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可奈何處。得箇巴鼻。會博山說法天界。上堂。師出問。鐘未鳴鼓未響。還有佛法也無。山曰。木人井底吹。師曰。石女溪邊舞。山曰。祇如語中帶玄一句。又如何道。師曰。夜半正明。天曉不露。山便下座。山回博山。乃以如意付之曰。當慎重。勿負老僧。師復掩關。明年。奔訃博山。乃入閩主法迴龍。復隱里之戴雲山。丙子。林宗伯季翀。請結制承天。丁丑。繼席雪峰。結冬長慶。戊寅。還迴龍。己卯住博山。辛巳。菴建陽。祀二親木主。所住之處。不循開堂請。唯有示眾而已。故有示眾曰。老僧不上堂。葢因無法說。性不近人情。恰似箇鐵橛。一味放癡憨。任人道朽拙。雖然。稱住持直是口。無舌之句。葢實錄也。
  示眾。拈華示眾。有口難開。斷臂歸來。無法可得。四七祖師。無非望空啟告。遞代兒孫。總是掘地討天。老僧當年不識好惡。悞入博山社。火被伊熱瞞。至今有屈難伸。雖領眾住持。三緘其口。葢不敢鈍置諸人。亦恐有玷法門。大眾且道。恁麼住院。是為人。不是為人。不見道。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
  示眾。夜夜抱佛眠。情真罪當。朝朝還共起。死欵親招。起坐鎮相隨。刀斧斫不開。如形影相似。去離亦不可。欲識佛去處。未敢相許。祇者語聲。是切忌錯認。諸昆仲。還識傅大士麼。只知開口易。不顧舌頭長。
  僧問。真覺有言。石卵爆盡。檉枝掃地。吾當再來。師今繼席。莫非再來麼。師曰。誣人之罪。以罪加之。曰恁麼則據欵結案了也。師曰。一狀領過。
  師病次。僧問。和尚何病。師曰。針灸不得的病。曰與麼則神醫拱手也。師曰。須知有不病者。曰如何是不病者。師拈如意便打。
  示荊州親藩惠王法語。宗門無語句。實無一法與人。只要人自參自悟。自證自修。以見自己本來面目而已。非有他術。葢此本來面目。不以聖賢而莊嚴。不以庸愚而醜陋。王公與士庶同。士庶與含生等。凡囑有情。體元無二。特以迷而不參。昧却自己精光。謂之眾生。若參究一明。如天普葢。似地普擎。則謂之佛祖矣。佛祖眾生只一迷悟間。參究不參究。斯有天地之殊耳。達磨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靈俐漢一覰便了。更無許多周折。所以寶誌云。欲識大道真體。不離聲色言語。者裡無疑。說箇見性。說箇成佛。早成剩語也。如未然者。必須猛著精彩。二六時中看。是誰見誰聞。誰為覺知。是誰穿衣御[貝*善]。是誰起居動作。看到無可看處。自然大悟。徹底洞明。迷雲破散。智日高昇。始知大地眾生。由來一體。森羅萬象。共貫同條。且無情與非情之異。又何有貴賤凡聖之殊哉。
  師骨鯁性成。於衲子中即英靈。絕無肯諾語。故於壁立萬仞無愧也。順治乙未。示微疾。視事如常。八月二十五酉刻。趺坐而逝壽七十一。臘三十三。塔全身於建陽鳳山之陽。

  廣信府博山雪磵道奉禪師

  建陽龔氏子。夙根敏異。幼不茹葷。十七。聽楞嚴有感。遂投支提薙染。廿六。隨杖人於鳳山羅山玄沙間。僅二載。知有己躬下事。乃抵浙參真寂。有年。次參博山。山問。甚處來。師曰。窯中。山曰。天不能葢。地不能載。因甚却埋在窯中。師曰。今朝且喜。得見和尚。山曰。向來作何所務。師曰。看一歸何處。山曰。即今看者何在。師曰。伸手。只在縮手裡。山曰。甚處學得者虗頭來。師曰。某甲終不敢自瞞。後於勺菴。聞雞鼓翅大呌。乃頓悟。述偈曰。栢子焚殘燄欲無。鄰雞忽聽一聲呼。昔年錯認驢窺井。今日方知井覷驢。走呈山。山頷之。順治丙戌。開法灜山。丙申。繼席博山。高泉普寧間。嘗應之。
  上堂。水之濱。山之麓。是處是桃花。是處是修竹。紅者紅兮綠者綠。一般性質出天然。直者直兮曲者曲。知歸謾謂許靈雲。善用休誇只多福。究竟其中委宛情。總是畵蛇重添足。不添足。六六誰云三十六。拈頭作尾尾為頭。饑喫飯兮困就宿。咄。
  小參。今朝九月初五。天氣半晴半雨。最好時節因緣。一眾耳聞目覩。且道。覩聞的是箇甚麼。南山老大蟲。咬殺重牙虎。萬象森羅。一齊起舞。大眾。虎咬大蟲。則且置。萬象因甚麼起舞。不見道。甜瓜徹蒂甜。苦瓠連根苦。
  康熈己酉春。以院事託座元。明年六月二十日示寂。臨寂時。黃龍岑。按師身問。屋破不蔽風雨時如何。師曰。乾坤翻轉更由誰。曰與麼則一眾景仰有分也。師拱手而逝。壽七十九。臘六十二。塔靈骨於本山蓮華峰之陽。

  開府大成余公居士

  字集生。法名道裕。別號布衲。桐城人。參博山。覩法堂聯密移一步語。有省。自是決信無疑。上山書曰。自見和尚後。覺向來胸臆雜毒。被少分醍醐。洗括頓盡。歸來。硯筆付之祖龍。書籍付之豚犢。丈室而外。一物不將。獨是坐斷十方。密移一步。麤知奉教而行。而長安甚閙。我國晏然。且喜歸源有路。中間自信得力處。是去冬解組歸時。於凍舟中。結八十日不語期。所謂佛也沒奈何。良然良然。若問某甲見箇甚麼。纜開口。便自肉麻了也。
  一日。與同參持論。互相不肯。公乃曰。我最喜長慶道。唯人自肯乃方親。同參曰。此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