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無味兮的中的。既往如在兮覓焉覓。當機隱顯兮絲髮殽訛。金烏卓牛兮迅風霹靂。

  建中靖國續燈錄卷第三
  建中靖國續燈錄卷第四   〔宋刻〕

    東京法雲禪寺住持傳法佛國禪師(臣)惟白集
  對機門

  南嶽懷讓禪師第十一世
  汾州太子禪院善昭禪師法嗣
  潭州興化禪院慈明禪師

  諱楚圓。姓李氏。全州人也。童稚神悟。逈與眾殊。依隱靜寺出家受具。攝衣遊方。徧參知識。最後訪汾陽昭禪師。昭預謂首座曰。非久當有異僧至。傳持吾道。
  一日。遂率首座遊山。座曰。何往。
  昭曰。接侍者去。
  座曰。老和尚顛倒作什麼。
  昭曰。但去遊山。遂步林間。果逢師至。乃曰。此真吾侍者矣。
  即與同歸。令造丈室。一言玄契。洞徹心源。執持巾瓶。經于一紀。後欲辭行。昭乃謂曰。子之法器。吾已久知。吾在首山先師處親證三昧王。研窮的要。今付於汝。汝善護持。宜往南方。大興吾道。
  師受囑已。徑造江西筠州洞山寶禪師法席。終日壁坐。寶即異之。下而問曰。達磨九年面壁。意旨如何。
  師云。空腹高心。
  翌日。寶陞座。推為導首。
  師出世四十年。五坐道場。都尉李侯遵勗奏賜章服.師號。
  開堂日。上首白槌罷。師云。會麼。昔曼殊大士於靈山會上。十萬眾前。將末後一槌以為第一義句。今日上首倒行此令。且道與昔是同是別。若乃斷得。不用揚眉。其或未明。有疑請問。
  問。郡侯勤重請。法駕渡湘江。擲鉢峰前事。請師為舉揚。
  師云。風不來。樹不動。
  僧曰。忽遇作家。秖與麼還當不當。師便喝。
  僧曰。氣急殺人。
  師云。三十年後來。與儞二十棒。
  問。如何是難思之法。
  師云。山僧今日敗闕。
  僧曰。與麼則昔日五千增上慢。今朝大眾息疑情。
  師云。被此一問。直得氷消瓦解。
  僧曰。學人罪過。
  師云。知過必改。
  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師云。神會曾磨普寂碑。
  僧曰。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師云。須信壺中別有天。
  僧曰。如何是人境兩俱奪。
  師云。寰中天子。塞外將軍。
  僧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師云。明月清風任去來。
  問。如何是佛。
  師云。面如滿月目如蓮。天上人間咸恭敬。
  問。古人面壁。意旨如何。
  師云。有年無德。
  問。師登四處花王座。隻履西歸事若何。
  師云。虗空無障礙。南北任昇騰。
  僧曰。謝和尚答話。
  師云。閑者閑兮忙者忙。
  問。三門不閉即不問。枯木堂前事若何。
  師云。也好消息。
  僧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師云。千古有知音。僧禮拜。師便喝。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師云。有錫降龍虎。
  僧曰。忽遇上上人來又如何。
  師云。無心伏鬼神。
  問。海上雲遊時如何。
  師云。苦。
  師云。五峰岌岌岌。獨露太虗之中。布水滔滔。冷瀉碧霄巖畔。龍潭幽僻。遊魚透即無門。天柱山高。水雲進而無路。垂鈎四海。少遇獰龍。一句當鋒。罕逢知己。所以三玄權設。應病施方。四揀開遮。觀根逗誘。過去諸佛。悲願難窮。西祖東流。不忘付囑。河沙知識。善巧多方。萬派同源。皆歸大海。且道水不洗水一句作麼生道。還有人道得麼。試出來道看。設儞道得倜儻分別。也未夢見衲僧脚跟在。卓拄杖。下座。
  上堂云。諸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拈拄杖云。遮箇是南源拄杖子。阿那箇是實相義。儞若見去。被見聞所轉。若也不見。行脚眼在什麼處。喝一喝。下座。
  上堂。良久。云。有時先照後用。有時先用後照。有時照用同時。有時照用不同時。所以道。有明有暗。有起有倒。乃喝云。且道是照是用。還有人緇素得麼。若有。試出來呈醜拙看。若無。山僧今日失利。
  上堂云。摩竭提國。水泄不通。少室峰前。親行此令。作麼生是此令。還有道得底麼。和泥合水道將來。有麼。良久。云。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纔唱翠眉低。一喝。
  上堂云。說佛說祖。和泥合水。向上向下。衲僧破草鞋。總不恁麼。無繩自縛。且道獨脫一句作麼生道。還有人道得麼。試對眾道將一句來。有麼。有麼。良久。云。塚上更加泥。喝一喝。
  上堂云。吾有一言。絕慮忘緣。巧說不得。秖要心傳。更有一語。無過直舉。且道作麼生是直舉一句。良久。以拄杖畫一畫。喝一喝。
  上堂云。靈山一會。千聖共臻。釋主瞬眸。飲光微笑。衲僧門下。猶在半途。且道全提一句作麼生道。良久。云。憐兒不覺醜。卓拄杖一下。
  上堂云。昨日