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89-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教外别传-明-黎眉-第37页

爭合勞於人。既徧求作具不獲。而亦忘飡。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
南泉普願禪師
池州南泉普願禪師。鄭州新鄭人。姓王氏。幼慕空宗。後扣大寂之室。頓然忘筌。得遊戲三昧○一日為眾僧行粥次。馬祖問。桶裏是甚麼。師曰。這老漢。合取口。作恁麼語話。祖便休○上堂。然燈佛道了也。若心相所思。出生諸法。虗假不實。何以故。心尚無有。云何出生諸法。猶如形影。分別虗空。如人取聲安置篋中。亦如吹網欲令氣滿。故老宿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且教你兄弟行履。據說十地菩薩住首楞嚴三昧。得諸佛秘密法藏。自然得一切禪定解脫。神通妙用。至一切世界。普現色身。或示現成等正覺。轉大法輪。入涅槃。使無量入毛孔。演一句經無量劫。其義不盡。教化無量億千眾生。得無生法忍。尚喚作所知愚。極微細所知愚。與道全乖。大難大難。珍重○上堂曰。王老師。自小養一頭水牯牛。擬向溪東牧。不免食他國王水草。擬向溪西牧。亦不免食他國王水草。不如隨分納些些。總不見得(雲門偃云。且道。牛內納牛外納。直饒你說得納處分明。我更問你。覓牛在 溈山喆云。雲門。只解索牛。不解穿他鼻孔。拈拄杖云。三世諸佛天下老和尚鼻孔。盡被山僧拄杖一時穿却。且道。山僧鼻孔。在什麼處。良久云。誣人之罪。以全罪科之 長慶稜云。你道。南泉前頭為人。後頭為人雪竇顯云。一時穿却 昭覺勤云。和光順物。與世同塵。不犯鋒鋩。收放自在。是南泉本分草料。山僧自小養一頭水牯牛。有時孤峯獨立。有時閙市縱橫。不論溪東溪西。一向破塵破的。且道。即今在甚麼處。試着眼看 天童傑云。南泉起模畫樣。長慶披沙揀金。雲門鼻孔先穿。雪竇據欵結案。拈拄杖。更有一箇。在什麼處。擲下拄杖 靈隱嶽云。王老師。傾膓倒腹則不無。未見移風易俗在。山僧只養得一頭驢。一向東倒西攂。順時一日。何啻千里萬里。抝時直是一步不移。且道與王老師水牯牛。相去多少。良久云。漁人舞棹。野老謳歌 金粟悟云。南泉希圖本分。不知翻成分外)○師問僧曰。夜來好風。曰夜來好風。師曰。吹折門前一枝松。曰吹折門前一枝松。次問一僧曰。夜來好風。曰是甚麼風。師曰。吹折門前一枝松。曰是甚麼松。師曰。一得一失(翠巖真云。眾中商量甚多。有云。前來據實祇對。所以云得。後來不合云是什麼風。所以云失。然只知車書混同。泥玉一所。何哉。不知道之根源。理之深淺。要會麼。路逢劒客須呈劒。不是詩人莫獻詩)○師有書與茱萸曰。理隨事變。寬廓非外。事得理融。寂寥非內。僧達書了。便問茱萸。如何是寬廓非外。茱萸曰。問一答百也無妨。曰如何是寂寥非內。茱萸曰。覩對聲色。不是好手。僧又問長沙。長沙瞪目視之。僧又進後語。長沙乃閉目示之。僧又問趙州。趙州作喫飯勢。僧又進後語。趙州以手作拭口勢。後僧舉似師。師曰。此三人。不謬為吾弟子(蔣山懃云。南泉雖則養子之緣。其奈憐兒不覺醜。殊不知這三人。一人有目無足。一人有足無目。一人足目俱無。雖然如是。皆可與南泉為師。為甚如此。理事分明)○南泉山下。有一庵主。人謂曰。近日南泉和尚出世。何不去禮見。庵主曰。非但南泉出世。直饒千佛出興。我亦不去。師聞乃令趙州去勘。趙州去。便設拜。庵主不顧。趙州從西過東。又從東過西。庵主亦不顧。趙州曰。草賊大敗。遂拽下簾子。便歸舉似師。師曰。我從來疑著這漢。次日師與沙彌。擕茶一瓶盞三隻到庵。擲向地上。乃曰。昨日底。昨日底。庵主曰。昨日底是甚麼。師於沙彌背上。拍一下曰。賺我來。賺我來。拂袖便回(雪竇顯云。大小南泉趙州。被這箇檐板漢勘破了 溈山喆云。庵主坐觀勝敗。大小南泉趙州。向淨地上喫交智海禾云。是即是。庵主即解把定封疆。不能同生同死。趙州禮拜時。但云。這賊我識得你了也。待伊從東過西。從西過東。拽拄杖趂出庵。且看趙州。別有什麼伎倆)○上堂。道箇如如。早是變了也。今時師僧。須向異類中行。歸宗曰。雖行畜生行。不得畜生報。師曰。孟八郎漢。又恁麼去也(德山密云。南泉中毒也 瑯琊覺云。山僧不然。遇水喫水。遇草喫草。焉知畜生行 法華舉云。且道作麼生是異類中行。石牛長臥三春霧。木馬時嘶秋夜泉 天奇瑞云。戴角披毛。須是親到此地始得。若是妄去鑽研決定不能奈何。茲者但念水草。餘無所知。是箇當家人。方說着實話。且道。變則異類。不變又作麼生。不見道。孟八郎又恁麼去)○上堂。文殊普賢。昨夜三更相打。每人與二十棒趁出院也。趙州曰。和尚棒教誰喫。師曰。且道王老師。過在甚處。趙州禮拜而出(雲門偃代云。深領和尚慈悲。某甲歸衣鉢下。得箇安樂。又代云。與眾除害 報慈遂云且道。趙州休去。是肯南泉。不肯南泉 夾山齡云。南泉一期逞俊。爭奈平地起堆。趙州雖是覿面投機。不覺腦門著地 昭覺勤云。南泉動絃。趙州別曲。苦痛蒼天。寒山拾得。若是崇寧則不然。燈籠露柱。昨夜起佛見法見。各與二十棒。令歸本位去也。或有箇出云。和尚棒教誰喫。只對他道。落賓落主 徑山杲頌云。南泉無過。口能招禍。趙州禮拜。草賊大敗。徑山不管。結案據欵。文殊普賢。且過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