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23-中国撰述史传部编年通史-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第26页

山智者教文印本四千六百二十卷。住山本如觀郡人。建教藏閣。以奉之。
  天禧三年。詔以御注佛經。入藏頒行。又詔賜女真國大藏經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天禧三年譯經三藏法護等請。以御注四十二章經。御注遺教經。入藏頒行。詔可。十一月東女真國入貢。乞賜大藏經。詔給興之。
  天禧四年。詔以御製釋典法音集。附大藏。賜西天竺沙門紫服。又特賜僧知禮號法智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天禧四年正月。右街講經祕演等請。以御製釋典法音集。命僧箋注。凡三十卷。乞附大藏。詔可。初是楊億提舉其事。集中有六種震動之語。一僧箋之。將三百字。暗碎不可觀。億削去。自注云地體本靜。動必有變。人服其簡。西天竺沙門普善。來進梵經。賜紫服。附馬都尉李遵最奏四明知禮法師高行遺身。上嘉歎不已。特賜法智之號。仍宣旨住世演教。不許遺身。時譯經院證義簡長等二十三人。各寄聲詩贊美道德。
  天禧五年。詔遣內侍。請僧法智領眾。修法華懺。又詔建資聖禪院。為將士戰亡者追福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天禧五年詔遣內侍俞源清。往四明延慶。請法智法師。領眾脩法華懺為國祈福。師為述脩懺要旨上之。詔於并州。建資聖禪院。為將士戰亡者追福。門下侍郎平章事丁謂兼譯經潤文使。翰林學士晁迥李維兼潤文官。是歲天下僧數三十九萬七千六百十五人。尼六萬一千二百四十人。
  乾興元年。仁宗即位。章懿太后遣使請僧遵式為國行懺。賜龜茲國僧紫服 按宋史仁宗本紀。乾興元年二月戊午即位 按佛祖統紀。乾興元年。章懿太后遣使。詣錢唐天竺。請遵式法師。為國行懺。師著金光明護國道場儀上之。因奏天台教卷。乞入大藏。龜茲國僧華嚴來進佛骨舍利梵經。賜紫服。
(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彙考卷第三
  (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彙考卷第四
  宋二
仁宗天聖元年。勅內侍降香。入天竺靈山。為國祈福。南海駐輦國。進金葉天竺梵經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天聖元年勅內侍楊懷古。降香入天竺靈山。為國祈福。慈雲式法師。復以天台教文入藏為請。懷古為奏上知。南海駐輦國遣使進金葉天竺梵經。詔三藏法護譯之。
  天聖二年。詔賜天台教文入藏。及賜白金百兩。飯靈山千眾。西天沙門愛賢護賢來進貝葉梵經。詔賜紫服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云云。
  天聖三年。夏竦等進新譯經音義七十卷。詔不許收度曾犯真刑及文身者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天聖三年翰林學士夏竦。同三藏惟淨等。進新譯經音義七十卷。判都省馬亮言。佛道貴重。人天所師。請無得收度曾犯真刑及文身者。詔從之天聖五年。西域僧獻梵書。惟淨進大藏經目錄。賜名天聖釋教錄 按宋史仁宗本紀。天聖五年二月丁丑。西域僧法吉祥等來獻梵書 按佛祖統紀。五年三藏惟淨進大藏經目錄二裘。賜名天聖釋教錄。凡六千一百九十七卷。
  天聖六年。罷兩川歲貢織佛御製三寶讚 按宋史仁宗本紀。天聖六年春正月己酉。罷兩川乾元節歲貢織佛 按佛祖統紀。天聖六年御製三寶讚。以賜宰輔及譯經院。
  天聖七年。勅建慈化寺。為先帝薦福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天聖七年。勅於京師。大建慈化寺。謂宰臣曰。此蓋為先帝薦福之舉。今後毋得無故擅興力役。
  天聖九年。勅迎六祖衣鉢。奉安大內清淨堂。詔僧懷問往西天建塔。迎開寶寺佛牙置禁中。尋奉還寺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天聖九年。勅韶州守臣。詣寶林山南華寺。迎六祖衣鉢。入京闕供養。及至。奉安大內清淨堂。勅兵部侍郎晏殊撰六祖衣鉢記。傳法院言。沙門懷問嘗往天竺。為真宗皇帝。建塔於佛金剛座之側。今欲再往為皇太后今上。更建二塔。乞賜先朝聖教序。皇太后發願文。聖上三寶讚。刊石塔下。及製袈裟奉釋迦像。詔可。仍令詞臣撰沙門懷問三往西天記。初太祖疑。宣律師佛牙非真。遣使取自洛。烈火煅之色不變。心敬神異。遂製發願文。太宗朝復取驗以火。製偈讚以申敬。因奉安大相國寺法華院。真宗嘗迎供開寶寺靈感塔下。瞻拜之夕。神光洞發。遂製偈讚。上以三朝敬事。遂迎置禁中。以薔薇水灌之。忽於穴中。得舍利一。五色映人。因為製讚以金[豕/皿]二重藏之。奉以還寺。
  景祐元年。毀天下無額寺院。賜趙元昊佛經。詔試童行誦法華經。中選者始得度 按宋史仁宗本紀。景祐元年閏六月乙亥。毀天下無額寺院。十二月癸酉。賜西平王趙元昊佛經 按佛祖統紀。景祐元年。詔試天下童行。誦法華經。中選者得度。命參政宋綬夏竦同監試。有童行。誦經不過。問習業幾年。對曰十年矣。二公笑且閔之。約歸各取經誦。綬十日。竦七日。不遺一字。是歲天下僧三十八萬五千五百二十人。尼四萬八千七百四十人。
  寶元二年。僧懷問等。自中天竺還。召見慰勞。賜號及紫衣金幣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寶元二年五月。三往西天懷問。同沙門得濟永定得安。自中天竺摩竭陀國還。進佛骨舍利貝葉梵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