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入龕。日正卓午。吉祥而逝。師生萬歷甲申十一月廿六日戌時。崇禎辛巳三月十九日午時示寂。世壽五十八。僧臘三十八。塔全身於弁山。

  博山來禪師法嗣(四人)
  信州瀛山雪關誾禪師

  上饒傅氏子。八歲喪父母。依景德寺傅公和尚出家。一日見壇經火燒海底句。疑之。乃參博山來。來令究船子藏身公案。急切提撕。偶入槽廠。見磨鼻拽脫。有省。呈偈曰。直下相逢處。由來絕覆藏。舌頭原是肉。嚼破也無妨。來喜曰。子可參禪也。後作五頌。請壽昌衲衣。來曰。宗門語句。如滿口含冰。不曾道出水字。子風骨太露。更須死心一番始得。師乃掩關窮踐。凡六載。大徹源底。開法瀛山。時山荒圮。師瀟然。作破院歌以自樂 臘八上堂。直下承當。是何話杷。官不容針。私通車馬。須彌高大柱堪題。海天空濶橋難跨。花隄柳巷盡穿開。寶殿珠簾誰放下。雪山夜半覩明星。若到瀛山痛棒打。靠拄杖下座 上堂。九十日期今已滿。閉門作活事如何。不會揑殺獼猴子。重疊關山未易過。大抵末法禪期。真參罕遇。縱他意樹抽枝。未見心花開片。雖然。冷灰裏豈無一粒豆爆。還有不跨石門。扶竪晏祖門風者麼。如無。且向蘆花深處宿。月明穿過鈎魚臺 唐祈遠孝廉請。上堂。遠問。如何是參禪入手處。師曰。一一踏翻始得。曰如何是參禪得力處。師曰。把定乾坤。遠禮退。又一僧問。如何是參禪入手處。師曰。截千人之頭臂。剜萬人之心肝。曰如何是參禪險難處。師曰。拆佛殿。毀魔宮。曰。如何是參禪得力處。師曰。逆水船出順水風。乃曰。諸兄弟。者些答話。雖是撇他閒骨董。也不曾思索出來。不見。洞山初禪師云。言無展事。語不投機。乘言者喪。滯句者迷。他家是透頂徹底人。臨機應用。灑脫非常。不似今人要句句投機。却被言句礙殺。徑山道。趙州禪。只在口唇邊山僧道。趙州禪。如神廟裏籤。千掣千應。萬掣萬靈。初不曾安排古凶。使人規避禍福也。方山老人道。得意者所說皆是。失意者所言皆非。若以是非得失。而論古駁今。山僧綰上眉毛。一任諸方貶駁。卓拄杖下座 師。以丁酉秋示微恙。乃謝事南邁。十月朔。行抵瀛山。遺書謝諸檀越。時壽昌閴公。自博山來候問。和尚安否。師曰。你道。我生耶死耶。閴曰。末後句也須分付。師彈指一聲。微笑而逝。師世壽五十有三。坐三十七夏。門弟子迎歸博山。建塔於蓮花峯之右。

  鬱州嵩乳道密禪師

  泗州唐氏子。年十四。投景會剃染。二十事包笠。初歷講肆。閱楞嚴。至雖得多聞不成聖果句。歎曰。不躭幻身世。反躭幻學耶。遂棄之。參壽昌基隆。次參雲門金粟。復參博山來和尚。一日隨眾採茶。忽覩澗底白雲飛起。有契。遂衝口說偈曰。欲知來去處。好看白雲窩。青山常靠倚。出入也由他。歸舉似來。來見便問。汝作甚麼來。師曰。熟境難忘。來曰。即今一口氣不來。向甚麼處安身立命。師曰。某甲終不通去處。來曰。莫便是你安身立命處麼。師曰。終不作此見解。來曰。作與不作。總不免老僧痛棒在 出住淮安古檀度寺。元旦上堂。師卓拄杖曰。識得一。萬事畢。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君王得一天下平。衲僧得一。鼻直眉橫。設若一亦不立。又作麼生。擲拄杖曰。門簾忽被風吹去。杲日光騰四壁清。上堂。壽昌師翁。搬底是石塊。博山先師。見底是一株樹。瀛山師兄。徑山師兄。一等是口挂壁上。老僧覩白雲底聻。顧左右。喝一喝曰。住住。老僧見底。諸人不知。諸人見底。老僧不知。驀起身曰。慧炬三昧。淨光明三昧。連擊拂子。下座。

  福州長慶宗寶獨禪師

  廣州陸氏子。六歲。聞隣嫗發願來生童真出家見性成佛語。遂觸宿因。堅出世志。及披剃。惟事苦參。年十四有省。復參石壓笋斜出。巖懸花倒生話。遂得瞥脫。三十出嶺。參博山來和尚。來與語器之。一日拈騎牛入佛殿話。問師。即呈偈曰。貪程不覺曉。愈求愈轉渺。相逢不是渠。纔是却顛倒。蟻子牽大磨。石人撫掌笑。別有一生機。不落宮商調。來見以為深入堂奧。後辭。來乃囑曰。我愛你見處清白。向後不得辜負。師拜別。出住廬山。次開法廣之羅浮。及長慶等處 上堂。竪拂子曰。我宗無語句。亦無一法與人。既是無語句。華首今日說箇甚麼。既無一法與人。諸上座。今日向華首覔箇甚麼。諸上座。此是徹底相為。莫要錯過。切莫踏步向前。各人照管自己脚跟下。莫要他覔。

  江寧獨峯竹山道嚴禪師

  順慶大竹縣沈氏子。總角。染衣南遊。初預講肆。一日走京口。登凌雲亭。忽身心世界頓然一空。遂罷講。往參博山來於天界。典第二座。山見師領眾當機。動合宗旨。遂授名道嚴。且囑曰。汝當以道法嚴持也 上堂。驀拈拄杖曰。一滴水。作大海之波濤。一點塵。徧大千之境界。連卓三下曰。天不能蓋。地不能載。本分衲僧。只是尋常。無為道者合當如是。畢竟據箇甚麼道理。便得恁麼行徑。良久。擊禪牀曰。對月思玄度。臨風憶謝公 上堂。擊如意曰。姑孰城裏。有大人氣象。白苧山頭。有毒皷先聲。獨峯與龍象交集。萬象與虗空並會。茶裏飯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