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24-中国撰述史传部编年通史-续佛祖统纪-宋-佚名-第1页

續藏經 釋氏通鑑
 宋 本覺編集
釋氏通鑑序
吾佛世尊。五時演教。末上拈華。儻非迦葉破顏阿難結集。則五千四十八卷。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皆成湮沒。俾歷劫眾生。墮在顛崖苦海中。無由出離。自佛法流通之後。如大海水。隨其限量。無不沾足。後世於經論之外。則有法苑珠林。高僧傳。五燈錄。弘明集。正宗記。僧寶傳。林間錄。宗門統要。大惠武庫。此皆果位中人出來。發揮黃面老子骨髓。使大根大器之人。一聞千悟。立地成佛。至則至矣。括山一菴覺首座。自小披緇。氣骨不俗。窮探經論。深造禪觀。而有自得之妙。針劄古人不到處。憫諸經史傳錄編年。前後不相聯貫。不便觀覽。與夫歷代神異。隱而不顯者。旁求廣索。繼晷焚膏。集成一部。目曰釋氏通鑑。又復捐貲鋟梓。以曉後來。若非宿有靈骨。豈能如此用心哉。同志君子。欲觀古今諸聖諸賢諸祖諸師出處事跡。須先閱此集。如登須彌山頂。四天下暸然在目。方知此集立志頗勤。為益不小。老僧覽畢。自甘退身三步。著數語涴於編末云。
  時咸淳六年菊節  薦福用錯師異書
釋氏通鑑序
大凡入道之士。其信根欲固。其願力欲弘。此欵啟之士。最難與入道也。蓋道有宗主有羽翼。宗主則如來。以一人任之而有餘。若夫羽翼。則今古聖賢。以千百人為之。而猶恐不足。故夫應迹西天。示形東土。自三十三祖而外。種種化現。或實或權。不思不議。不可得而條悉縷紀者。皆如來之嗣孫。正教之軌躅也。即枚舉一二人。猶令人聞風興起。而一菴覺上人。作釋氏通鑑。倣儒書編年之例。起周昭王甲寅。止後周恭帝庚申。上下凡一千九百三十年。諸祖諸師。備載罔佚。其搜羅甚富。其採集甚勤。此三雍四庫所未收。大酉瑯嬛所未見也。嗟夫瓶盤釵釧無非真金。圭璧琮璜無非寶玉。根條幹節無非栴檀。緇素玄黃無非調御。余友藍翰卿。曩獲宋本於荊楚。以為異書。甚是祕恡。會翰卿即世。家君為之經紀其事。諸孤遠將遺書見畀。怳若優曇鉢羅華再見。第其書。間有豕渡之譌。兼歷年既久。紙渝墨落。不無脫漏。適余養痾山中。却掃多暇。日檢經藏。更為較讐。冗者芟之。遺者補之。訛者正之。疑者闕之。又參之傳記。詢諸善知識。始稱完帙。敢為帳中之祕。當圖名山之藏。敬付剞劂。願與同懷之士。咸成得道之因云耳。
  天啟丙寅佛出世日羼提居士 畢熈志 敬書
釋氏通鑑序
史家者流。不出編年列傳二體。左丘公穀因經為傳。編年成書。龍門以下歷代之史。皆從列傳。司馬文正公著通鑑一編。取法左氏。上下數千載。前後數十朝。禪代廢興存亡。賢否得失。一開卷得其大都。讀史者善之。慨自紀載興而編年易。事詞勝而道法衰。吾不能為史諱矣。然史不獨可為儒家之用也。大藏五千餘函。其書三乘。浮于惠子五車。騰法東來。名流結集。又復日滋。惟是出世之旨。劫初之音。未易窺藩。而金萹浩博。瑤函稠疊。幾為海若之觀。初機之人信根未固。有望崕而返耳。有宋括山覺禪師。裒集釋典。演以儒文。用司馬法。著釋氏通鑑。自西周迄于五季。聖諦神踪。網羅無佚。非經非疏。別為一體。古德機鋒相觸。所謂要妙言無義語。錯見其間。盖理魔事障。既已雙遣。而淵旨靈文。兩臻其奧。洵釋門之良史才。而竺墳之大寶筏也。兒子熈志年來臥痾。澡心學佛。日檢大藏。手不釋局。偶得此宋板遺編於閩人藍翰卿。寶為曇華。共謀纂棗。使諸慕道者。得覩歷代聖賢標靈顯異。知其用心。總為宗主羽翼。共明此一大事因緣。普度有情。咸登正覺。因而植決定信。發廣大願。荷擔如來無上菩提。即是諸祖諸師出現于世矣。昔王荊公以誤解三昧字。為釋門所譏。而王弇州不得頻婆末利花果二字義久之。於翻譯名義集攷出。自謂若獲真珠船者。信乎史鑑之不可已也。矧釋氏十方調御。三乘汲引。其言竑大而可驚。厥軌清邈而難蹈。若非大書特書。猶如反鑑索照。然則是書也。固前脩超凡證聖之譜。亦前代善敗得失之林也。殆足傳燈延光弘明。而超乘珠林寶訓諸帙矣。
  大明天啟歲在丙寅重九日新都畢抵康孟矦撰
歷代編年釋氏通鑑採摭經傳錄
佛書
  五燈錄  佛運統紀  梵王問佛經  釋迦譚  祖琇通論  涅槃前後分  育王傳  義楚六帖  開皇三寶紀  高僧傳  法苑珠林  三寶感通錄  僧寶傳  飜譯名義  宗炳明佛論  弘明集  大藏一覽  舍利感應記  延光集  釋迦方志  華嚴證驗集  會宗集  佛道論衡  金剛感應集  葦江集  隱子論髓  淨土感應集  通明集  禪苑聯芳  觀音感應集  寒山集  龍湖行狀  慈恩法師傳  辨正論  冷齋夜話  佛法大明錄  壇經記  禪林寶訓  呂(夏卿)金剛序  定光記  雲臥紀談  慈雲行業記  譯經記  叢林盛事  傳法正宗記  北山錄  宗門統要  泗洲顯化傳  雪峰錄  大慧武軍  釋門自鏡錄  林間錄  大慧年譜  道澄評謗書  羅湖錄  龐居士錄  張無盡語錄  諸語錄  傅大士錄
儒書
  通鑑  周書異記  胡氏詠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