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12-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续灯正统-清-性统-第203页

。祕魔擎杈。俱胝竪指。
江寧府永寧古淵清禪師
聞雞鳴有省。占偈曰。喔喔金雞報曉時。不因渠響詎能知。三千世界渾如雪。井底泥蛇舞柘枝。
寧波府育王虗菴實首座
寄臥雲菴主偈曰。黃金園裡馬交馳。徑寸多成按劍疑。月曬梅華千樹雪。臥雲一枕夢回時。
寧波府天童幻菴住首座
禮應菴祖塔偈曰。眈眈睡虎管窺斑。便把中峰作靠山。不得破沙盆一箇。兒孫乞活也應難。
寧波府天童默中唯西堂
詠蠶偈曰。桑空柘盡始心休。綿密工夫一繭收。爐炭鑊湯拌得入。為人只在一絲頭。
常州府宜興佛隴可上座
聽雨偈曰。簷頭滴瀝甚分明。迷己眾生喚作聲。我亦年來多逐物。連宵攲枕夢難成。
瑞州府九峰壽首座
臨終偈曰。七十二年。者邊那邊。慣喫十方飯。不參達磨禪。今朝一擲翻身去。笑破傍觀[此/束]半邊。
吉安府武功山白雲明星禪師
閩長汀張氏子。醉心內典。從龍歸通。落髮受具。專修止觀。一日自歎曰。大丈夫。道業未就。其如生死何。遂矢志參方。徧叩名宿。機緣或契。師矍然。不自少肯曰。道固如是乎。乃謁匡廬本源。陳所見。源皆不諾。師發憤。寢食俱廢。繼聞盤龍陽。遂往咨決。一見頓釋凝滯。依久。陽以衣拂源流付之。隱居瀟峰。二十餘年。太守請出世。師以老固辭。復移茅深入。久之。又成精藍矣。一日示微疾。集眾敘謝曰。吾去矣。眾問。師何往。師示偈曰。明月落波心。白雲橫嶺上。欲識往來機。鐵牛吞大象。語畢。端坐而逝。全身塔於本山。世壽八十有四。
揚州府長蘆登禪師
嘗鼎新院宇畢。一夜夢神人乞為土地。師謂神人曰。君愛見僧過。恐不能許。神人曰。某有長誓。遂下一臂置師前。師慜其誠許之。翌日遂與建祠迨塑。土地像成。則一臂之墮。屢屢修復不可得。至今土地尚缺一臂。
四川太瘤禪師
因項有癭。故名。嘗歎佛法混濫。異見蠭起。乃曰。我參禪有悟。當不惜口業。遂耑志禮馬祖塔。久之。塔忽放光得大悟。於是。所至以勘騐為事。過雪竇。乃曰。者老漢。口裡水漉漉地。竇曰。你不肯老僧那。師曰。果然口裡水漉漉地。以坐具一摵便去。直歲不甘。趂至中路。損師一足。師曰。此是老漢使然。他日須折一足償我。竇果如其語。後放意都下市肆中。有官人留供家中。甚恭。每使侍妾醜食。師辭。官愈敬。一日官至。乃故意挑妾。乃得辭。不日坐化鬧市中。
紹興府上虞長慶法慈禪師
居常宴坐一室。士大夫。喜從其遊。深談名理。嘉泰初。忽謝客閉門。一日方盛暑。浴出易衣。端坐就寂。徒輩亟呼曰。和尚既如是。何不留偈示後。師乃曰。無始劫來不曾生。今日當場又誰滅。又誰滅。萬里炎天飛白雪。語畢而逝。
順天府潭柘道玄覺宗禪師
別號松溪。扶風南氏子。母夢法門坦授玉像吞之遂娠。其日適坦寂。生而有異。喜跏趺。會蒙古兵作。被執入武川。軍主喜令出家。投媯川青山寺剃染。遊講有聲。知說食罕充腸。於是。走見聖因。因問。來此何為。師曰。生死事大。曰自從識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子如何會。師擬議。因喝。師趨出。因召上座。師回首。因曰。分明領取。師豁然。次日白因曰。昨蒙一喝。某甲有箇見處。因曰。試舉看。師拂袖便出。因可之。憲宗元年。礬山令遺書聖因。求主靈山者。因以師應其命。付以偈曰。十載志如鐵。玄關皆透徹。跳出荊棘林。踏破澄潭月。好向孤峰頂上行。從前佛祖皆超越。至元癸未。會潭柘龍泉文。退隱西堂。師遷補其席。後坐蛻。塔于本山。
順天府潭柘古淵福源禪師
賜號佛性普明。太原李氏子。祖父居宦。師幼喜學佛。父母送妙覺。從朗剃落。興定中。避兵山谷。後走真定西牛。參廓樂一。典侍司。次參圓明照。照舉僧問雲門。如何是啐啄之機。門曰。響。汝作麼生會。師曰。今日痛領和尚一問。曰意旨如何。師曰。一聲齊和處。千古意分明。照寂。復見廓樂。樂曰。你來耶。親切處。道一句看。師進前曰。即日恭惟和尚尊候萬福。曰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滿口牙是骨。耳朵兩片皮。樂作色曰。何曾見圓明來。師却問。如何是佛法大意。樂喝。師擬議。樂打曰。滿口牙是骨。耳朵兩片皮。師始大悟。樂印可焉。出世三遷大剎。價重諸方。海雲嘗極口稱之。至元間。坐化。塔潭柘。
蘇州府茅椒太古菴道亨禪師
字清音。子自言姓楊。宋末。引一猱。自金陵來淞。大如人。能供使給。師夜坐有光。淞人爭飯之。豐薄不謝。但曰。分定。人異之。相與搆菴接納。師為眾赤脚乞米市中。故又號赤脚道人。偶軍士戲烹其猱。師嘆甚。因辭眾說偈曰。八十一年饒舌。終日化緣不歇。重陽時節歸家。一路清風明月。遂趺坐而逝。
□□府寶頂曉山元亮禪師
河南信陽蕭氏子。幼却葷。以父官棠。遂家棠。因寶林至福有道。從落[髟/采]。福示以禪要。有省。且指參古渝幽谷。纔入室。針芥相投。洪武壬子。歸棠建寶頂。被詔住報恩。遷大慈。宸章屢降。力求退。乃賜還山。初蜀藩。亦嘗請說法內庭。
  示眾。甕裡何曾走却鼈。蝦跳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