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03-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禅林僧宝传-宋-慧洪-第16页

饑殺。終不著渠鶻臭布衫 本朝大平興國六年。尚書石公襄帥趙公。交章奏初有道行。化于此邦。補助聖化。有旨賜徽號。紫伽梨。旌異之。住山四十年。道徧天下。淳化元年秋七月。無疾跏趺而化。閱世八十有一。坐六十有五夏。
南安巖嚴尊者
禪師諱自嚴。生鄭氏。泉州同安人也。年十一棄家。依建興臥像寺沙門契緣為童子。十七為大僧。游方至廬陵。謁西峯耆宿雲豁。豁者清涼智明禪師高弟。雲門嫡孫也 太宗皇帝。甞詔至闕。舘於北御園舍中。習定久之。懇之還山。公依止五年。密契心法。辭去渡懷仁。江有蛟。每為行人害。公為說偈誡之。而蛟輙去。過黃楊峽。渴欲飲。會溪涸。公以杖擿之。而水得。父老來聚觀。合爪以為神。公遯。去武平南黃石。巖多蛇虎。公止住。而蛇虎可使令。四遠聞之大驚。爭敬事之。民以雨暘男女禱者。隨其欲應念而獲。家畫其像。飲食必祭。鄰寺僧死。公不知法當告官。便自焚之。吏追捕坐庭中。問狀不答。索紙作偈曰。雲外野僧死。雲夜野僧燒。二法無差互。菩提路不遙。而字畫險勁。如擘窠大篆。吏大怒以為。狂且慢已。去僧伽棃。曝日中。既得釋。因以布帽其首。而衣以白服。公恨所說法。聽者疑信半。因不語者六年。巖寺當輸布。而民歲代輸之。公不忍折。簡置布束中祈免。吏張曄歐陽程者。相顧怒甚。追至問狀不答。以為妖。火所著帽明鮮。又索紙作偈曰。一切慈忍力。皆吾心所生。王官苦拘束。佛法不流行。自是時亦語。去游南康槃古山。先是西竺波利尊者經始。讖曰。却後當有白衣菩薩。來興此山。公住三年。而成叢林。乃還南安。江南眠槎。為行舟礙。公舟過焉。摩挲之曰。去去莫與人為家槎。一夕蕩除之。有僧自惠州來。曰河源有巨舟著沙。萬牛挽不可動。願得以載甎。建塔于南海。為眾生福田。公曰此陰府之物。然付汝偈取之。偈曰。天零灞水生。陰府船王移。莫立沙中久。納福廕菩提。僧即舟倡偈。而舟為動。萬眾懽呼。至五羊。有巨商。從借以載。僧許之。方解繂。俄風作。失舟所在。有沙彌無多聞性。而事公謹愿。公憐之。作偈。使誦。久當聰明。偈曰。大智發於心。於心何處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於是世間章句。吾伊上口。公示人多以偈。然題贈以之中四字於其後。莫有識其旨者。異跡甚著。所屬狀以聞 詔佳之。宰相王欽若。大參趙安仁已下。皆獻詩。公未甞視。置承塵上而已。淳化乙卯正月初六日。集眾曰。吾此日生。今正是時。遂右脇臥而化。閱世八十有二。坐六十有五夏。諡曰定光圓應禪師。
  贊曰。圓通誚曹將軍。而不屈。問軍旅事而不答。此其識能知宗也。南塔初不受南平王之請。及聞移禍及人。因屑就之。此其行高一世也。學者囿於法愛。故初公語分生死。所以發其機。至於定應。則全提大用。於其化時曰。吾此日生。於化時而曰生。最後之訓也。臨禍福死生之際。能如彼四老人。則正宗已墜之綱。尚可理也。
禪林僧寶傳卷第八
  禪林僧寶傳卷第九
宋明白庵居沙門 惠洪 撰
龍牙居遯禪師
禪師名居遯。生於郭氏。撫州南城人也。年十四。依吉州滿田寺剃落。又六年詣嵩嶽受具。遯風骨癯。甚視瞻凝。遠性夷粹語論英發。初謁翠微不契。至臨濟亦不契。乃造洞山悟本价禪師。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价曰。待洞水逆流即告汝道。遯豁然大悟。研味其旨。悲欣交集。服勤八年。日增智證。价稱其能。馬氏方據有長沙。興崇梵坊。聞遯名請。說法于龍牙法濟禪寺。僧問。如何是道遯曰無異人心。又曰。夫言修道者。此是勸諭之詞。接引之語。從上已來。無法與人。只是相承種種方便。為說出意旨。令識自心。究竟無法可得。無道可修。故云菩提道自然。今言法者。是軌持之名。道是眾生體性。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壞時。此性不滅。喚作隨流之性。常無變易。作麼生可持以與人。又可作意。而修得哉。僧又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遯曰。待石烏龜解語。即向汝道。進曰。石龜語也。曰。向汝道什麼。其僧亦悟。又僧問。大庾嶺提不起時如何。遯曰。六祖為什麼將得去。又問。維摩掌擎世界。未審維摩在什麼處立。遯曰。汝道維摩掌擎世界。其對機峻峭無滲漏類如此。偽梁龍德五年癸未八月示疾。九月十三日夜半。有大星殞于方丈前。詰旦加趺而化。閱世八十有九。坐六十有九夏。
  贊曰。予觀龍牙偈曰。學道先須有悟由。還如曾鬥快龍舟。雖然舊閣閑田地。一度嬴來方始休。君若隨緣得似風。吹沙走石不勞功。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皆清深精密。如其為人。疑問翠微臨濟祖意。度禪板蒲團。機語在已見洞山之後。雪竇以瞎龍死水罪之。龍牙聞之必大笑。
永明智覺禪師
智覺禪師者。諱延壽。餘杭王氏子。自其兒稚。知敬佛乘。及冠日一食。誦法華經。五行俱下。誦六十日而畢。有羊群跪而聽。年二十八。為華亭鎮將。甞舟而歸錢塘。見漁船萬尾戢戢。惻然意折。以錢易之。放于江。裂縫掖。投翠嵓永明禪師岑公。學出世法。會岑遷止龍冊寺。吳越文穆王。聞其風悅慕。聽其棄家。為剃髮。自受具。衣不繒纊。食無重味。持頭陀行。甞習定天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