將軍。鎮荊州。患沙門僧昌。於城內立塔。湫隘雉堞。躬役介夫。令肆其武勇。撞擊陊壞。龕像摧殞。欻有暴風連天。雲霧作昏。驍烈為之膽寒。晦蒙被塵土。以手拭去。膚隨指落。潰灡瘡痍。體無完肌。竟坐反狀。召檀道濟討之。兵潰擒送鄴都。斬於都市。夷其九族(北山錄)○凉曇無讖。譯經總十九部。百二十一卷。是年絕筆○神僧杯度。初出冀州。神力卓越。或扣氷而浴。或著屐上山。或徒行入市。惟荷一蘆圌子。有試舉者。十餘人不能舉。或見有四小兒者。(即四天王)廣陵李家。奉之頗久。忽索袈裟。李辨未至。度云暫出。至夜不歸。及覔之。在北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