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22-中国撰述史传部编年通史-历朝释氏资鉴-元-熙仲-第3页

身。
第七識 (傳送樂習)識。平等性智。千百億化身。
六祖禪師頌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轉其名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名  繁興永處那伽定
  如來(無虗妄)應供(良福田)正徧知(知法界)明行足(具三明)善逝(不來還)世間解無上士(無二世間。國土世間。眾生世間)調御丈夫(能調伏眾生身心惡)天人師(能為眾生作眼目)佛(知善法聚不善法聚非善法聚非不善法聚)世尊(二世之中無二佛)。
  十號圓明 萬行具足 天龍戴仰 稱無上尊。

三藏 修多羅(阿難經〔眾〕結集為經)毗奈耶(優婆離結集為律)阿毗曇(諸大菩薩〔衍〕而為論)。
  五時(方等。華嚴。般若。法華。涅槃)。
  鹿苑十二部經(梵語修多羅。祇夜。毗迦蘭那。伽佗。尼佗羅。優佗那。伊帝目多伽。闍多伽。波佗。毗佛略。阿浮達磨。優婆提舍。唐言契經。重頌。授記。〔說〕誦。因緣。自說。本事。本性。譬喻。方廣。未曾有。論義)。
  儀化四教(頓。漸。秘密。不定)。
  法化四教(藏通別圓)。
  十信(信心。志念。精進。聞慧。正定。不退。護法。迴向。持戒。發願)。
  十住(發心。治地。修行。生貴。具足。正心。不退。童真王子。灌頂)。
  十行(歡喜。饒益。無違逆。無掘撓。無痴亂。善現。無着。難得善法。真實)。
  十迴向(護生離生相。不壞。等一切佛。至一切處。無盡功德。入一切平等。隨順眾生。真如相。無着無縛。人法界無量)。
  十地(歡喜。離垢。發光。燄慧。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法雲)。
  十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大願。大力。大智)。
  四無量 大慈(廣濟)大悲(拔苦)大喜(無畏)大捨(無為)。
  四攝法 布施(利誘)愛語(智拔)利行(克己)同事(和光)。
  四德 常(壽如如無變身)樂(常寂靜體無為)我(善觀察無罣礙)淨(處世界如蓮華)。
  四諦 苦(迷涅槃為生死)集(迷菩提為煩惱)滅(轉生死即涅槃)道(轉煩惱即菩提)。
  一音演說 普應群機 究竟清淨 名離欲尊。

三十七道品 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神足(樂欲精進。正心。觀行。如意)。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五根(信進念定慧根)。五力(信進念定慧力)。七菩提分(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覺支)。八聖道分。正見(不惑)。正思(無邪)。正語(無遇)。正業(無作)。正命(乞食)。正進(無妄)。正念(無二)。正定(不亂)。
  三德(法身。般若。解說)。
  三解脫(空。無相。無願)。
  四弘願誓(度眾生。斷煩惱。求正法。成佛道)。
  四辨才(達法。勝我。言詞。樂說無礙)。
  四三昧(常坐半行半坐。常行。非行非坐)。
  四善法(親近善友。听聞正法。思惟其義。如說修行)。
  淨命衣 一(隨處得衣蔽形即足)二(拾糞掃〔枝〕或但衫衣)三(多寒國土畜百〔劫〕具)。
  淨命食 一(常自乞食)二(僧中淨食)三(檀越送食)。
  五觀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三德(清潔。柔軟。如法)。
  六味(鹹淡辛酸甘苦)。
  粥有十利(資色。增力。益壽。安樂。辦事。風除。辭清。消宿食。消飢。消渴)。
  八大福田(廣路義井。建造橋梁。平治險隘。孝順父母。供養三寶。給事病人。救濟貧苦。設無遮會)。
  四恩 佛師(法化教導)國王(水土外護)父母(養育劬勞)信施(四事供養)。
  六和(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無違。戒和同遵。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三學 戒定慧(三無漏學。成就一切種智。出生八萬四千清淨妙門)。
  三毒 貪嗔癡(佛云。世之毒無過三毒。具足八萬四千塵勞煩惱)。
  僧預十科 翻譯。解義。習禪。明律。護法。感通。遺身。讀誦。興福。雜科。
  僧具六寶 禪定(頓悟自心超凡入聖)講律(具戒定慧有大辨才)高上(行解雙運不入世流)文章(見聞深實學古驗今)王事(〔智〕恩識果慈威並行)常僧(精進功業長養聖胎)。
  尼遵八敬 一(百歲尼禮初學僧足)二(尼不得罵比丘)三(不得舉比丘過)四(尼犯僧殘求僧懺悔)五(式叉摩那尼從僧具戒)六(尼至半月听僧教誡)七(尼近僧處斷習修道)八(尼安居竟依僧自恣)。
  脫塵異俗 圓頂方袍 入聖超凡 為眾中尊。
  三有 欲界(攝四州四惡并六欲天)色界(攝色界十八天并四禪)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