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23-中国撰述史传部编年通史-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第47页

僧為法王佛子及覺義都綱。帝自命為大慶法王。給僧度牒數萬。以廣番教 按名山藏典謨記。正德五年四月。陞大能仁寺國師那小堅參禪師。劄巴藏播為法王都綱。那卜領占為佛子。公葛端竹堅播札失為禪師。大隆善護國寺剌毛綽即羅竹為佛子。大慈恩寺國師乳如領占為西天佛子。革職國師哈剌札為佛子。剌麻也舍窩為禪師。六月陞大隆善寺禪師星吉班丹為國師。左覺義羅竹班等為禪師。剌麻癿竹為左覺義。三作捨剌為右覺義。倫竹堅參為都綱。大慈恩寺佛子乳奴領占捨剌札俱為法王。剌麻捨列星吉為佛子。也夫短竹為禪師。大能仁寺剌麼領占播為都綱。上自命曰大慶法王。因鑄大慶法王西天覺道圓明自在大定慧佛金印。兼給誥令鐫印曰天一。十月陞國師羅竹班卓丹端竹。為灌頂大國師禪師。領占陸竹為國師。給番僧度牒三萬。漢僧道士各五千。以廣番教。
  正德六年。番僧奏。討田百頃。為大慶法王下院 按明通紀。正德六年。上方好佛。自名大慶法王。外廷無敢諫。會番僧奏。討田百頃。為大慶法王下院。傳珪因劾僧曰。法王何為者。至與尊號並列。大不道當誅。有詔不問。其妄求亦止。
  正德七年十一月。大慈恩寺法王。乞修造僧房。許之。工部諫。不聽 按名山藏典謨記云云。
  正德八年。為番僧修寺造塔。賜大慶法王行童度牒。聽具收度自便 按明大政紀。正德八年七月。西僧欲奪甘州民田地。遣官督建僧寺。禮部尚書劉春執不可。止之。時關中饑。春力爭以為不可。大略謂非止病民。邊警至。不可支持。必致擾害。疏入幾兩月。報下竟停之 按名山藏典謨記。正德八年四月。大役軍士。為番僧修大慈恩寺。鬻爵贖罪。以充費。十月大慈恩寺灌頂大國師也舍窩死。命造塔葬之。工部及工科給事中執奏曰。非故事。上曰著為令。十一月賜大慶法王領占班丹番行童度牒。聽其收度自便。
  正德九年正月。吏部尚書楊一清上言。不宜創梵字於西內。時不能行 按明通紀云云。
  正德十年。給大德法王國師誥命賜胡僧知三生法王金印袈裟 按名山藏典謨記。正德十年二月。保安寺大德法王綽吉我些兒為其徒領占綽節兒綽供劄失。請得為正副使。還居烏斯藏。比大乘法王例入貢。并給與國師誥命。得入番熬設廣茶。下禮部尚書劉春議不可。令覆議。春執奏詔與誥命。罷設茶勅。是時上習番經。被番僧服綽吉我些兒輩。出入豹房。參廁權貂。及領占綽節兒等歸。輜重相屬。傳郵煩費焉。五月大護國保安寺右覺義班丹倫竹。為其師祖大善法王星吉班丹乞祭葬。禮部執奏無故事。特許之。十一月嬖倖言。西域胡僧有知三生者。西人謂之活佛。上使太監劉充往迎。率指揮千戶百餘人。甲士千人。以珠琲為幡幢。黃金為七供。賜法王金印袈裟。及其徒饋賜鉅萬計。勅以十年往返。得便宜處置錢物。益發官軍護送之。
  正德十三年。遣中官劉充迎活佛。賜西域番僧食茶。遣番僧封烏斯藏國西為闡教王 按明大政紀。正德十三年三月。上遣中官劉充迎活佛。使烏斯藏。巡撫淮楊都御史叢蘭。疏斥佛老無益。乞還充勿遣。不報。時番國烏斯藏傳聞。國西有童子。記其生前事者。以為活佛。上遣使迎之。所過誅求百計。勢張甚蘭檄有司。毋徇所欲。至淮謁辭之。南京兵部尚書喬字上疏。諫遣使迎活佛。甚傷國體。字云國朝祖宗相承。所以不絕番僧朝貢者。不過羈縻遠夷而已。非崇奉信惑之也。陛下天縱聖明。無微不燭。抑豈不知西方之佛教。無益中國之治乎。不報 按名山藏典謨記。正德十三年五月。賜西域番僧食茶八萬九千餘斤。人許帶六千斤下番不為例。七月遣番僧覺義領占劄巴等。封烏斯藏國酋。為闡教王。劄巴等乞給馬快船三十。載食鹽為入番買路。資部科執奏。詔特許之。
  世宗嘉靖十四年。燬興隆寺併慈恩寺。一應修齋俱革 按明會典。嘉靖十四年。大興隆寺燬。令永不許復。併大慈恩寺。一應修齋俱革。僧徒聽告。就各寺依住。有歸化者。量給原寺。田畝仍免差徭。六年。
  嘉靖十五年。除禁中佛殿。併毀佛像佛骨佛牙諸物 按明大政紀。嘉靖十五年五月。帝欲除去禁中釋殿。以其地奉建慈慶慈寧二宮。命廷臣集議。僉以為可。帝即命撤之。尋召李時夏言入視大善殿。見金範佛像不下千百。皆命銷毀。其几案懸鍍金函藏貯。尚多佛骨佛牙諸物。言退上疏。力請焚[療-(日/小)+土]。帝從之。於是禁中邪穢迸斥殆盡 按春明夢餘錄。宗伯夏言議[療-(日/小)+土]佛骨疏。比者恭遇皇上諮及群臣。欲除去禁中釋殿。奉建兩宮以備一代之制。一時廷議。仰贊皇上篤養盡制之孝。闢邪崇正之化。盛德大業光前振後矣。今月十一日。伏奉聖旨。命大學士李時同臣言入看。即所謂大善殿者。臣等看得殿內有鑄金銀像。鉅細不下千百。且多邪鬼淫褻之狀。仰惟聖明燭其誕妄不經。一旦奮然舉而除之。甚盛舉也。但臣見諸几案之上。及懸度梁栱之間。與夫金函之所藏貯者。為物尚多不可識辨。問之守者。且云是為佛骨。是為佛牙。枯朽摧裂。奇離磈礧。計不下千斤。臣惟佛法之入中國。自漢明帝時始。然不過人誦其書習其教而已。至唐憲宗時。乃迎佛骨至京師。其臣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