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十字街頭石幢子。無你遮護處。一聲江上侍郎來。無你回避處。衲僧家朝出暮入。脚前脚後。也須仔細。忽然築著磕著。淨慈拄杖。別有分付。
  上堂。一升三合。拄杖頭邊。萬水千山。草鞋跟底。未言先領誰家竈裡無煙。撩起便行。是處井中有水。莫道空來又空去。許多途路不相孤。
  上堂。繞禪牀一匝。揮香案一下。轉藏已竟。講經已竟。若具看經眼目。方知落處。其或未然。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還同魔說。
  上堂。趙州喫茶去。金牛喫飯來。龍門多上客。有人續得末後句。許你入阿字法門。
  上堂。一句絕離微。囫圇無縫罅。善財。七日尋覓不得。趙州。五年分疎不下。靈山今日快便難逢。為通一線。六月賣松風。人間恐無價。
  宋理宗景定癸亥六月十四日示寂。世壽七十五。僧臘五十八。

  蘇州府虎丘枯樁曇禪師

  上堂。舉大梅甞問馬祖。如何是佛。祖曰。即心是佛。師曰。要知馬祖落處麼。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裏過來香。

  杭州府徑山淮海原肇禪師

  通州靜海潘氏子。母陳。幼從邑利和寺出家。年十九受具。參浙翁於徑山。翁問。汝何處人。師曰。淮東。翁曰。泗洲大聖。為甚麼在揚州出現。師曰。今日又在杭州撞著。翁曰。且喜沒交涉。師徐曰。自遠趨風。翁以師警敏。欲大激發。未許參堂。纔見便曰。下一轉語來。擬開口。即喝出。師以書上。又以頌呈。末句曰。空教回首望長安。翁曰。者裡是甚麼所在。師曰。謝和尚挂搭。於是。密就入室之列。命掌記室。翁既寂。師出世里之光孝。遷吳城雙塔。金陵清凉。天台萬年。蘇之萬壽。永嘉江心。而四明育王虗席。廟堂以師補處。復遷杭之淨慈靈隱徑山。其住徑山值歉餘。逋券山積。僧殘屋老。未幾。樓閣矗霄。雲衲踵至。不減浙翁全盛氣象。俄示疾。囑其徒曰。為吾祔一穴於東澗。見生死不忘奉師之意。六月初十日浴訖。書偈而逝。
  甞讚達磨像曰。踏翻地軸與天關。合國人追不再還。去去一身輕似葉。長江千古浪如山。

  寧波府天童弁山阡禪師

  舉李大夫翱參藥山因緣。頌曰。貴耳而賤目。背手抽金鏃。仰面看青天。箭過新羅國。
  送僧歸鄉偈曰。奪志南方問正因。正因一字不曾聞。七零八落袈裟角。惹得凌霄幾片雲。
  觀音像讚曰。螺髻屈蟠春島碧。綠衣零亂曉雲寒。尋聲只麼隨流去。說甚真觀清淨觀。

  金華府雙林介石朋禪師

  上堂。舉明招一日天寒上堂。眾纔集。招曰。風頭稍硬。且歸煖室商量。便歸方丈。眾隨至立定。招曰。纔到煖室。便見瞌睡。以拄杖一時趂下。頌曰。稍硬風頭早已乖。更將煖室自沉埋。反令千古成踪跡。枉喫羅山白飯來。
  因見郁山主畫像。旁僧索讚。師信筆書曰。拾得明珠笑眼開。為言塵淨轉生埃。若無直下承當者。孤負闍黎一撲來。
  佛成道日示眾。六載將身草裡埋。當時有眼幾曾開。果然見得明星現。未到門庭冷似灰。

  杭州府靈隱大川普濟禪師

  明州奉化人。上堂。舉僧問睦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曰。一隊衲僧來。一隊衲僧去。師頌曰。一隊衲僧來。一隊衲僧去。打破睦州關。大地無寸土。
  題世尊出山相曰。龍章鳳質出王宮。肘露衣穿下雪峰。智願必空諸有界。不知諸有自來空。
  送僧偈曰。雲遮劍閣三千里。水隔瞿塘十二峰。抖擻屎腸都說了。莫教錯認甕為鐘。
  蜘蛛頌曰。一絲挂得虗空住。百億絲頭殺氣生。上下四圍羅織了。待無漏網話方行。師甞纂修五燈會元。

  蘇州府虎丘東山道源禪師

  福建連江黃氏子。肄業郡之白雲。游歷兩浙。見知識二十餘員。末後到蔣山。見浙翁。室中。翁即心即佛話。有省。出世奉化清凉。遷蘇州虎丘。
  上堂。拈拄杖曰。德山棒。臨濟喝。總是用過了底。閒家廢具。且道。虎丘將甚麼為人。卓拄杖曰。不假鉗鎚烹佛祖。慣將折筯攪滄溟。擲拄杖下座。
  題蜆子像曰。紙錢堆裡可憐生。臭口纔開便葛藤。蕩盡鬼家窮活計。至今古廟絕人行。
  建安徐直翁。帥三山。以雪峰起師。至建寧光孝寺。遺偈而化。淳祐己酉九月二十九日也。壽五十九。

  寧波府大慈芝嚴慧洪禪師

  越州新昌人。姓朱。誕時。母夢前石佛入臥內而生。年十六。從石佛淨因薙染。謁浙翁於蔣山。翁問。汝何處人。師曰。越州。翁曰。近離甚處。師曰。淨慈。翁曰。如何是行脚事。師擬議。翁色莊曰。汝前來答我。一一分曉。問著行脚事。則茫然。為何所礙。師曰。今日來見和尚。翁曰。念汝新到參堂去。翁遷天童。師再參。室中。舉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話。師曰。毒龍行處草不生。翁曰。且喜沒交涉。師曰。入水見長人。翁便喝。後應丞相忠獻越王之命。出世崇報寺。上堂。住山懶慢。百事無成。教為剩語。禪亦強名。擊拂子曰。夜來春睡重。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