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時節也無。今時諸方說禪浩浩。盡謂脚跟點地。鼻孔撩天。究竟具正眼者。落落罕聞。所以偏正不一。各立異端。堅執己解。弗通實理。所謂正法難扶。邪說競興。古人道。信有十分則疑有十分。疑有十分則悟有十分。可將盡平生眼裡所見。耳裡所聞。惡知惡解。奇言玅句。禪道佛法。貢高我慢等心。徹底傾瀉。莫存毫末。只就未明未了公案上。立定脚跟。竪起脊梁。無分晝夜。無參處參。無疑處疑。直得東西不辨。南北不分。獃椿椿地。却如箇有氣底死人相似。心隨境化。觸著還知。打破髑髏。不從他得。豈不慶快平生者哉。

  大鑑下第二十八世
  東明旵禪師法嗣
  江寧府東山翼善海舟永慈禪師

  成都余氏子。生洪武甲戌。幼孤。見僧輙喜。一日聞生死事大。遂發心出家。奮志參尋知識。首見太初。初問。父母未生前。那箇是汝本來面目。師即從東過西叉手而立。初曰。未在更道。師曰。兩眼對兩眼。宣德丁未。出峽遊燕京。南詢至武林。謁東明問。無相福田衣。何人合得披。明便掌。師曰作麼。明又掌。師曰。一掌不作一掌用。又如何。明復掌。師曰。老和尚名不虗傳。遂展具三拜。未幾復遊金陵。正統丁巳。太監袁誠。請師住持翼善。庚申五月二十八日。東明遺偈曰。分付慈海舟。訪我我無酬。明年之明日。西風笑點頭。明年辛酉。東明如期果寂。成化丙戌師示寂。壽七十三。臘五十餘。塔於寺左。

  蘇州府水心月江覺淨禪師

  姑蘇范氏子。年十五。從古拙芟染。永樂壬寅。參峴山宗。後見東明。親依最久。一日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明曰。你那裡去來。師進前曲躬曰。和尚那裡去來。明便喝。師亦喝。明打出。後菴居天目。天順間。遷里之水心。成化己亥正月十九日。戒飭徒眾。說偈而逝。壽七十九。臘五十一。

  天界中禪師法嗣
  邵武府君峰大闡慧通禪師

  建寧邵氏子。從斗峰祝髮。往參雪骨中。一夕有省。成偈曰。手把龜毛索。毗盧頂上推。三千諸佛祖。一串穿將來。旦詣丈室見中。中曰。還我話頭來。師復衝口曰。坐斷恒沙界。全心一物無。浮雲都散盡。獨耀一輪孤。中可之。後住君峰二十餘年。清遠之風。從化者眾。弘治辛酉二月十七日。集眾說偈曰。人生七十古來稀。更添一歲事尤奇。若問老僧何處去。虗空獨露笑嘻嘻。沐浴更衣。趺坐而逝。

  投子琦禪師法嗣
  順天府涿州金山寶禪師

  參楚山。山問。面南看北斗。且道明甚麼邊事。師曰。和尚合取口好。山曰未在。師曰。瞞別人即得。山曰。如何是透關眼。師振聲一喝。山曰。向上一機又作麼生。師曰。青天日卓午。山曰。未夢見在。師曰。木童拈玉綫。石女度金鍼。山曰。轉身一句速道速道。師曰。雨添山色秀。風來竹影移。山拈拄杖。師便喝。拂袖而出。山曰。放汝三十棒。師轉身作禮曰。謝和尚慈悲。山曰。子雖有滔天之浪。且無湛水之波。師俛首默然。山肯之。

  □□府唐安湛淵奫禪師

  依楚山最久。一日入室次。山問。如何是至理一言。師曰。有口說不得。山曰。松風流水。為甚麼却說得。師曰。為渠無口。山曰。你道他說些甚麼。師曰。和尚適來問甚麼。山曰。祇如絕音響處。還有說也無。師曰。有則灼然有。只是聞不及。山曰。聞即且置。你道他說箇甚麼。師乃竪起拳頭。山曰。還有聞得及者麼。師以手指香爐曰。是渠却聞得。山曰。因甚渠却聞得。師曰。為渠有耳。山曰。汝亦有兩耳。為甚聞不得。師曰。雖然聞不得。瞞他一點不得。山曰。放汝三十棒。師便禮拜。

  襄陽府大雲興禪師

  久侍楚山。一日山出郡歸。眾途迎。山曰。我不曾下山。亦未甞出郡。且道甚處去來。師曰。大眾久立。請和尚回寺。山曰。那裡是寺。師曰。鐘聲響得好。山呵呵大笑。師便禮拜。後山付偈曰。躬自西州定宗旨。親從投子付袈裟。他年出世提綱要。不立孤危是作家。

  順天府房山石經海珠祖意禪師

  掩關次。一日楚山到關前。擊門一下曰。請關主相見。師斂手鞠躬而立。山曰。趙州無字作麼生。師曰。只為婆心切。肝膽向人傾。山曰。不涉有無時如何。師曰。某甲到者裡却不會。山曰。待汝出關。與汝一頓。師曰。某甲即今亦不在關內。山指關門曰。爭奈者箇何。師便喝。山曰。天氣炎烝。善加保護。師便禮拜。

  □□府長松大心真源禪師

  三池張氏子。謁楚山問。從上佛祖言不及處。行不到處請師直指。山拈拄杖曰。聻師便喝。山便打。師又喝。山又打。師便禮拜。一日室中侍立次。山曰。向父母未生前。道一句來。師曰。道不得。山曰。因甚道不得。師曰。他沒口。山曰。大好沒口。師曰。謝師答話。

  □□府松藩大悲崇善一天智中國師

  彭縣人。體貌奇異。年十二。從月光受業。後居松藩。一日楚山過其廬。師述悟由。山曰。如何是無字意。師曰。出匣吹毛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