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古剎。道風大振。一日燕王領兵至鎮府界。欲取趙城。有觀氣者曰。趙州必有聖人者居。戰必不勝。因此燕趙通和。聞有觀音院諗禪師道眼明白。此必應兆。一日二王命駕。謁趙州和尚。師見王。端坐不起。燕王問。人王尊。法王尊。師曰。在人中人王尊。在法中法王尊。王唯然而已。師良久乃問。那個鎮府大王。趙王曰。弟子是。師曰。老僧濫在化部。不及趍見。須臾王請說法。師曰。大王尊諱多。王曰。請去諱說法。師曰。我佛世尊一稱名號。罪滅福生。大王先祖才有人觸著名諱。便生嗔怒。趙州於是慈悲說法。二王大悅稽首而退。至來日燕王有先鋒將入院。欲責慢君之禮。師聞來乃出接。鋒云。昨日見二王不起。今日見某甲來。何故出接。師云。待都使似大王。老僧亦不出接。鋒愧而退○又趙王擕諸子。謁趙州入院。師坐而問曰。大王會麼。王云不會。師曰。自少持齋今已老。見人無力下禪床。趙王加禮而去。翌日令客將傳語。師下禪床接之。少間侍者問。和尚昨日大王來。却不下禪床。今日軍將來。為甚麼下禪床。師云。非汝所知。上等人來禪床上接。中等人來下禪床接。末等人來三門外接○趙王請趙州和尚供養。師屆城。王敕令合城具威儀。迎接入內。師下輦。王乃設拜。請上殿正位而坐。齋罷。眾欲請師演法。師云。這裏已坐却老僧。那裏更問甚法。二尊不竝化。王乃止。時王與后在師左右侍立。后曰。請師與王摩頂受記。師以手摩王頂云。願大王與老僧齊年。
  甲寅(乾寧元)
  禪月大師貫休。以詩謁吳越王錢鏐。有一劒霜寒十四州之語。謬令改作四十州乃可相見。休曰。詩不可改。孤雲野鶴何天而不可飛。乃入豫章之西山。後入蜀謁王。大王蜀僧齊己。幼捐俗依溈山。及仰山慧寂禪師住豫章觀音。己公為總轄庶務。有粥疏曰。粥名良藥。佛所贊揚。義冠三檀。功標十利。更祈英哲。各遂願心。既備清晨。永資白業。其後居西山金鼓示寂。塔尚存焉。龍盤乃其書堂(雲臥紀談)。
  乙卯(二年)
  九座正覺大師智廣。自咸通六年。至九座山。忽逢巨蠎。欲來吞師。師錫自飛。撑柱其口。師入其口。趺坐入定。神來謝罪。師不顧之。逮師出定。蠎化為石矣。繼而雷雨湧沙。夷成院基。山神移山。八維蔭映。乾符三年示滅。是年諡正覺號云○五月灌溪志閑禪師。將示滅。問侍者曰。坐化者誰。曰僧伽。曰立化者誰。曰僧會。師乃行六七步。垂手而逝。
  丙辰(三年 馬殷據湖南 錢鏐兼鎮兩浙 李茂貞焚長安宮室)
  二月九峰玄禪師。誡其徒曰。無虗度光陰。無虗消信施。既已出家。唯道是履。名大丈夫。於是寂然在定。至三月二十日乃化。
  丁巳(四年 閩帥王朝薨弟王審知據其地)
  燕王尊仰趙州。甞自幽州降至命服。鎮府具威儀迎接。持以奉師。師堅讓不受。左右曰。大王為和尚佛法。故以為奉。請著此衣。師云。老僧為佛法故。不著此衣。諸官咨聞再三。師乃取著。諸官禮賀。師唯應諾而已○十一月趙州示滅。壽一百二十。後諡真際大師。師臨化。令侍者送拂子與趙王。囑云。此是老僧一生受用不盡底。趙王贊師真曰。碧潭之月。清鏡中頭。我師我化。天下趙州。趙王哭師頌二首。一曰。師離淲水動王侯。心印光潛麈尾收。碧落霧霾松嶺月。滄溟浪覆濟人舟。一燈乍滅波旬喜。雙眼重昏道侶愁。縱是了然雲外客。每瞻瓶几淚還流。二曰。佛日西傾祖印隳。珠沉丹沼月沉輝。影敷丈室爐煙慘。風送禪床松韻微。隻履乍來留化迹。五天何處又逢歸。解空弟子絕悲喜。猶自潛然對雪幃(禪苑聯芳)。
  戊午(光化元)
  八月洛浦安禪師。誡門人曰。出家之法。長物不留。況其他哉。切須在念。時光迅速。大道深玄。苟或因循。曷由體悟。師二山開法。語播諸方。十二月一日夜坐化(一云二日午時)。
  己未(二年)
  華嶽玄偉禪師。編次貞元以來宗師機緣。為玄門聖胃集○龍牙居遁禪師。初參洞山价。洞水逆流語下大悟。服勤八年。日增智證。至是馬氏據有長沙。興崇梵坊。請遁說法于龍牙法濟禪寺。有徒五百餘眾。僧問祖意。師曰。待石龜解語。即向汝道。僧曰。石龜語也。曰向汝道甚麼。其僧亦悟。
  庚申(三年)
  杭州文喜禪師。初參仰山。山令典常住。一日有異僧。就求齋食。師減己分饋之。山預和問曰。適來果位人。汝給食否。答曰。輟己回施。山曰。汝大利益。尋止浙右千頃。次住仁王。光啟三年。錢王請住龍泉廨署。大順元年。錢王表薦。賜紫衣。乾寧四年。又奏師號。曰無著。是年十月。告眾曰。三界心盡。即是涅槃。言訖。加趺而終。壽八十。塔于靈隱西塢。後天祐二年。叛兵廢師塔。觀肉身不壞。髮爪俱長。武肅王奇之。遣裨將重封[療-(日/小)+土]焉。
  辛酉(天復元)
  曹山本寂禪師。一日有紙衣道者來參。師問。如何是紙衣下事。僧曰。一裘才掛體。萬事悉皆如。又問。如何是紙衣下用。其僧拱立曰諾。即脫去。師笑曰。汝但解恁麼去。何不與麼來。僧忽開眼曰。一靈真性不假胞胎時如何。師曰。未是妙。曰如何是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